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艳芳  马莉 《情报探索》2014,(7):102-104,108
介绍了复合图书馆实体馆藏的涵义及其评价的基本原则和云模型理论。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复合图书馆实体馆藏评价模型,并将此模型用于某个复合图书馆实体馆藏评价.验证其是有效的、具有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2.
冯峰 《情报探索》2013,(4):34-36,40
分析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利用现状及读者需求特点,建立馆藏文献数量、馆藏文献结构、馆藏文献利用情况和读者满意度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采用馆藏结构分析法、流通利用统计法、读者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评价法,评价图书馆馆藏文献的质量,以全面定性定量分析馆藏文献的现状,为高校图书馆优化馆藏结构,提升文献利用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数字馆藏量不断增加,那么对数字馆藏进行评价也成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本文就层次分析法在数字图书馆馆藏的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特色馆藏的定位及其评价标准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瑾 《现代情报》2011,31(1):56-58
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是图书馆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从特色馆藏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特色馆藏的基本概念需要及时更新,研究的内容范围需要重新定位。通过对特色馆藏评价标准的调整与创新,为图书馆特色馆藏的评价,提供一个切合实际的评价方法,完善图书馆的整体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吴春红 《情报探索》2015,(3):99-103
针对当前电子资源评价过热的形势,指出中文纸质图书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纸质图书馆藏评价的实现方法。以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对馆藏图书结构及流通的统计分析,从读者需求的角度,对馆藏图书的数量、结构、种类和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并根据馆藏比例和文献借阅比例相关关系以及馆藏图书借阅情况,提出了馆藏结构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6.
数字馆藏是当前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开展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基础。文章从数字馆藏形成方式论述了对数字馆藏质量的控制,并提出要从数字资源内容质量、使用效果和馆藏利用率等对数字馆藏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虚拟馆藏现状特点的分析,从数据库内容、检索系统与功能、使用情况、成本、出版商服务等五个方面构建图书馆虚拟馆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评判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模型应用分析,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了层次分析法在图书馆虚拟馆藏评价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馆藏文献质量直接影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效果。运用馆藏结构分析法和文献利用统计方法,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数量、馆藏结构以及馆藏文献资源满足读者需求程度等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针对读者需求提出了优化馆藏文献资源质量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图书馆馆藏评价研究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共词分析的角度,针对我国图书馆馆藏评价研究主题文献,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21世纪初10年、近三年这3个历史时期,进行了高频词共现聚类分析,利用前沿信息计量和可视化工具Bicomb和SPSS绘制了我国图书馆馆藏评价研究的热点图谱,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展示,为发现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馆藏评价研究热点提供借鉴,并为进一步研究馆藏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内图书馆馆藏评价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馆藏评价内容、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概述了业内学者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存在研究内容同质化及系统性的馆藏评价实践研究偏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