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翻开当前中学生的作文,空话、套话、假话充斥其中,这些作文要么思路狭窄,要么认识肤浅。如若再问一问中学生作文的感受,80%的同学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难”。正因为如此,每每作文,他们或迫于老师的威严,或迫于应试的需要,草率为之。究其原因,固然是零零种种,但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中学生还未打开心灵之窗,  相似文献   

2.
周阳  谭长林 《考试周刊》2012,(76):46-46
中学生作文常常无从下笔,写出来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千篇一律,看着每一次同样的等第和评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作文的兴趣。如何让中学生走出困境,愿意写作,快乐写作呢?这是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但目前许多中学生的作文,要么内容大致雷同,枯燥单调;要么语言干涩,缺乏色彩,全无青春气息;要么所叙事情所引话语司空见惯,毫无新意。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必须注重对他们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作文创新意识,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在中学生作文时普遍存在一种畏难心理,正如学生戏言: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作文时要么动笔无话可说,要么写出来的东西空洞无物,究其原因,关键是缺乏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作文来说,这米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无法写文章。报告文学作家鲁光  相似文献   

5.
汪启奋 《甘肃教育》2009,(20):14-14
农村中学生由于阅读面狭窄、作文训练不足等因素,刚上初中时。学生写作的心态往往游离于生活之外.创造思维多半处于枯竭或被抑制的状态。作文时要么牵强附会、杜撰编造,要么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写出来的文章错别字较多,句子累赘、拖沓,语义含糊,方言土语现象较严重。教师应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蔡平 《学语文》2004,(3):34-34
好的作文是一种独创的精神产品,反映作者独有的个性,并打上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烙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写出真情实感。叶圣陶早就指出:“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而中学生目前的作文状况却远非如此:要么是一副老气横秋的“照本宣科”,要么是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要么是一  相似文献   

7.
谢淑芳 《学周刊C版》2010,(8):178-178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写的作文要么空话、假活、废话连篇,要么抄袭别人的作文,张冠李戴,文不对题?由于学生对生活、社会缺乏感受,并没有想到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或对生活的领悟在写作中表达出来,所以,学生在作文中的所谓真情实感只是“为赋新辞强说愁”。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作文,如果硬要顺着学生兴趣去自由作文,那么,得到的结果要么是敷衍对付的,要么是散散乱乱不成样子的。面多这样的写作现状,教师就应当积极主动找到一条牵引学生走上写作之路的捷径,让学生有路可  相似文献   

9.
作文应该说真话,应当打开心灵的窗户,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文章才有味道,才能感动人。可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他们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写的作文要么空话、假话、废话连篇,要么抄袭别人的作文,张冠李戴,文不对题。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作文时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作文应该说真话,应当打开心灵的窗户,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文章才有味道,才能感动人。可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他们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写的作文要么空话、假话、废话连篇,要么抄袭别人的作文,张冠李戴,文不对题。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作文时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初中学生作文,如果硬要顺着学生兴趣去自由作文,那么,得到的结果要么是敷衍对付的,要么是散散乱乱不成样子的。面多这样的写作现状,教师就应当积极主动找到一条牵引学生走上写作之路的捷径,让学生有路可走,让学生能上路,感觉很轻松,感觉有成就,然后才能走自己写作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生作文,如果硬要顺着学生兴趣去自由作文,那么,得到的结果要么是敷衍对付的,要么是散散乱乱不成样子的。面多这样的写作现状,教师就应当积极主动找到一条牵引学生走上写作之路的捷径,让学生有路可走,让学生能上路,感觉很轻松,感觉有成就,然后才能走自己写作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学生迫于中高考升学压力,往往用在阅读书籍上的时间少之甚少,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笔者试着从日常阅读教学中发现与作文教学的契合处,再融合经典名家名篇中写作技法,授之以渔。漫画式描写即是可以通过放大、夸张、比喻等手法写好人或事,突出其特征的写作技法。  相似文献   

14.
"文学源于生活。"这是文学理论界不争的事实,环顾时下学生作文,问题频出,要么无病呻吟、要么枯燥无味、要么矫情做作、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口号连篇……作文教学拨乱反正、归回本质,这是作文教学发展的本质诉求,同时也是新课改给予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近来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各地的语文课堂不断崭露出新的面貌,新的气象。然而在作文教学上依然不够景气,我们语文教师仍旧常常会遭遇这样的窘境:学生对待作文要么内容空空、言之无物,要么套话连篇、记流水帐,要么整篇照抄、生搬硬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中学作文教学质量和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要改变这一消极的现状,我认为应首先摸清中学生对作文产生  相似文献   

16.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培养目标。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常听到一些学生反映说:“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广大中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常常是迫于教师压力而敷衍成文、草率应付,避之唯恐不及,更不用说乐于著文了。  相似文献   

17.
齐光荣 《教师》2012,(1):76-77
平常和老师们聊天时,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学,越来越难教,特别是作文教学更犹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学生作文要么东拼西凑,要么死背范文,要么"无米下锅",要么有"米"不会下,要么不会开头……其实,要想学生学会作文,除了要学生勤观察、常积累外,教会学生怎样开头也至关重要,下面就小学生作文的开头谈自己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8.
立意肤浅、观点幼稚是同学们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同学的作文要么题材陈旧、人云亦云,要么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笔墨往  相似文献   

19.
蒋利 《语文天地》2014,(9):60-62
有人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常常是愁眉苦脸,要么不知从何写起,要么就是作文质量不高,更有甚者,越怕写越写不出来,导致作文写来写去,丝毫不见长进。而就教师而言,作文课历来都由评讲为主,无论讲了多少篇作文,都得到一个深切体会是:徒劳无功。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生中怕作文或讨厌作文的为数不少,对作文的写作往往抱有神秘感,认为自己没能力写,从而失去写好作文的信心。因此,即使写作文也是处在一种无奈的写作心境中,要么应付老师检查写,要么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写。这一心理上的障碍若不克服,作文训练的目标就无法达到。为此,本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作文教学的规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着重阐述学生主体性和"激励"艺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学生作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