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火烧身”敢亮丑“向我开炮”求质量──邢台日报悬奖捉错、从严办报之思考杜兰会“无错不成报”,并非危言耸听。现在报纸上的差错,已经成了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了。群众批评多了,读者反映大了,“老总”们抓一阵子,就相对好一些,而事过之后,差错依旧。报纸上...  相似文献   

2.
悬赏捉错好     
《今传媒》1995,(5)
悬赏捉错好文/@@王树林报纸期刊的差错已成瘤疾,似乎无错不成报,不成刊。一些发行量数十万、成百万的报刊,也差错不断,漏洞百出。报刊是公开的新闻纸和信息载体,是读者大众的“文化教员”。而差错就如同美味佳肴中的苍蝇,读者看了皱眉头,“食”了倒胃口,并诱发...  相似文献   

3.
“无错不成书”何以成为老大难———兼谈出版校对队伍建设●周奇“善本难索,错错错”1992年,一位读者有感于“无错不成书”,填了一首词,词曰:“书情急,读者哭,满眼‘臭虫’,善本难索,错错错。”何谓善本?《辞海》释义云:凡书籍精加校勘,错误较少者,称为...  相似文献   

4.
“无错不成报”,不能成为差错的理由。如果我们错了,就要有勇气来担当,更要有决心来避免再犯同类差错。记者不能以“无错不成报”来原谅由于自己的疏忽给报纸带来的负面影响。近五年来,作为《南湖晚报》的分管领导,笔者处理了多起由于差错引发的纠纷,处理的过程牵进去了大量的精力。  相似文献   

5.
不要错得离谱“无错不成书”,似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但不可说“无错不成报”。因为报纸的发行量一般比书大,错误、错字、差错,造成的影响可能比书更大,所以办报人历来是比较小心谨慎的。何况很多报纸政治色彩浓,白纸黑字一错一误,会成“千古恨”,所以报人历来责任...  相似文献   

6.
出版物为何常出错别字●王宝贵当前,“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书”,不仅对社会使用祖国语言文字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损害了广大新闻出版工作者的形象。到了新闻出版工作者警醒的时候了,这种状况不应该继续下去了。要解决无错不成报、刊、书的问题,必...  相似文献   

7.
宜将文勇追穷错陈祖甲读者肯定看得出,本文的题目是从毛泽东同志的诗句套改而来的。缘由是上海“三报一刊”举办有奖竟查活动,结果揭晓。如今常听见一类牢骚话:“无错不成文”、“无错不成书”。读者对报刊、书籍上不断出现明显的错误十分烦恼,发几句牢骚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8.
消灭差错     
《青年记者》2009,(14):8-8
对媒体上出现的千奇百怪的差错,读者似乎越来越宽容了,媒体人也似乎见怪不怪了,于是就有了“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书”,甚至“无错不成网”之类的调侃。  相似文献   

9.
《燕赵都市报》自今年3月24日公布《请您为本报“捉错”》的启事并设立“捉错台”后,每日(基本上)在报上公布读者捉错的情况,迄今已坚持数月,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我接触的读者中,有不少人为“捉错台”叫好,称赞“都市报”在河北报刊界开了先河,是一个壮举。我也有同感。为何一个小小的“捉错台”能在读者中得到这样的好评,引起强烈反响呢?我感到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辛秦 《新闻三昧》2006,(3):15-15
目前,报纸、杂志和电视等媒体流行着“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刊”的说法。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不少标题也出现差错,这都是由于编辑粗糙,校对不严谨、不核查造成的。举一些例子:错误的标题举例:1、杨利伟飞上太空,某报一条消息的标题是《飞天不在是梦想》(把“再”错成“在”,意思满拧);2、《“少儿频道”让观众拍手称快》(拍手称快不能乱作褒义);3《、哥伦比亚联手华谊有望成立新公司(》哥伦比亚是个国家);5《、美两处森林大火有望“会师”(》有幸灾乐祸之嫌);5《、七龄童走路被撞死一法院判决“白撞”》(缺少人情味…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从“有奖捉错”说起王官成有不少报刊为了扩大影响,纷纷开展“有奖捉错”活动,对先找出错别字的前3名读者奖励。我是个读报迷,向来喜欢在报刊上吹毛求疵,“有奖捉错”活动,对我来说就好比喜从天降。功夫不负有心人,错是捉到了,怕写信到报刊社耽误时间,我赶紧打电话。电话打通了,接电话的人说,我是第4个打电话的,与奖无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无错不成书”的“错”,据调查统计,来自原稿的一般占80%以上,来自排版的只占百分之十几。这就是说,校对人员通过“校异同”以消灭排版差错的基本功能,大都发挥得较好;而通过“校是非”以发现并协助编辑人员消灭原稿差错的功能,大都发挥得很不够。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坚决纠正 “无错不成报”的现象 现在,“无错不成报”几乎与“无错不成书”齐名,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 报纸文字差错的主要表现:一是用错字,二是生造词,三是措辞不当,四是语法错误,五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这些差错,不仅每天的报纸上有,而且几乎每个版上都有;不上小报有,而且中央大报也有;不仅文章中有,而且标题上也有;不仅副刊、广告上有,而且要闻版上也有。难怪人们要说“无错不成报”了! 纠正“无错不成根”的现象刻不容缓。去年光明日报开展消灭差错活动,因时半年,已有成效。我体会关键是抓好四件事: 其一,记者不写错。记者来稿有错,是报纸差错之源。消灭  相似文献   

14.
怕就怕“认真”二字周奇对于“无错不成书”问题,出版界内外的反映很不一样:出版界外,深恶痛绝,群起而攻之,以致提到讨论国家大事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而出版界内,却有点儿近乎麻木,不闻不问者有之,无可奈何者有之,以致“无错不成书”愈演愈烈。“无错不成书”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从广大读者批评新闻出版界“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刊”的怪现象之后,我一直在寻思,自己做得怎么样?作为作者,在报刊上曾发表过文章,是否在自己的作品中当过错别字的制造商?作为编辑,是否在审读书稿时思想开了小岔或是限于水平而当了传播错别字的“二道贩子”?无论是当制造商,抑或是二道贩子,其后果,都是贻误读者,是不能容忍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书”的现状,提高社会语文应用水平,一场群众性的报刊编校质量有奖竞查活动,于6月26日至7月10日之间举行。 当前报刊编校质量下降,错别字在报刊书籍上  相似文献   

17.
图书编校质量问题及对策李明近几年来,图书编校质量的下降已成为出版界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现今社会上流传的“无错不成书,百错是好书”的说法,或许多少有些夸张,但许多书中错字、别字、漏字、多字、颠倒、标点符号错误、知识性和语法逻辑错误以及印制低劣等造成的图书...  相似文献   

18.
现在阅读报刊,很难见到报刊的“更正”。这么说,“无更正”是值得欣喜的事,何来之忧? 然而,在人们戏言“无错不成报”的今天,报刊“无更正”并非无差错可更正,而是出了差错不想公开改正。举几个例子。某报一则消息的标题,当中一个地名便有两处差错,“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错成了“广西石林彝族自治县”,报纸没“更正”;另一张报纸刊登一幅照片,文字说明称:  相似文献   

19.
现在有些书刊应该说编得还不错,但开卷有“错”;打开来一看,便会发现一些排印上的差错,令人感觉有点不舒服。有同志说:“无错不成书。”这当然是过激之论,不过也反映出一部分读者的不满情绪,说明忽视校对工作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我国古代,编与校合二而一,校勘工作是整个编辑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20.
可贵的“提价”汪玉春几个错别字的分量有多重?在不少人的眼中这恐怕是个微不足道的问题。既然微不足道,那就谁也不会认认真真把它当一回事。这才导致了所谓“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这才使图书报刊编校中的差错成了困扰新闻出版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