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王胜男  武威 《新闻世界》2010,(11):165-166
随着军队愈加透明化和执行任务的多样化,军事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对军事新闻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军新闻人才队伍难以满足部队发展需要,在培养上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融合军地资源是破解当前新闻人才培养瓶颈的有效方式,需要不断探索可行路径,完善机制体制,创新方式方法,以军民融合的理念为指引,带动军地新闻事业的共同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军民融合式的军事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近年来,无论在军队媒体还是在地方媒体上,边防部队报道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守卫边境线的官兵们,可谓艰辛与浪漫共存,平凡与伟大同在。反映边关军人精神风貌和生活、学习、训练、巡逻等方面的报道,始终是军事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地域广大,边防线漫长。驻守在这里的边防官兵,对媒体上反映自己部队生活的报道,也是情有独钟。今天,我们邀请军区、军分区和边防团的部分新闻干事、基层通讯员,以及有关人员在此就如何进一步搞好边防部队报道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3.
军事报道是指对军事战争、军队建设、军人生活、军地联系以及所有与军队相关的报道。军事报道有助于满足受众对军事信息的需求,增强民众的国防意识。有调查显示,军事新闻在部分省级党报新闻中普遍存在固定栏目缺位、信息量少、工作味浓等问题。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省级党报通过军事报道提高民众国防意识,增强驻军荣誉感,为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是职责所在。同时,通过开拓军事报道领域,进军军事报道这一新闻竞争的  相似文献   

4.
谭洁 《军事记者》2006,(7):16-16
近几年来,我采写的许多亲历式军事新闻稿,被多家媒体转载。不久前,我作为一名中国女记者成功首跳新型空降伞兵伞,我的体验式报道和我个人在这一过程的经历也被众多媒体关注。正因为是亲历,才使我采写的军事新闻精彩起来。进入21世纪以来,在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过程中,军队的信息化进程在加快,新情况新事物不断涌现,让军事新闻原料丰富起来,并聚成一座座取之不绝的富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信息的需求水平也越来越高。他们已不满足于传统新闻意义上“无我”的客观描述,希望有更多的记者能作为自…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推进,尤其是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增加,以及我军对外开放、境外执行维和任务的步伐不断加快,军队的“新闻产量”出现较快速度攀升。但新闻是有限的,“纯新闻”更是有限的,“纯新闻”的横向维度和纵向深度更是有限的。所以,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纵深的新闻、新闻发展的新闻等等,不断被作为深度报道来呈现。作为一种媒体策略和受众需求,深度报道是军报的一块“大田”,很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1998年6月下旬以来,长江发生了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我省汛情之危急、灾情之严重、抗洪斗争的严酷激烈,为历史所罕见,世界所罕见。全省乃至全国各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云集湖北,各家媒体发挥各自的优势,报道千里江堤上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抗洪人民战争,歌颂赞美数百万军民抗洪精神。在这场抗洪战斗中,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派出记者100多人次分西线、中线、东线三大地段投入抗洪抢险斗争的报道,及时、准确、全面、生动地反映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战斗,共采访、播发各类抗洪抢险救灾稿件6千多篇。通过这场报道战役,更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广播,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在灾害报道中,其独特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它的地位和作用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日益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7.
王林  王逸涛 《军事记者》2003,(12):38-40
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和实践的,军事新闻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也需遵循这一规律。成功的军事新闻作品总是“新又美”,都是新闻规律和美的规律有机统一的体现。军事新闻历史源远流长,它所深孕着的美感和魅力不断为受众所解读,雄壮、崇高、蓬勃、真淳……独特的审美意境和艺术价值产生了很强的传播效果。军事新闻审美价值的存在和表现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定性。首先,军事新闻以军队官兵及其活动为主要报道对象,其内容本身就深孕着不同于其他客体的审美底蕴;其次,军事新闻传播者有着特殊的审美追…  相似文献   

8.
强化3种意识 改进典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 《军事记者》2004,(1):33-34
典型报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实践中的一个特殊形式,也是长期军事新闻实践中显现出来的具有宣传实效的优势武器。在我国军事新闻实践几十年的历史长河中,军事典型报道以其较大的影响、独特的风格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王杰、朱伯儒、徐洪刚、李国安等一大批闪耀着时代光彩的军队先进典型,相继走进人们的心中。这些先进典型不仅展示了人民军队的光彩夺目的形象,而且极大地鼓舞和教育了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为促进军队建设和社会进步立下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9.
微博是目前受众普遍欢迎的新媒体。本文通过对中关军队使用微博传播军事新闻的部分案例进行研究,试分析微博在军事新闻领域的传播特点和所能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大力搞好评论改革,开创军队媒体评论的新局面,让军事评论的受众耳目一新,是当下军事新闻改革全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军队媒体的新闻评论如何改革?请看《创造军事媒体新的"评论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1.
高洁 《军事记者》2006,(10):24-26
话题新闻,是近些年兴起的新闻报道形式。它从单一的典型宣传转向社会各方面涌现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丰富新闻报道形式的基础上增强了其针对性和感染力。刘昆在《话题新闻导论》一书中对话题新闻定义如下:话题新闻是通过解析讨论由具有特殊潜在价值因素的新闻事实所引发的话题,推动化解它所反映的典型矛盾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在军队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话题新闻这种广受受众欢迎的报道形式也被经常运用于军事报道中,并且得到了广大官兵受众群的普遍认同。目前,我军正处于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期,必然会遇到不少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话题新…  相似文献   

12.
陈海祥 《军事记者》2002,(11):15-16
军事信息传播是军事系统这个社会大系统中一切信息的传播。从属于军事信息传播的军事新闻传播的良性发展,是军事信息传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会带来整个军事系统内信息全面良性地流动,从而促进整个军事系统更加协调、全面的发展。然而,我们审视当前我国的军事新闻传播,却发现它的面目并不很清楚。军事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军事斗争(战争)、军事活动以及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的事实的报道”。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军事新闻媒体上的“新闻”,其实大多属于适合公开传播的军事信息,当中包括了宣传教育材料、…  相似文献   

13.
邵薇 《军事记者》2002,(2):16-18
2001年12月9日,由南京政治学院主办的高艾苏军事新闻研讨会召开。会议邀请了解放军报社、军区军兵种报社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新闻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收到论文50余篇。这是继去年江永红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之后军事新闻学界又一次以知名军事记者为个案的研讨,也是军地联手又一次旨在推进军事新闻发展而进行的理论整合。  相似文献   

14.
王玉龙 《军事记者》2014,(10):34-35
随着军事科技的蓬勃发展,军事科技新闻在各大重要媒体中占据重要地位。提升军事科技新闻感染力、增强其可读性和观赏性,是军事媒体的努力方向更是受众的需要。笔者以近年来的重大军事科技新闻事件天河二号与天宫一号报道为例,就如何写好军事科技新闻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5.
地方报刊如何搞好军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军事记者》2008,(5):27-29
军事新闻传播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平时,都不能仅仅依靠军队新闻媒体。它只有有效扩展到地方各级新闻传播系统中去,才能最大限度地覆盖尽可能多的受众,达到军事新闻宣传的目的。本文中“地方党报”的概念是相对于军队党委报纸而言,特指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以外的各级组织的机关报。我国各级党委机关报是党和国家宣传思想战线的主阵地,也是开展军事新闻宣传的重要“方面军”。  相似文献   

16.
军事新闻受众的阅读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无论报刊、电视、广播.还是网站,军事新闻在媒体所刊(播)发的各类新闻中都占有相当比例。各种媒体以军事专版或专栏的形式发布军事新闻,关注军事发展动态,展现将士风采,传播国防科技知识,追踪世界军事风云.较好地满足了军事新闻受众的阅读期待。这一点从军事报刊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17.
周文 《新闻界》2006,(5):78-79
一、军事新闻传播以及选择该研究对象的目的军事新闻传播就是将事件(军事新闻)经媒体传播给受众的过程,传播过程的起点是满足受众的需要,终点是军事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军事新闻传播价值观的中心是受众,其传播的全过程都是把着眼于受众这一客体当作挖掘军事新闻价值、实现军事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语言,是新闻信息的载体,对新闻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考解决军事新闻语言枯燥乏味的问题,对军队媒体来说,应该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新闻语言对报道致效有着特殊意义语言是思想的翅膀,决定思想传播的效果和范围。对新闻而言,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决定新闻宣传目的能否达成。  相似文献   

19.
围绕主题主线搞好军事新闻宣传,是我们军队媒体和军事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三贴近"原则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军事新闻指导性和影响力的重要保证。由解放军报社主办、人民军队报社协办的第五届军事新闻论坛,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搞好军事新闻宣传》等高质量论文,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0.
陈航 《军事记者》2003,(6):20-21
军事新闻的特点自然是“军事”,但怎样看 待这个军事特点,各说不一。南京政院的同志在 《怎样看待军事新闻的军事特点》一文中,对这一 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颇有新意。您是如何看 待这个问题的?不妨撰文一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