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冰意外受孕了,她猜测:那晚虽然丈夫采用的是体外排精法,但这天晚上却做了两次爱。受孕的原因是不是与重复性交有关呢?  相似文献   

2.
1995年是妇女大展风采的一年,也是中国女性之光频频闪耀电视屏幕的一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世界各国的妇女精英,活跃在电视屏幕上,中央电视台开办妇女专栏“半边天”,各省市电视台也相继出现了妇女栏目,展示了中国妇女的活力和智慧。地处南国的江苏电视台连续播出了《女人的故事》专题系列,就是这满园春色的绚丽的一朵,装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海峡两岸妇女读物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推动出版事业繁荣发展,中国版协妇女读物出版研究委员会于1991年10月16日至24日在北京、泰安两地举办了“海峡两岸妇女读物与妇女形象研讨会”。这是近年来海峡两岸妇女读物工作者一次较大规模的聚会。来自海峡两岸的著名作家、出版界人士、妇女报刊总编辑等八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着“理想女性与妇女读物”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  相似文献   

4.
一、勤劳的客家妇女客家女子一直以勤劳俭朴著称,在她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几千来的传统美德。客家妇女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主题之一,从她们身上,这些专家学者发现、总结了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曾说:“在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最值得赞赏的当推客家妇女了。”而英国学者爱德尔在他所著的《客家人种志略》称“: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翻开历史的画卷,一副副曙光初露,烈日当空,晚霞降临,在阡陌田园,赤足眷恋耕耘;或在餐桌上一碟咸菜一碗粥;客家妇女形象的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不由…  相似文献   

5.
生育APP成为女性提高受孕机会和对身体自决权的重要工具。既有研究关注生殖健康自我追踪中的知识生产及其背后潜在的道德和伦理命题,而对生育APP如何形塑女性备孕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却相对欠缺。本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与半结构访谈的方法,考察生育APP如何通过“身体可见”、“过程可见”和“问题可见”,既赋权用户自我认知又生成技术权力的过程。并认为生育APP促使用户主动认知、自主选择和能动协商,进而生成“认知主体性”、“决策主体性”和“阐释主体性”。对女性备孕过程中自我追踪实践的考察,有助于从人的主体性维度,理解当代数字生命政治中媒介技术的作用,并从权力-知识的关系视角,丰富了生殖健康研究的社会和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6.
要强国就要睁眼看世界,走改革开放之路。中国妇女要“自尊、自爱、自强、自重”,也必须克服封闭意识,了解和认识外国妇女,从外国妇女运动中汲取经验和营养。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妇女名人辞典》为我们认识外国妇女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领略外国妇女的丰采英姿,管窥外国妇女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外国妇女名流的中型工具书,其中汇集了公元前23世纪以来世界六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妇女2200多人。读后的印象是:该书所选人物突出了妇女运动中的主要问题,有助于人们认识妇女克服对妇女的偏见;并将史料性与趣味性熔于一炉,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在最近几年里,一些妇女报纸、杂志在美国新闻界相继出现,成为美国妇女出版业中冉冉升起、引人注目的新星。它们都是地方性报刊,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妇女。这一特点仅仅从它们的名称上便可窥出——《纽约妇女》、《波士顿妇女》、《华盛顿妇女》《密执安妇女》、《休斯顿妇女》、《新克利夫兰妇女》、《洛杉矶妇女》、《圣迭戈妇女》等等;仅康涅的卡一个州  相似文献   

8.
画中有话     
“我们的文化是,为了赚钱,使妇女们对自己感到不满意……现在,这一文化在全球都很有市场。” 美国一所大学的妇女研究和政治学副教授巴尔兰·赛翁卡说,化妆品公司的全球化引发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妇女美容整形热潮。  相似文献   

9.
邱书珍 《河北广播》2004,(5):26-26,30
参加新闻工作23年来,令我终生难忘的事情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1995年,我有幸参加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95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可以说,这是全世界妇女的一次大团聚,也是全世界妇女风貌的大展示,更是一次全世界妇女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相似文献   

10.
邵新艳  刘瑞璞 《兰台世界》2013,(21):149-150
唐代妇女不爱红妆爱男装,生活呈现出一种在中国封建历史中空前绝后的开放形态。论文通过壁画、陶俑中着男装妇女的形象,研究唐朝妇女着男装的现象,从历史渊源、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据悉,中国版协妇女读物出版研究委员会定于今年10月16日至24日在北京、泰安两地举办“海峡两岸妇女读物与妇女形象研讨会”。该会议将是近年来海峡两岸妇女读物工作者一次较大规模的聚会。大会拟邀请海峡两岸著名女作家、出版界知名人士、妇女报刊总编辑等约四十余人参加。此次大会中心议题是“理想女性与妇女读物”,与会人员将就妇女读物中的妇女形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妇女报刊的诞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国创办的妇女报刊既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又对近代妇女解放运动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研究我国妇女报刊,可以从中了解百余年来中国妇女走过的历程,还为大家研究妇女生活、妇女观念、妇女问题以及妇女教育史提供了翔实而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全民族的反法西斯强暴侵略的正义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国统区妇女的文化出版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先后出版的妇女刊物、论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杂志和报纸副刊 全面抗战爆发前,国统区只有两种妇女刊物出版:最早的是1931年于重庆创刊的《妇女共鸣》月刊,武汉时期一度改为半月刊,主编陈逸云。还有1935年7月于上海创刊的《妇女生活》月刊,是国统区妇女刊物中坚持时间最长,旗帜最鲜明的进步刊物,1937年迁武汉,1938年迁重庆,1941年出版百期后停刊。主编沈兹九、曹孟君等。  相似文献   

14.
传播权与妇女人权的观念和现实杨瑞明一、传播权与妇女人权几乎在法国《人权宣言》诞生的第三年,1791年,英勇无畏地参与了法国大革命的法国妇女发表了《女权宣言》,要求与男性享有一切同等权利。从而举起了女性解放的第一面旗帜。这是妇女第一次庄严地向世界呐喊,...  相似文献   

15.
陈雪 《今传媒》2011,(11):4-6
《农家女》杂志是中国唯一一本面向农村妇女的月刊,由杂志派生出来的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也是中国转型时期诞生的一个为弱势妇女服务的NGO组织,在GDP为导向的大环境下,"农家女"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广大农村妇女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这期我们采访的就是农家女事业的创办人,《农家女》杂志的主编谢丽华,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其精彩的一生。"送你一颗果子,只能享用一次;送你一粒种子,可以受用一生",年近花甲的谢丽华,用生命履行自己的承诺,给自己的承诺,给千千万万农家妇女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妇女究竟是怎样理解和接受处于支配地位的阶层所传播的文化信息?世界妇女可以为创造新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作出哪些贡献?作为女性,其价值观念、洞察力和技艺能否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能否利用传媒帮助妇女成为深刻变革的催生者和助产士?在为妇女创建一种共通的视界、共有的文化和共享的形象方面,传媒到底应该发挥哪些作用?在我们行将告别以印刷媒体为主导的传媒文化之际,传媒业能否给妇女创造机会,使她们得以参与建设一种以对人民、生存和环境的关心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球文化?作者还讨论了社会压迫妇女的荒谬──首先剥夺了妇女获取知识的机会和条件,然后指责她们的无知。作者指出,妇女在传播领域争取权利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信息获知的自我意识,要使妇女真正意识到她们需要了解国家与世界的最新经济政策,需要了解这些政策对她们生活的冲击与影响。了解与认识自己的需要,是即将到来的21世纪向妇女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女信息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昕 《图书馆论坛》2002,22(2):3-6,18
妇女占中国人口的一半。在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研究并满足妇女的信息需求应为中国图书馆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使命。本文从时代背景、现实状况、发展目标等方面对当前中国妇女的信息需求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分析了妇女信息需求的特征,并指出为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亚洲的妇女在媒介行业的就业、晋升和亚洲媒介上的妇女形象问题。作者首先指出,亚洲媒介的唯一共性就是,文化和宗教传统全面制约着这一地区媒介对妇女的表现。除了某些例外,媒介对妇女的表现至今被装在一个统一的偏见的模子之中作者的观点是,妇女在媒介机构的就业情况近年来有所改善,亚洲很多国家的媒介机构雇佣了越来越多的妇女。但是,进入决策部门的妇女是极少数,而且妇女在媒介部门承担的工作常常是相对次要的。作者认为,尽管在媒介工作的妇女越来越多,却不能对媒介上歧视妇女的情况做根本性的改变,妇女不能进入决策层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在内容方面,作者认为,亚洲媒介上对妇女的表现近年来有缓慢的改善,但也有歧视的回潮。改善表现在新闻报道主题的变化、视角的扩大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回潮主要表现在广告中性暴露形象重新出现。作者还讨论了通过立法来管理媒介表现妇女形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总把妇女放在被保护的地位是不利的多少年来,舆论一直把妇女放在被保护的地位。一到“三八”妇女节,就宣传保护妇女儿童。儿童自应受到保护。把妇女放在被同情、被照顾、被保护的地位上,作为礼貌、但作为文明、作为社会公德是对的。但作为经久不变的观念,对妇女是不利的,使妇女或是总想依赖丈夫而埋没了自己本来未必低于丈夫的潜能,或是凭借被保护的“优势”盛气凌  相似文献   

20.
700多年前,宋末元初,有一位外地妇女沦落到了崖州,她在那里的水南村住了30多年。尔后返回家乡——今天的上海市乌泥泾,向当地妇女传授“崖州被”的织造技术,使得“被更乌泾名天下”;这位妇女就是被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我国著名的棉纺织专家——黄道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