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同样重要,皆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有意识地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衔接。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架起课内外阅读衔接桥梁;基于课内疑难问题,有效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准确寻找迁移点,保证课内外阅读衔接自然有效;让学生将课内所学阅读方法,灵活应用于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小学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呢?以教材信息为基点,促进课内外衔接迁移;以单元主题为触点,深化课内外衔接迁移;以教学内容为拐点,延伸课内外衔接迁移;以文章作者为原点,衍化课内外衔接迁移;以学生兴趣为散点,优化课内外衔接迁移。引领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迁移,让课前、课中、课后有效衔接,并重视多发渗透,巩固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课外阅读不是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内外阅读,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衷地爱上阅读。身为教师必须要开放语文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通过创设阅读平台,养成阅读习惯;延伸阅读内容,培养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组织阅读活动,分享读书乐趣等路径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终生与书结缘!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现阶段不少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小学语文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并且在不断探索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教学路径。课内阅读是基础和根本,课外阅读是必要的拓展延伸,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当前学生课内课外阅读实际,探索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课内外阅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把课内阅读作为点,把课外阅读当作面,寻找结合点,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逐渐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现状。得出的结论为:所有被调查对象均不同程度上认为低年级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是重要的,但进行课内外衔接阅读的教师却极少,且课内外衔接阅读有效性不高。针对调查结论,为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有效性,提出的具体教学策略为:科学选择课内外衔接阅读的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对课内外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挖掘;做好阅读总结,对学生实施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林荔容 《学苑教育》2023,(18):74-76
阅读是语文课内外学习的基本方式,课文的阅读教学,课外书籍、作品的阅读都需要以阅读为桥梁实现。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建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策略开展课内外阅读,从而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文章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断层的问题,从开展主题拓展阅读以积累丰富的阅读材料,归纳总结阅读策略以系统掌握阅读方法,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以有效提升阅读能力三个角度探讨实施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发挥课内外整体性阅读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薛文龙 《文教资料》2010,(35):54-55
教科书是教学之本,然而,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又不能受限于此。教师要注意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探索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铺合适之桥、搭兴趣之桥、架五彩之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阅读爱好与习惯。  相似文献   

10.
熊春燕 《学周刊C版》2023,(28):136-13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出现了多样化的阅读资源和阅读形式,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推动作用。语文教师要提高重视,既要让学生在课内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还要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先分析课内外阅读的教学现状,再就课内外阅读有效迁移的实践创新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如一对翅膀,只有展开双翅,学生才能在阅读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语文教师要从阅读教学实践出发,不断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重要途径。有效阅读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能在阅读中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并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14):29-30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一剂良药,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增加有效阅读量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语文阅读品位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文学鉴赏能力单纯依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创造各种学生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活动,给学生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并在活动中与同学间互相交流、分享阅读感悟,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对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因而,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问题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达到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的阅读效果是值得小学语文一线教师深究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推动学生有效阅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涉及课内外的有效阅读,我们需要思考“怎么读”这一核心问题。实践“怎么读”,要充分考虑学生如何借助阅读材料,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积累与发展语言,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运用比较阅读实现高效能阅读,教师要以阅读策略的有效指导来增强阅读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获益。  相似文献   

15.
邱旻 《新教师》2019,(9):32-33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还要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立足课内,拓展课外,使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一、激发兴趣,乐于阅读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觉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让课前、课中、课后有效衔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大量阅读,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具备独立阅读能力。在常态课堂里,借助课文的各种资源,学生在课堂上习得一些读书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熟练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形成课内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效融合的链接式阅读。本文在"借助教材之本,有效拓展课外阅读教学"方面进行阐述:一、借助课文内容,带动相应阅读;二、利用课后资料,培养自主阅读;三、由节选带动一本,指导分层阅读。  相似文献   

18.
黄志芬 《学周刊C版》2019,(5):100-101
教会学生阅读,教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认识自己,从书籍里受到教育,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语文教材是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教师应从课内阅读中找到向课外阅读延伸的"整合点",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并在教育实践中加强创新课内外整合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引领学生爱上阅读,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9.
赵丽月 《教师》2020,(13):66-67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对于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而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事半功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知识和已形成的阅读能力来读懂课本外的文章。课内外阅读衔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通过课堂学习来掌握必备的语文技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以此为落脚点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解读课内外阅读篇目,满足其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在阅读衔接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且以兴趣阅读为落脚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有效的英语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影响农村高中生开展有效英语课外阅读的因素、开展有效英语课外阅读的措施以及有效英语课外阅读对核心素养提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