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揭示了新农村建设与提升农民素质的内涵和实质,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其核心是造就新一代的新型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农民的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农民素质提升需要教育,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对于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高产环保农业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意义。本文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阐述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并就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出若干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农民素质的提升需要教育。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对于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高产环保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农村职业教育为基础,阐述如何整合农民培训资源,以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也是国家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一步,有助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提高农村改革实效,切实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有利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素质教育的提升研究显得尤为关键,这也是提升农民素质水平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不协调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全面推进农民的素质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的大量涌现.农民的素质问题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新型农民需要构建全新的素质结构,其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是其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紧密结合的必备要素,是新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部动因.社会心理素质包括求知欲和思维方式、消费观念、法律意识、政治政务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需要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新型农民的素质培养必须作出了战略规划,并从政策制定、实施方案模式、能力建设、实施效果的研究、农村社区参与方式、监测和评价方面提出了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传统农民与新农村要求有角色距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因此,解读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正确认识农民扮演新型农民角色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需要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新型农民的素质培养必须作出了战略规划,并从政策制定、实施方案模式、能力建设、实施效果的研究、农村社区参与方式、监测和评价方面提出了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影响新型农民素质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的经济基础是直接影响农村发展、农民素质提升的根本因素,由此带来的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农民合法权益的部分缺失和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又间接影响新型农民素质的提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型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实现对提升新农民素质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农民的公民权,合法的土地收益权,公共产品享受权,社会保障权,自由的组织权,等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成为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农民素质现状的基础上,对新型农民的内涵和具体素质要求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成人教育学校是帮助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主阵地,农村成人教育要发挥服务“三农”的优势与特色,充分认识成人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努力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关键在于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新型农民培训的现状,挖掘出新型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培训机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民素质还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农民培养、素质提升方面面临众多因素的制约,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抓公民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健康教育等,才能实现农民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农业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摘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民素质还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农民培养、素质提升方面面临众多因素的制约,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抓公民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健康教育等.才能实现农民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农业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始终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解决"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民这一主体。目前,农民素质如何、农民对继续教育培训有哪些期盼和要求?如何有效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提高农民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提高农民素质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探讨了提高农民素质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提高农民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广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而职业教育培训则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最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民”的定义分析,具体阐述了如何以职业教育为龙头来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开展青年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青年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整体素质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们要清楚认识青年农民学员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做好青年农民培训工作,促进培训对象的技能、学历双提升。班主任在青年农民培训工作中做好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因此班主任工作在提升农民素质,促进新农村农民教育事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论和新实践,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举措。“三农”的主题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农民素质,造就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而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是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提高农民素质的办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建设新农村最缺的就是新农民,培养造就新一代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应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全面提升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在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大幅度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的基础上,还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工作,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仅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提升中华民族整个素质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根据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不仅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而且要转变农民传统的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农民通过投身建设新农村的实践,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科技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使自己真正成为这项伟大事业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为此,培育新型农民不仅至关重要,而且必须有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找准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的切入点。我国以往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培训规模小,力度不够。就全国而言,除了简单的一事一训外,农民真正接受过系统培训的不足10%。二是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各级财政对农民培训投入都不足,中央财政用于农民科技培训的经费也仅为5000万元。三是农民教育的制度安排模式比较单一,政府性供给渠道现仍然占主导地位。四是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不对等性。农民教育“需求有余、供给不足”的局面仍然存在。针对存在的问题,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