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琛 《声屏世界》2005,(9):36-36
作为一门艺术的播音,必定有“我化”的印记。播音艺术的实现过程便是播音员“我化”了的有声语言的表现过程。这个“我化”凝聚着播音员的创造性劳动,包含了播音员对稿件的准确理解和感受,对社会生活、播讲对象及各门知识的了解,以及播音态度的正确确立和播音分寸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2.
情绪情感总是伴随着人类的种种创造活动。播音创作不仅受情绪情感的推动,而且在创作成果中也有情绪情感的鲜明生动的表现。一、对情绪情感在播音中的认识现实的事物对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意义。在播音员接受稿件时,对稿件中描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不仅在感受它,想象它,同时还在头脑中显示出了某种意义。如,稿件报道农村某一地区的具体变化,报道共青团采集树种活动,报道市场物价的消息,报道揭露一起经济犯罪活动。这  相似文献   

3.
刘涛 《东南传播》2014,(8):166-168
新闻播音员在播音前要准备稿件,这个过程也是其心理状态不断变化的过程,播音员对稿件的理解、感受、想象,及情感的调动,构成了备稿的基本心理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融合、交织在一起,决定着新闻播出效果。在备稿中,只有遵循正确的原则和方法,重视心理因素对播音员的影响,才能完成播音创作过程,感染受众。  相似文献   

4.
新闻播音员对新闻的整体理解与动态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播音是一项创作性的活动,一位好的新闻播音员播出的每一篇新闻稿件都必须实现好的播音效果和达到宣传目的。因此,新闻播音员必须有清晰的播音思路,在准确、鲜明、生动传达稿件的同时,充分结合情感态度和播音语音技巧,对新闻恰如其分的理解,把握情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播音是一项创作性的活动,一位优秀的新闻播音员播出的每一篇新闻稿件都必须实现传播信息和情感的目的,引发受众共鸣或思考.这样才能获得受众的喜爱和尊重,因此,新闻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必须有清晰的播音思路,在准确、鲜明、生动传达稿件的同时,充分结合情感态度和播音语音技巧.  相似文献   

6.
朱莉莎 《视听纵横》2005,(5):112-113
人物纪录片的解说与新闻播音有很大不同。新闻追求的是客观、准确地反映事实,播音员在给新闻稿件配音时无需融入太多的感情色彩。而人物纪录片创作的目的是展现人物风采,讲述不同类型人物的闪光点,播音员在解说时首先要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不仅要把编导的市场观点和种种感受以及深刻浓烈的情感色彩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播音实践中,接触到的新闻政论性稿件要比文艺性稿件多,但文艺性稿件也并不鲜见。为了使我们播音员成为播音的多面手,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稿件的播讲要求,更好地完成广播宣传任务,对这两类稿件在语言表达上的异同进行一些探时,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在播音实践中,感受,是极为重要的具有核心意义的环节。本文作者从艺术感觉理论的新视角,透视播音感受,使我们对播音创作规律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特别是作者在文中论及的“独特感受的价值选择”问题,对当前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播音和节目主持实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著名播音员方明对本文这样评价:“本文是迄今所看到的论述‘播音感受’最充分的一篇文章,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指明了一条严肃的、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昭示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要‘发有情之声’,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使自己的播音给广大受众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翟量 《声屏世界》2008,(11):29-30
中国传媒大学张颂教授的“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对播音员主持人在有无稿件作为依据,进行有声语言表达创作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短短两句话蕴含着丰富的专业信息,富有思辨哲理。这一精辟的理论阐述对于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也是播音教育中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一贯要求。  相似文献   

10.
播音员从准备稿件到播出,最活跃的要算是心理因素了,构建一个运行良好的心理机制是关系到播音成败的关键环节。播音创作的心理动机动机是构建播音心理机制的基础,是贯穿于整个播音创作活动过程中的活跃因素,影响着整个播音的基调。它是指播音员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强烈而浓厚的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只有对播音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中认识到它的社会意义,才会产生主动的“探索”心理活动,并将其融入对每篇稿件的理解表达之…  相似文献   

11.
播音创作按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划分为广播电台的广播播音和电视台的电视播音。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是同出一辙的语言艺术,都是将文字稿件变为有声语言。但是,作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广播播音和电视播音又存在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广播播音是播音员通过有声语言传达信息,用无线电波传输,受众以听觉感受;电视播音是将播音员有声语言信息通过光电变幻系统与图像和色彩同步传输,受众以视觉和听觉共同感受。  相似文献   

12.
播音作为一种再创作,需要播音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播讲欲望,运用各种播音技巧、表现手段去播读,使听众爱听、想听,并从中受益。这样播出的节目才不失为好的广播作品。如何达到好的播出效果呢?我的感受有三: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高明的播音员是没有感情而把声音驾驭得象有感情一样”。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有感情的播音,必须是播音员的身心为情所动,没有真情实感作内在养分的播音是苍白的,是缺乏真正的生命力的。播音员的情绪情感贯穿着播音员的整个播音过程,制约和影响着播音效果。情绪情感在播音中的运用和控制播音员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如何在播音中运用好,这是决定播音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播音员在播音时应当善于恰当地激发情感,恰当地运用情感,做驾驭情感的主人。例如:当播音员心里正处于忧郁时播一篇内容欢快的稿件,当播音员正春风得…  相似文献   

14.
播音风格作为一种创作特色,因时因地因稿因人而异。虽然我们不能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标准来限定某一类节目或稿件的风格,但因为“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长期艰苦的播音创作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①,对优秀播音员播音风格的研究,对优秀播音员的播音风格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实践,对年轻播音员风格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媛 《新闻世界》2010,(3):42-43
播音员的播音是一个再创作过程。因此,在播音过程中,播音员要以稿件为依据,从形象感和逻辑感两方面用心体会,准确地传情达意,提高节目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中的情感是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创作中态度的一种反应,情感实现的过程就是播音员主持人态度的实现过程。情感是播音主持构建的原动力,是播音成功不可缺乏的重要因素。情感的形成和调动通过想象、感知、运动而构建,播音主持的情感构建过程就是实现优质表达的具体化,生动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安娟 《新闻传播》2012,(9):63+65
在以电视为介质的所有语言传播活动中,新闻播音的要求最高、难度最大,不仅要求播音员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高度的政策敏感性,还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播音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就要锻炼自己的基本能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对新闻稿件有深入的理解,在新闻播音的过程中进行即时的艺术创作。本文讨论了新闻播音中的"再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主题,也是播音创作中的灵魂。电视播音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和直观的屏幕情感来体现对新闻类节目的内容用有声语言和特定稿件所赋予的情感因素进行再创作.准确鲜明地将新闻类节目的情感因素传达给电视观众.使观众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沈霞 《记者摇篮》2005,(4):29-30
语感.绝不仅是播音员、主持人以外来形式强加给听众的简单的、被动的感知,语感是一种能力.是把接受、鉴别、储存信息和发出、丰富、驾驭信息全部输入语言感受中的能力。面对现成的稿件.播音员需对其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但这种理解还必须转化为某些具体而强烈的感受.这样,在他面对话筒播音时,这些感受就会促使他下意识地以最为恰当的语气、节奏、重音强调方式等、把稿件的思想内容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准确生动地以声音表达出来.传达给受众。  相似文献   

20.
(一) 在新闻广播中,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播音:有的从技巧来讲,找不出什么大的毛病,声音圆润,语言清晰,但就是不吸引人;有的听起来有较积极的播讲愿望,也有一定的真情实感,但语气不准确,分寸不恰当,或使人怀疑,或使人误解,或使人感到缺少应有的分量和深度。从表面现象看,播音员似乎做到了真实的反映稿件内容,但是,从稿件内容的整体和事物联系、发展、变化的全局来看,从新闻播音的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播音就没能准确地反映出新闻稿件的精神实质和文字内容深层的丰富内含,没有做到新闻播音的整体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