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IS和ANN的中国区域贫困化空间模拟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区域贫困化产生的主导因素经历了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到自然因素的变化.本文在定量分析中国区域贫困化与自然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利用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拟了1999年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素如地形高程、地形破碎度、平均坡度与区域贫困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性,自然致贫指数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干旱和高寒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中部的燕山、太行山、秦巴山地.ANN模拟结果与现在中国主要贫困县分布相比较,其空间构型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2.
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生存系统中有一种生存因素起决定作用,形成了一定的生存方式。自然生存是人类主要依赖自然物质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的生存。自然生存形成了自然主义价值观。自然生存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技术是人类超越自然、超越自身的手段,于是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  相似文献   

3.
生产布局是在自然、技术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它是自然、经济、技术三个因素错综复杂作用的产物。如何正确理解自然、经济、技术三者,尤其是技术条件在生产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问题,对我们在研究和进行生产布局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一、自然、经济、技术三者在生产布局中缺一不可生产亦即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生产出物质产  相似文献   

4.
对自然技术的选择往往决定技术的基本形态与发展轨迹,而自然、社会、人文因素分别并在整体上参与了技术塑造的全过程,它们之间通过复杂与反复的斗争、选择、博弈活动使技术由低级形态不断向高级形态发展。由此,技术选择不仅是一个社会选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与人文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本文着重针对施工单位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自然、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及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管理能力等入手,分析它们对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指出自然资源是基础性因素,经济发展是动力性因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主导性因素,社会环境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路桥建筑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繁琐的综合性项目,在路桥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它常常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理、地形、地质条件、河流等等诸多的方面。而软土是路桥建筑施工中常常遇到的自然因素之·。因此,本文就国内外常见软基处理实施工艺、技术理论、适用条件等等进行了论述。目的在于将我国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及另其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去,使其.-j-~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这样就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以及将来的安全性。这就间接的保证了交通的顺利运行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8.
煤矿开采回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区318个煤矿生产企业实际回采率进行调研统计,分析研究影响煤矿生产企业回采率的主要因素有:煤层自然赋存特征(如矿体厚度、矿体结构、形态、矿体的埋藏深度、倾角等),地质勘探程度,开采规模,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方法和开采技术工艺,生产管理等诸多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回采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以电信行业为代表的自然垄断行业的市场结构变迁与制度、技术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总结,结果发现在众多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制度和技术。两者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在一些情况下,制度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更为显著,但在别的情况下则可能相反。  相似文献   

10.
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因此,如何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将施工各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施工,实现工程项目快速、优质、低耗,已成为公路建设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自然"观念的探寻以及揭示历史唯物主义中文化与自然线索的缺失,奥康纳以协作为介入点,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内将自然与文化的维度引入对劳动关系及协作模式的理解,指出协作模式是由技术、财产、权力、文化规范以及由此而展开的自然、生物、化学过程等四重因素共同决定,社会劳动与自然、文化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并对环境史与资本主义本身发展逻辑的内在关联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以培根的“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与“天之道利而不害”为代表的欧洲和中国的传统自然观,曾导致技术从而导致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类型,即欧洲的奋进型和中国的舒缓的传统维持型。人类掌握自然知识愈多,对自然认识愈深刻,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愈强,人工自然或人造自然会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原始自然被破坏的就愈严重。人作为技术活动的主体,有责任有义务理智地能动地驾驭技术,克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建立节约型社会,正确对待人的异化,以保证社会健康永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技术进步地区差异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发友 《科学学研究》2003,21(3):268-273
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多元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东西部省区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计量检验显示 ,地区中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自然区位条件是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地区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内,河道水利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的破坏,新时期内河道水利管理技术工作的开展也更加艰巨。现在,依据生态水利的管理模式,对河道的运输和防洪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管理技术的创新研究进行简要的探究,让河道水利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5.
张文政 《科技风》2013,(17):126
煤矿井下漏电时造成火灾、人员触电伤亡、煤尘和瓦斯爆炸的重要原因。文章分析了导致漏电事故发生的自然因素、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等三个主要原因,并根据结合实际阐述了井下漏电的危害性。最后分析了井下漏电保护装置的技术原理,并据此给出了漏电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技术演化进程中的技术动荡期,多种不连续性技术同时涌现,但最终只有一种新技术能够成为主导范式,其他技术则自然消亡.以前的研究强调了外部环境和随机事件在技术消亡过程中的角色,如网格外部性、顾客选择、专利施加的障碍和政府管制,等等.然而,这只是对技术消亡的部分解释.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拓展,将技术消亡归因于企业可控的战略因素,认为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是企业战略选择的结果,企业可以对技术选择过程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公路工程施工的有效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针对施工单位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有效措施的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老子关于"道"的阐述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念,作为中国哲学特有的基本范畴,涉及人类技术活动的一些根本属性。他建构了一个尊道贵德、绝巧弃利、见微知著、有而无为、小国寡民的技术发展的理想国。一方面他批判了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因素,社会处于无序失道之中;另一方面他肯定了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尊崇道法自然。本文分析了老子文献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即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应用和技术与人四个方面逐一解读其技术哲学的理念。进一步探讨老子技术哲学理念对现代技术文明的启示,引申出技术发展的未来导向。  相似文献   

19.
黄燕华 《科教文汇》2014,(31):107-108
老子关于“道”的阐述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念,作为中国哲学特有的基本范畴,涉及人类技术活动的一些根本属性。他建构了一个尊道贵德、绝巧弃利、见微知著、有而无为、小国寡民的技术发展的理想国。一方面他批判了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因素,社会处于无序失道之中;另一方面他肯定了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尊崇道法自然。本文分析了老子文献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即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应用和技术与人四个方面逐一解读其技术哲学的理念。进一步探讨老子技术哲学理念对现代技术文明的启示,引申出技术发展的未来导向。  相似文献   

20.
赵花 《中国科技纵横》2014,(10):16-16,19
广播电视卫星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但是先进的卫星传输技术也难敌外界的影响,在卫星数据传输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着数据的正常接收和电视节目的观看。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常见的干扰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干扰、上行系统干扰、技术干扰和下行接收干扰等。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卫星传输中产生干扰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