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汶 《辽宁教育》2006,(3):56-57
对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64~65页乘法分配律和练习十四的教学,应认识到乘法分配律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所以又称之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是乘法简算中一个常用的运算定律。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乘法分配律的难点,特意补充了实际生  相似文献   

2.
一、测评缘由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相似文献   

3.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运算定律中的重点内容,又是小学数学运算律中的难点。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材往往会提供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分析算理,继而建立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模型。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呈现的例题主要有哪些?各个版本教材提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6页例3。 教学目标: 1.探究乘法分配律并能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相似文献   

5.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一个运算定律。为了让学生较快地掌握这一运算定律,笔者通过让学生分析数学乘法分配律→形象教学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形象表演乘法分配律的反用→反复练习,让学生熟记于心→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最终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定律,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数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乘法分配律(教材第68-69页例5)第1课时,新授课。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章节,乘法分配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不同于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敦学,因为学生在学习这些定律之前已通过大量的  相似文献   

7.
以三性教育为指导,根据“主题+项目”的研究模式,以乘法分配律作为本次的研究项目。乘法分配律是运算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要点。本文是以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为抓手研究乘法分配律中的意义理解,通过对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实效的研究寻找出更优化的教学方案,改进后续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陈叶波 《山东教育》2011,(11):40-41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有许多简便计算都要归结到乘法分配律上。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乘法分配律,耍让学生掌握得熟门熟路却并不容易。因为在五条运算定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一样,都是同一种运算规律,只有乘法分配律,沟通了乘法与加法、减法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页。教学目标:1.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知道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发现能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的特征。2.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会运用乘法分配律灵活进行简便运算。3.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导学内容〕小学数学乘法运算定律之乘法分配律 ,是在学习乘法意义 ,混合运算式题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的 ,是乘法运算定律中的重点 ,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 ,拟达到以下目标 :1 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算。2 培养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提高学习能力。3 感受数学内在美 ,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唯物主义思想。导学思路〕本节课教学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有步骤地观察、猜测、分析、比较 ,初步理解乘法分配律 ,掌握其数学特点和结构形式。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参与 ,让…  相似文献   

11.
<正>“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材《运算定律》单元的难点,学生往往难以脱离具体情境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难以根据算式特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如何基于“乘法分配律”的内容,设计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工具呢?  相似文献   

12.
朱燕 《教师》2012,(31):105-105
“乘法分配律”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到目前为止,我教过两届四年级的学生,上过两次“乘法分配律”的课,这两次截然不同的教学过程。造就了不同的结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陈叶波 《山东教育》2011,(31):40-41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有许多简便计算都要归结到乘法分配律上。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乘法分配律,要让学生掌握得熟门熟路却并不容易。因为在五条运算定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一样,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25~26页。教学目标:1.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2.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规律的过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用语言和字母归纳、总结乘法分配律。2.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迁移运算律的研究过程,体会归纳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并独立完成乘法分配律的探究。3.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坚持善于发现和敢于验证的理性精神,具备思维缜密和有理有据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6.
在义务教育六年制八册数学教材中,有学习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在这三个运算定律的学习中,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无疑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7.
一、“乘法分配律”教与学的现状“乘法分配律”是乘法三大运算律之一,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只包含单一运算相比,乘法分配律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思维含量较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运算律。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觉得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很难,差错很多。因此,有许多学生很怕简便运算。这很令教师困惑:原本可以减轻计算负担的乘法分配律为何却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乘法分配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是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相关内容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乘法分配律到底难在哪里?如何突破难点?在思考如何改进乘法分配律教学之前,我们先从教与学以及教材这三个维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P54~55。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页的例题和第55页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等活动,引领学生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2.通过变换、联想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  相似文献   

20.
乘法分配律(教材第68—69页例5)第1课时,新授课。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章节,乘法分配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不同于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因为学生在学习这些定律之前已通过大量的运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对这些定律的学习只是从理性上认识深化,因此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乘法分配律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