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对比,能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把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进行比较,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  相似文献   

2.
<正>"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表内除法"教学中,学生已经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余数除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学生初次接触"余数",认识竖式计算除法,更是以后学习复杂余数除法的基础,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教好"有余数的除法"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要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除法试商的方法,并且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则。有效的教学强调的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用。通过这部分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2页。教学目标1.通过分一分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过联想以往计算除法的经验,引领学生猜想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2.通过研究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3.通过有余数除法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除法应用的广泛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试商。教学关键试商。教具准备根据例1的梨和盘子制成可以演示的教具或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7个圆形卡片…  相似文献   

5.
竖式记录每一步计算的过程。要理解其算理,就要在教学中做好情境意义、操作过程与竖式记录的关联。“有余数的除法”单元的核心目标有两个:(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以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2)理解除法竖式的合理性并掌握除法竖式。从有余数的除法开始学习除法竖式,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竖式的合理性。同时,学习除法竖式的过程,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含义。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3页,例1、例2和"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感受除法意义的发展和延伸;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发现并理解"余数应比除数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1页、5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横式的书写格式;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教材(五年制第三册)40页例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下面各个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填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相似文献   

9.
正人教版修订教材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学习内容由三年级上册下移到了二年级下册。二年级的学生会如何理解这一学习内容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研讨。一、研讨情况在对教材进行研读之后,我们发现,教材在编排时注意到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的难点分散到了四个例题中。例题1是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例题2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题3学习除法竖式;例题4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因此,我们认为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例题1,通过操作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是没有问题的。如何进行教学呢?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  相似文献   

10.
本节教学内容为有余数的除法(教材第115页~116页,例1、2),第1课时,新授课。 有余数的除法是除法试商的基础。教材是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计算法则。难点是试商。 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用口诀求商、除法的两种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六年制课本第三册第58页例1、例2。教学目的: 1.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初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观察、判别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法过渡到表外除法的桥梁,也是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重要基础。通过教学应该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联系旧知,做好铺垫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是表内除法的扩展,计算方法的基础是乘法口诀,因此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前,应首先复习并要求学生掌握好  相似文献   

13.
陈康莲 《教师》2015,(4):104
"余数除法计算"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此章节引入了余数的概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余数除法计算的知识。本文试以余数除法计算的教学理论着力点,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并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小学"余数除法计算"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葛颖华 《贵州教育》2011,(16):31-33
“有余数除法”在老教材中的一般教法是先教无余数除法竖式,下一课时再教有余数除法竖式。按此教法教下来,我发现先教无余数除法竖式时学生体验不到除法算式书写格式的优越性以及除法与加法、减法、乘法的竖式有何区别;在列有余数除法竖式时,竖式的被除数的下面本该写除数和商的乘积,学生往往受无余数除法竖式的负迁移直接写被除数,每次总要...  相似文献   

15.
浅谈有余数除法的教学铁力市第二小学李求知有余数除法是除法试商教学的基础。在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是大量的。因此,学生学习除法试商时,要大量用到有余数除法。把这部分内容学好,就能够比交熟练地计算有余数除法。通过有余数...  相似文献   

16.
有余数除法是一节经典的老课,使用老教材时笔者也执教过多次,都是先教无余数除法竖式,下一节课教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次教下来,发现先教无余数除法竖式时,学生体验不到除法算式书写格式的优越性,除法竖式为何与加法、减法、乘法的竖式不同;在列有余数除法竖式时,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竖式的被除数的下面,  相似文献   

17.
《有余数的除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要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并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解读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新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两部分。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在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是大量的。把这部分内容学好,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这就为以后学习除法试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有余数的除法,教材中先讲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使学生学会试商方法,然后再讲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应用题的学习,是加深对除法的两种应用题和有余…  相似文献   

19.
有余数。除法"是小学数。第。删。内乘。和表内除法(二)冲的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比表内除法难度大,复杂得多,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认真分析教材,领会编写意图本节教材共安排四个例题和相应的练习题。例题的功能和编写意图大致是这样的:例1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以原有知识(能整除的除法,不给出整除定义)为基础,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初步建立“余数”的概念,实现由表内除法向有余数除法的过渡;例2是让学生基本掌握试商方法,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例3…  相似文献   

20.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课型,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是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在深入研读教学内容之后,精心设计和创编练习题型,让学生在有趣味、有挑战、有意义的练习过程中,充分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领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