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直流泄漏试验的电压一般比兆欧表电压高,并可任意调节,兆欧表则不然,比兆欧表发现缺陷的有效性高。直流耐压试验与泄露电流测量,虽然方法一致,但其作用不同,前者是考验绝缘的耐电强度,其试验电压较高;后者是用于检查绝缘状况,试验电压较低。因此,直流耐压对于发现局部缺陷,更有特殊意义。目前在高压电机、电缆、电容器的预防性试验中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2.
直流泄漏试验的电压一般比兆欧表电压高,并可任意调节,兆欧表则不然,比兆欧表发现缺陷的有效性高。直流耐压试验与泄露电流测量,虽然方法一致,但其作用不同,前者是考验绝缘的耐电强度,其试验电压较高;后者是用于检查绝缘状况,试验电压较低。因此,直流耐压对于发现局部缺陷,更有特殊意义。目前在高压电机、电缆、电容器的预防性试验中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泄露事件层出不穷,数据泄露的规模与范围也在迅速扩大。数据泄露在为企业带来财产损失、信誉风险的同时,也使得个人隐私的保护受到巨大的挑战。作者在搜集90条数据泄露事件的基础上,对这些泄露事件的数据特征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阐述了数据泄露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数据泄露的安全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信息共享中信息泄露的产生机理及防范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供应链信息共享过程中共享的信息被泄露给没有参与信息共享的其他企业造成的合作关系破裂的现象,提出了供应链信息泄露的概念,并以市场需求信息共享为例分析了供应链信息泄露的产生机理,探讨了供应链信息泄露的途径,并据此提出了预防信息泄露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煤气已普遍应用到城镇居民家庭中。但近年来由于煤气泄露引起的中毒、火灾甚至爆炸等事故,确实令人心痛,如何防止煤气泄露以免给公众生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绝大部分煤气泄露报警器价格都比较昂贵,很难普及。我就想,能不能设计一个价格相对低廉又很有效的防止煤气泄露的装置呢?经过一番努力,我设计出了这样一个防止煤气泄露装置。  相似文献   

6.
2012年12月31日7时40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境内的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苯胺泄露事故,泄露污染物在山西境内辐射流域约80公里,28个村、2万多人受到波及。2013年1月5日下午,山西省政府接到此次泄露报告,报告称泄露的苯胺可能随河水流出省外,其污染会波及邻省地区。  相似文献   

7.
Android平台的功能泄露漏洞会导致权限提升和隐私泄露等严重危害,常被恶意软件用于绕过安全机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个基于静态分析的功能泄露漏洞挖掘工具CLDroid.CLDroid使用逆向控制流的程序切片算法从源代码中提取程序逻辑,并利用可定制的安全规则库来检测违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CLDroid能有效挖掘Android源代码中的功能泄露漏洞,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避免家庭厨房天然气泄露带来的危害,实现对天然气泄露的实时检测,当检测到天然气泄露后进行报警并将泄露的天然气通过排气装置排到室外,设计了一种新一代家用安全节能抽油烟机。首先,抽油烟机具备天然气检测功能,对室内天然气浓度进行实时检测;然后,当检测到天然气浓度值超过程序设定值后,处理器进行防误报判断,当判定为发生天然气泄露后,由处理器自动控制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并启动排气装置将泄露的天然气排到室外;最后,当检测到天然气浓度值低于程序设定值后,处理器进行防误报判断,当判定为未发生天然气泄露后,由处理器关闭声光报警器和排气装置。经过实验检测,天然气爆炸极限为5%~15%,当天然气浓度持续高于3.5‰,5 s后本装置启动自动报警与排烟功能;当天然气浓度持续低于3.5‰,5 s后解除报警并停止排气。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实现对天然气的实时检测和天然气泄露后的报警与泄露天然气排出的功能,系统稳定可靠、可以有效防止误报,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9.
泄露他人隐私行为意向的影响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娜  李文立  吕欣  柯育龙 《科研管理》2015,36(11):139-147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但也带来了隐私安全隐患,通过互联网渠道泄露他人隐私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基于犯罪学领域的中和技术理论,分析了否认责任、否认伤害、否认受害者、更高层次效忠、避免更多的伤害和隐私意识对泄露他人隐私行为发生意向的影响,构建了互联网环境下泄露他人隐私意向的研究模型。以人肉搜索这一典型例子进行场景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759份有效问卷,采用Smart PLS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否认责任、否认受害者和避免更多伤害三类中和技术正向影响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意向,否认伤害和更高层次效忠技术对泄露他人隐私意向没有显著影响。另外,增强个人隐私意识能有效削弱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意向。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隐私泄露者的行为动机,为规范互联网用户上网行径和制定隐私保护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火力发电厂锅炉四管泄露的预防及控制措施,详细介绍了火力发电厂锅炉四管结构、汽水流程及锅炉泄露保护装置,分析了如何通过日常运行的预防及检修的维护降低锅炉四管泄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杨波  孙白朋 《现代情报》2019,39(11):30-37
[目的/意义] 为降低企业信息泄露的危害,解决信息泄露风险管理问题,进而构建基于风险生命周期的企业反竞争情报机制模型,为企业处理信息泄露问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运用文献研读和理论推演的方法,系统讨论风险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反竞争情报流和反竞争情报工作过程,构建基于风险生命周期的企业反竞争情报机制模型。[结果/结论] 在风险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反竞争情报能够为信息泄露风险管理提供情报支撑,并有效提高信息泄露风险管理效率,本研究也为未来构建面向企业风险管理知识服务模型与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视角及思路。  相似文献   

12.
牙轮钻机加装电缆卷筒可以延长电缆使用寿命,加装电缆卷筒不仅能极大的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更能有效的保护电缆,减少电缆的磨损,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而本公司所使用的两种型号的电缆卷筒在实际的应用中又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由公民隐私泄露导致的舆情事件,构建公民隐私泄露舆情的情感演化图谱可以呈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民的情感演化特征,为舆情监管和舆情引导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文本词语加权方法“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的LDA主题挖掘、机器学习的情感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舆情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民隐私泄露的情感演化图谱分析模型。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成都确诊女子隐私泄露”事件为研究样本话题,分析不同舆情阶段的主题挖掘和不同舆情阶段的情感演化图谱。[结果/结论]网络暴力、隐私泄露和疫情防疫是疫情期间隐私泄露舆情主要关注点,公众讨论具有交互式特征和不同舆情阶段内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环保的意义,从电缆结构角度给出了环保电缆的概念以及环保电缆的特点,总结了环保电缆的检测参数及要求,并结合实际分析了环保电缆的检验报告。  相似文献   

15.
矿用电缆的维护和检修要制定和执行定期维护制度和电缆日常检查制度.要对电缆短路故障、电缆漏电故障、电缆断线故障、电缆着火、井下电缆故障及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单芯电缆屏蔽与钢铠接地两点接地后在规定的长期允许通过的载流量下运行.因大地与屏蔽和钢铠接地形成回路,当电缆导线通过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的一部分磁力线将与电缆金属护套交链,使护套产生感应电压.容易引发电缆终端头和中问接头盒胀裂,使电缆绝缘劣化,以致造成热击穿烧毁,减短电缆运行寿命.以此采用非线性电缆保护器来解决电缆金属护套上就形成的环电流问题,当电缆护层的产生的过电压安全释放使电缆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电缆故障综合测试系统又称电缆故障测试仪。主要介绍了应用高智能电缆故障测试仪对故障电缆进行检测的基本方法,阐述了检测电缆故障的原理,解决了电缆发生故障后,如何及时有效地查找故障点,从而进行快速检修的难题,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电缆路径设计是设计工作中最为繁杂的工作,传统方式采用手工敷设,设计效率低,设计成品准确性难以保证。核电厂的电缆路径设计与常规电厂相比具有更大的难度,针对核电厂电缆路径设计的特殊性,探讨电缆敷设软件在核电厂路径设计中的应用。介绍电缆敷设软件的数据自动提取、电缆分层敷设、敷设结果可校验、敷设成品自动生成等主要特点。概括电缆敷设软件路径设计流程由桥架拓扑图设计,电缆数据读取,电缆敷设及优化,电缆路径校验,成品文件生成等环节组成,明确核电厂路径设计的重点,分析电缆敷设软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拓扑图规划设计、虚拟桥架设计、三维位置信息、房间内部路径设计等深化方案,提高了电缆敷设的效率和敷设路径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电缆得到广泛的应用,电缆数量成倍增长。在这样规模庞大的电缆网络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电缆故障频发。因此,熟悉电缆故障发生的原因,了解电缆故障发生的种类,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电缆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皓 《情报探索》2011,(1):40-42
论述了个人信息泄露的主体、渠道和危害性。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探讨了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