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许多人看来,家庭是“生活的港湾”。然而,这只是反映了家庭的一个功能;对一个幸福且有文化内涵的家庭来说,家庭又何尝不是夫妇和孩子“成才的摇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军记者站站长彭东海的家,就兼有“港湾”和“摇篮”双重功能。他一家3口人,不仅生活和谐美满,幸福如意,而且都擅长写文章,都有著作问世,且个个小有名气。彭东海。虽只读过5年小学,入伍后通过自学却当上了《中国空军》杂志社的编辑、记者、编辑部主任、执行副主编、空军新闻处长;十余年来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近200万言。多次组织、策划和宣传过全国全军重…  相似文献   

2.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14,(4):M0001-M0001
单纯就阅读来说,人们总是喜欢读那些让自己“愉悦”的东西,就像这一轮韩剧热:我知道这也许不是很现实,可是我就是喜欢!  相似文献   

3.
家,是温暖的字眼,房子是承载幸福的港湾. 不久前,我搬进了称心如意的新房子.100多平方米,还带一个拐角露台.小区里风景如画,亭台楼阁、喷泉池塘、石雕景观等错落有致.父母过来看了之后,啧啧称赞: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了,想想我们家以前….是啊,党和国家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从我家的住房上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我的思绪飘回到40多年前….  相似文献   

4.
书与我     
我是一个不用功的人。“不用功”自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不过,我不愿因为它不光荣.就向不知底蕴的人假装用功与渊博。但是,如果说,我真的不喜欢读书.却又与事实不符。我很喜欢读书。“读书”和“用功”可能是两回事。用功的人不一定“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人也许不一定是用功。  相似文献   

5.
荣幸地当选“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十佳总编辑”,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幸福,是这份职业带来的被信赖的温暖。做一名合格的期刊主编,对于我来说,绝不仅仅是谋生的方式,而是一份挚爱的事业。我相信直觉,也顽固地认为这个奖项与《莲池周刊》之间有注定的缘分。  相似文献   

6.
当年我在一个南方城市读书,对我的老师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牧,最喜欢的诗句是“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老师摇头,说境界不高。我着了急,解释说,我并不是想要去扬州,就是喜欢那种感觉。老师还是摇头。那时我是多么年轻,立即对这个老师自说自话的架势产生了反感,我想他根本不能够理解我,我喜欢的是那种天涯日暮,凉风透衣,自伤自嘲之余仍留一分温暖的感觉啊。  相似文献   

7.
杨凯 《新闻与写作》2003,(11):14-16
2002年8月26日,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屏幕上出现陈小钢的身影,当播音员播报黑龙江电视台年轻的记者陈小钢获得范长江新闻奖的消息时,对于每一个关心陈小钢、关心黑龙江电视台的人来说,一种喜悦和欣慰油然而生。面对荣誉,陈小钢淡然地说:“这个奖项不仅仅是颁发给我个人的,因为电视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做好的,摘取桂冠的是我,但我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集体。”这就是陈小钢,朴实得如同秋野里一束火红的高梁,坚强得宛如雪域上空高翔的雄鹰。  相似文献   

8.
爱情有价     
情人节对于我的尴尬,就是一年中,每当过情人节时,我恰好已无情人。往年的情人节是如何挨过去的,我已了无记忆。今年的情人节,我想也与往年同例:大街上随处可见手捧玫瑰的阳光男孩或者恰逢第二春的大叔,他们在冷风中做着温暖的幸福状,而商厦内ZIPPO火机专柜前,MM们则排成的长龙。情人节让爱情变得昂贵和华美。 对于“情人节经济”,报纸们用“风暴”这个词来形容。而卖玫瑰的奸商,在促销时,则用“爱情无价”来做幌子。其实爱  相似文献   

9.
暴露的博客     
李建珍 《网络传播》2007,(11):61-61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博客开。 数不清多少家网站,大的小的,不管网站自身水平如何,都为博客开垦出一块处女地。 博客,免费的,这对于一向喜欢占小便宜的人来说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曾听一个女人这样劝她的朋友:快去开个博客吧,趁着还不收费,先占个地盘!  相似文献   

10.
古人有“刚日诵经,柔日读史”的说法,可见什么时候读什么书还是很有讲究的。对于我这样的日常琐事多,活得比较拘谨、单调的人来说,最适合读的大概就是那些任情达性、清淡隽永的散文小品了。比如这一个月,就是《晚明二十家小  相似文献   

11.
他们是谁?     
是的我们的八股歌互动工厂是个货真价实的夫妻店股东是我们两个,干活的也是我们两个。我就是那个经常在设计或电脑杂志上用”八股歌”发表文章的入。要解释清楚“八股歌”的意思还得费些周折。大概是8年前我还在上学正是一名愤怒的摇滚青年。那时候专爱写些插科打浑嘲笑挖苦的歌曲愉悦众入。“八股歌”就是这样一首歌。后来这歌怎么唱的被我忘了个干净但奇怪的歌名却让我莫名的喜欢。于是”八股歌”这三个字持久地成为我的某种精神寄托。举例来说在我最迷音乐的那些年,“八股歌“是我梦想中自己的录音棚的名字;而在广告公司打工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从三年前迷上新闻的那天起,我就喜欢上了新闻摄影。我喜欢用一幅幅真实的镜头和鲜明的色彩记下那难忘的瞬间。于是,我渴望有一台得心应手的新相机,但面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我踌躇了。忽然有一天,我突发奇想,何不买一台便宜的“傻瓜”照相机,不也可以拍新闻照片吗?但当我真正下决心时又犹豫了——400块钱,对一些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我一个志愿兵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况且买回“傻瓜”后,冲卷扩印也需要钱呀,就是公家给报销一点,那照片登不上报纸,岂不是更不好交代了吗?思索再三,我终究抵挡不住“新闻摄影梦…  相似文献   

13.
收音机里正在播放一首臭歌,叫《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看看这歌名就让人反胃。怎么不叫《我是幸福的,你是快乐的》或《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呢。猫腻就出在这幸福与快乐的你先我后上,是典型的爱情“奉献”者的虚假论调。 幸福的大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快乐则是满意就好。可见,幸福比快乐“厚重实惠”得多,这是其一。其二,  相似文献   

14.
幸福的感觉     
<正>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和睦的家庭,健康的身体,足够多的钱财等等。在我看来,还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一份自己喜欢热爱的事业。很幸运我在档案馆里找到了这份感觉。30年前的夏天我走进了档案馆,并不觉得幸福,那时的我正在向往做一名新闻记者,仗剑天涯,天马行空才是我的幸福,而在档案馆我一个  相似文献   

15.
他们的幸福     
吴倩 《报林求索》2012,(1):96-103
<正>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不平静的年份里,全世界都在思量,到底什么是幸福。对于在9.0级地震中生还的日本人民来说,能活着就是幸福;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利比亚人民来说,和平就是幸福;对于饥荒中活生生饿死的索马里儿童来说,一顿饱饭就是幸福;对于巴以冲突中的"战俘"来说,回家就是幸福。有人说,缺少什么,什么就是幸福,可事实上反过来想,幸福,恰恰是拥有什么,什么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6.
音带忧思录     
八十年代初,笔者在南方某大城市出差,当地一家音像公司的同仁指着一幢大楼不无得意地说:“瞧,这就是‘苏小明大楼’!”原来,当年歌曼苏小明一曲《军港之夜》风靡海内外,收录有该曲的磁带发行量达数百万盒,如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想认识本文主人公——连环画收藏家归琪,只要在每个星期天早晨去上海文庙茶室,一准会在那里见到一个头发又长又乱、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男子,尽管他还不到四十岁,但看去却像是四十岁出头了,这个人就是归琪。事实上真有不少人,就是慕名到这里来找他,井和他交上朋友的。星期天的上海文庙是一些文化人尤其是喜欢和书交朋友的人的好去处,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天就是他们的“赶集”日,他们可以在这个集市上淘自己喜欢的书,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书,包  相似文献   

18.
公民虎子     
先声明一下,这里的"公民",不是宪法定义的公民,只是"公共居民"的意思;虎子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狗。它是我们小区的一个保安收养的一条流浪狗。我们小区有3个门,18个保安轮流值守。这3个门就是虎子的3个家,它觉着跟哪个保安亲,就到哪个门睡觉,而它的活动空间就是整个小区。虎子是条幸福的狗,起码我认为它比我要幸福,这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吃得好。那天我在熟食店买了昂贵的酱牛肉,经过大门的时候看到它,于是就划拉出三分之一到它碗里,不料它只  相似文献   

19.
选择新闻系,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从小就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期待;不过对于我来说,或许巧合多于愿景.彼时我对这个行业还没有深入的了解,懵懵懂懂撞进了新闻系;但在后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还是喜欢上了新闻. 我曾在校媒网站做记者,也曾在四家性质不同风格各异的报纸实习过.2013年,我在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实习,那是我第一次参与到监督和调查报道中去.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0月底至2002年2月中旬,我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委派,出任该台驻耶路撒冷记者站记者。对于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来说,遥远中东的那片土地上的纷争,流血、泪水与绝望,俨然是发生在另一个时空的“别人的故事”。我当初何尝不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