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么一个故事,是出自《庄子》的。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看,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到时候我还有奖赏。"惠施和庄子都高兴地把种子种在地里。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都施肥、除草。庄子的葫芦就种在不远的地方,但他从不施肥、除草,只是到时候来看看,见没有什么异常,就顾自做别的事去了。  相似文献   

2.
先讲个故事吧,是出自《庄子》的。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看,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到时候我还有奖赏。”惠施和庄子都高兴地领受了,并去种在地里。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而且,每天都施肥、除草。庄子的葫芦就种在不远的地方,但他从不施肥、除草,只是到时候来看看,见没有什么异常,就顾自做别的事去了。过不多久,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一棵地相继死去,最后,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得格…  相似文献   

3.
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而且,每天都施肥、除草。庄子从不施肥、除草,只是到时候来看看,见没有什么异常,就顾自做别的事去了。过不多久,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得格外好,慢慢地,都开花结了果。惠施觉得很奇怪,就跑来请教庄子:“先生,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栽培,所有的苗都死光了,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地管理,反而长得那么好呢?”庄子笑着答道…  相似文献   

4.
魏王送给惠施和庄子一些葫芦种子让他们去种,谁种的葫芦大就奖赏谁.惠施非常用心,天天施肥、除草.庄子并不这样做,只是经常去看看.过不多久,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也没有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得格外好.惠施很奇怪.  相似文献   

5.
敬畏成长     
魏王送给惠施和庄子一些葫芦种子让他们去种,谁种的葫芦大就奖赏谁。惠施非常用心,天天施肥、除草。庄子并不这样做,只是经常去看看。过不多久,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也没有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得格外好。惠施很奇怪,请教庄子:“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把爱藏一半     
《庄子》里有个故事,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们一些大葫芦的种子,让他们都回去种在地里,谁种的葫芦大,谁就可以得到奖赏。惠施和庄子都高兴得接受了,回家后就把他们种在了地里。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而且,每天都施肥、除草。庄子的葫芦就种在不远的地方,但他从不施肥、除草,只是到时来看看,见没有什么异常,就自己做别的事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惠施的葫芦苗一棵棵相继死去,最后,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地格外好,慢慢地,都开花结了果,而且,正如魏王所说的一样,长出的葫芦都特别大。惠…  相似文献   

7.
有这么一则故事,是出自《庄子》的。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看,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到时候我还有奖赏。”  相似文献   

8.
章剑和 《现代家教》2003,(10):13-14
有这么一个故事,是出自《庄子》的。’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看,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到时候我还有奖赏。”  相似文献   

9.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惠施和庄子比谁种的葫芦大。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都勤快地施肥、除草。与惠施不同的是,庄子每天去地里转转,从不施肥、除草,见没有什么异常就自顾自做别的事去了。不久,惠施的葫芦苗相继死去,而庄子的却长得格外好,最后结出了大葫芦。惠施不解,前去请教:"先生,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这是《庄子》一书中记载的一则故事。惠施和庄子比试谁种的葫芦大。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都勤快地施肥、浇水、除草。与惠施截然不同的是,庄子只是每天去地里转转,也不施肥、浇水、除草,见没有异常,就自顾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惠施和庄子比种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施肥、除草。庄子只是有时去看看,见无异常就自顾做别的事去了。可最终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势很好,结出了硕果。惠施不解,就去请教庄子:"为什么我那么用心栽培却一无所获,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管理,反而长得  相似文献   

12.
<正>一、作文教学之回归生活《庄子》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惠施和庄子比种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施肥、除草。庄子只是有时去看,见无别的异常就去做别的事了。可最终惠施的葫芦苗一颗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势很好,结出了硕果。惠施不解,就去请教庄子:"为什么我用心栽培却一无所获,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地管理,反而长得那么  相似文献   

13.
《庄子》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惠施和庄子比种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施肥、除草。庄子只是有时去看看,见无异常就自顾做别的事去了。可最终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势很好,结出了硕果。惠施不解,就去请教庄子:“为什么我那么用心栽培却一无所获,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管理,反而长得那么好呢?”庄子笑道:“你错了,其实我也在用心管理,只不过我用的是自然之法。  相似文献   

14.
《庄子》里面有一个故事。庄子和惠施一起种葫芦,为了能种出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都勤快地施肥、浇水、锄草。而庄子每天只是到地里转转,看看,见没什么异常就自顾自做别的事去了,没见他施过几次肥,锄过多少草。过了不久,惠施的葫芦苗慢慢枯萎,死去。庄子的却长得格外茁壮,最后结出了大葫芦。惠施闷坏了,去问庄子:“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管它,葫芦苗却死了;  相似文献   

15.
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看,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到时候我还有奖赏。”  相似文献   

16.
《庄子》里面有一个故事。庄子和惠施一起种葫芦,为了能种出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都勤快地施肥、浇水、锄草。而庄子每天只是到地里转转,看看,见没什么异常就自顾自做别的事去了,没见他施过几次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6,(3)
《庄子》中载:惠施获得一个大葫芦种子.种出的葫芦可容五石。但盛水却脆而不坚。破成瓢却难以装物。惠施觉得无用,就打碎了。庄子却认为有用无用关键在于人的策划,便告诉惠施一件事——  相似文献   

18.
超级大葫芦     
《中文自修》2023,(2):30-31
<正>惠子告诉庄子:“魏王送了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下去,果然结出了一个大葫芦,里面放得下五石东西。可是,就因为它太大了,用它盛水,重得举不起来。把它剖开当瓢吧,那么大也不知道装什么好。它大是足够大了,可我还是因为它没用而把它劈了。”庄子说:“您啊,太不会用大的东西了!宋国有人会做防治手上皮肤皴裂的药,因为有这个药,他家世世代代就干漂洗丝绸的活。有一外来的客人听说了这件事,用一百两银子买他的药方。  相似文献   

19.
惠施与船家     
《家教世界》2014,(12):13-13
惠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魏王十分欣赏他的才学,虽然惠施是宋国人,但魏王仍将他视为上宾,经常听他讲学,向他请教治国之道。这年,魏国宰相因病去世,魏王下诏擢升惠施为新任宰相。惠施接到诏书,日夜兼程赶往魏国上任。途中遇到一条大河,许久不见一条船来,他焦急万分,怕误了国事,有负魏王。  相似文献   

20.
宰相与船夫     
周礼 《初中生》2012,(22):28-29
惠施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辩论家和哲学家,也是名家的代表人物。魏王十分欣赏惠施的才学。虽然惠施是宋国人,魏王仍将他视为上宾,经常听他讲学,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与他讨论天下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