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在,不少家长为孩子与异性同学的交往而头疼。其实,同学间的异性交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需要的倒是家长应给他们以指导。您该怎样指导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呢?下面这个心理咨询个案会对您有所帮助。一天,一个男孩来到心理咨询室:“马老师,您说男女同学之间能不能交往?”他分明要在我这里讨一个说法。我笑了:“别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昨天,不知是哪个女同学给我打来电话,是我妈妈接的。那同学一听不是我就把电话挂断了。好家伙,这下我妈妈如临大敌,一个劲儿地审问我,好像男女同学打个电话就罪大恶极了。”男孩顿了顿,还是急着要跟我讨个说法,“您说,男女同学之间交往有什么错?”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异性交往过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有杂志曾经就此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有78%的中学生有普通的异性朋友,45%的有“很知心、无话不说的异性朋友”。在中学生眼里,男女同学“拍拖”几乎成了“新时尚”,没有异性朋友被认为是“无能”。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早恋”,帮助他们理智地跨过这个情感的危险区?我以前像大多数老师一样:通报家长,找学生批评,写检讨,做保证……但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上个学期,我的班里又发现了一对,这回我改变了方法。  相似文献   

3.
米琪 《同学》2006,(12)
米琪:我今年大二,来自贵州六盘水的一个小镇上,从上高中起,我就有了个难以启齿的毛病:见到异性表情不自然,出汗、脸红,怕跟异性目光对视,而且控制不住自己要去看对方的敏感部位。我一直觉得班上的男同学会看出我的表情变化和窘态,能洞察到我内心的想法。从高一到现在,我的所有精力都用来与心中这头肮脏的怪兽搏斗。我真的怕与异性交往,也怕同性朋友知道我的“下流念头”而成为她们的笑柄。我只有把自己包裹在茧壳中,不与外界交往。念高中时,大家都埋头K书,我还不显异样,上了大学,我总是这样孤僻,就显得很异样了。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我这样自闭、这样痛苦,未来与男客户和男同事如何相处?米  相似文献   

4.
蒋星是个看起来挺讨人喜爱的孩子。我刚接手他们班的第一天,他就在办公室门口友善地打量着我,以后遇到我也总是甜甜地道声“老师好”。可办公室的同事一看到蒋星,就皱起眉头跟我讲他是如何如何“朽木不可雕”,提醒我要多“关注”他。  相似文献   

5.
丁丁菜  陈进 《成长》2005,(6):13-14
“越来越不愿意跟异性接触,刻意地与异性保持一定距离,越来越自卑。”——越不敢爱,越自卑;越自卑,就越期待爱情。别忘记“野百合也有春天”,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神行太保:各位观众,过年好!上次辩论赛被臭鸡蛋砸到头后,太保我不得不用仅有的三块又六毛零七分去发廊洗了头,然后为了省钱两天不吃晚饭,没想到又犯胃病住进了医院……呜……太保我现在穷得响丁当。唉!没钱真是痛苦啊!这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居然把英勇无畏的伟大的神行太保搞得晕头转向。接下来,请你跟我一起加入这关于“钱”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异性之间如何交往一直是中学校园里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一个话题,也是家长和老师的“心头大患”。其实,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个异性社会,如果我们处在青春期的男女生之间就“闭关自守”“老死不相往来”,这只能造成心灵的扭曲和心理的畸形。要知道,现在的中学生总有一天要涉足社会,与异性交往将是必然的。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健康地与异性交往。  相似文献   

8.
处于青春发育基本成熟期的中学生,异性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极可能掀起感情的波澜,想入非非,坠入情网。那么,对中学生而言,如何对待异性的这种话语、动作、微笑和眼神,才能驾驭自己感情的航船,使它停泊在安全的港湾?家长又应该如何去适时发现、积极引导孩子们有意识地做好这种“冷处理”呢?  相似文献   

9.
染发我决定到街口的“今日塑发”发廊去剪个刺猬头,顺便染成鲜艳的金黄色,就像《火影忍者》里的漩涡鸣人。  相似文献   

10.
剪发     
也许是性情酷似男孩的缘故,我特别喜欢剪发。孩提时,每隔一个月,总会有一位剪发的老伯伯,推着一辆25寸的凤凰牌自行车,在大街小巷游走,嘴里高声喊着:“剪发啦!”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都会非常兴奋,就嚷着去剪发。那个时候,剪发只需几毛钱,而且剪发的老伯特别耐心细致,手法娴熟,给他剪发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但后来,做小姑娘了,我像绝大多数的女孩一样,留着长发,不理发已经是好多年的事了。时过境迁,当青春运动装流行到这里的时候,我又一次兴奋去找人理发了。可是我走遍大街小巷,都看不见有写着“理发”两个字的招牌,只有一间间装饰得很豪华美丽的“发廊”。我远远地望着,模模糊糊地看见一间写着“文雅”,装修得富丽堂皇的发廊,门前  相似文献   

11.
单身情歌     
眼下,早恋蔚然成风。且不管它益害如何,仅为满足虚荣需要,我便毅然决定开始早恋。但早恋也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完成得了的,而是要有个对象——当然是异性。于是我开始搜寻我的对象——放心,这跟色狼物色猎物有着根本的不同。本人所在学校虽然美女如云,但大都已名花有主。因此,搜寻数月,毫无结果。后来又听人说什么“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之类,我于是深受鼓舞,决心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心上人。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我的努力果然没有白费,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她是同年级的,就在隔壁班里。她的名字听起来很像“安琪”,于是…  相似文献   

12.
郭艾萌 《成长》2005,(10):17-18
自从小学三年级从数学老师口中知道“同性恋”词,我就在潜意识里把它归为“神经病”的一种。随着年龄增长,我对性了解得越来越多,知道了所谓的同性恋就是一个人的性取向而已,那些“同志”、“gay”就是同性恋的代名词。正因为对同性恋的了解多了,我反而对同性恋的态度由肤浅的平静演变力明了的恶心,想到两个同性在做着般人观念里只有相爱的异性才会做的亲昵行为,我就会把他们跟“变态”、“龌龊”联系起来。初一时,有两个男生因为手拉手逛街,就被我们确定是同性恋,并对他们的行力感觉恶心。  相似文献   

13.
所谓同字异性,指具有同一字形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显示出不同的词性。如“地”在“刻苦地学习”中是副词;而在“心地、外地人”中显名词词性。还如“荷”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表示“莲藕”的意思,易见其在此是名词;但在“荷枪实弹”中,“荷”作“背着,扛着”讲,是动词。在没理解这类词的具体意义前,如何判断其具体的词性呢?这里专对动、名同形字作一些探讨。通常的方法是看该字后面是否能跟宾语,可跟的就显其动词词性。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这里“荷”后跟一名词“锄”作宾语,易见其在此作动词;或看其前是否能添加形容词或数量词,若可添加的是名词。如“荷花”可写成“粉红的荷花”或“一枝荷花”,可见“荷”在此是名词。  相似文献   

14.
热爱低处     
平时一直上班,到了双休日,我便带女儿到超市、公园、图书馆等地方玩。欣怡可愿意跟着我一起逛呢。我会边逛边跟她说说话,“这是什么?”“什么颜色的?”“有几个?”或者跟她说一些她不知道的东西。反正我是个比较嗦的妈妈。她也会随手去摸一摸、看一看、拿一拿看见的东西。有一次,我带女儿到嘉定商场去玩。她非常高兴,拉着我急冲冲地进了商场。底楼是化妆品柜台,我和以前一样问“商场里有些什么东西?”欣怡调皮地说:“屁股,屁股。”我以为她跟我开玩笑呢,还做了个“羞羞羞”的动作。我又问了一遍,她还是说:“屁股,屁股。”看着她笑的样子,我…  相似文献   

15.
到发廊理发,小姐边用娴熟的手指在我的发间穿梭着,边和我拉着闲话: “大哥有小孩了吗?”“有了,女孩。”我微微笑着。“女孩好啊。几岁了?”“3岁。”她拿剪刀的手停了停,眼光在我的脸上稍稍滞  相似文献   

16.
石破 《中学教育》2004,(11):40-42
家长的困惑当了3年小学教师、5年镇中学教师的雷鸣,如今却为不知如何与儿子相处而深深地困惑。“昨天上午,我跟他母亲拌嘴,”2004年8月20日,在豫西灵宝市一家小镇饭馆里,雷鸣忧郁地对记者说,“儿子向着他妈,也凶巴巴地跟我吵。我要揍他,他竟然抄起了一把菜刀,舞舞扎扎,在我的胳膊上划了一道口子!”雷鸣伸出手臂,让记者看他胳膊上的伤痕。  相似文献   

17.
“去辞年喽!”叔叔一声吆喝,我迅速从里屋冲到了院子里:手里提着两个袋子,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我自愿帮表弟提的。我安静地跟在“经验丰富”的表弟身后,让他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着。  相似文献   

18.
辞年     
“去辞年!”叔叔一声吆喝,让我在一秒钟内从里屋冲到了院子里,手里提着两个袋子,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我自愿帮表弟提的。我温顺地跟在“经验丰富”的表弟身后,让他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着。  相似文献   

19.
赵谦翔 《青年教师》2009,(11):17-18
39年前刚刚走上讲台之时,我与我的弟子们可以论“哥们儿”;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地跟弟子们论“爷们儿”了。这就是说,我的年龄在渐渐变老,而弟子们的年龄则始终停留在花季、雨季、诗季。如何在这个年龄差距造成的“代沟”上架设桥梁?我的体会是:先从老师做起。  相似文献   

20.
西西信箱     
○织金县化起镇中学 杨 涛读初一时 ,我喜欢上同班的一个女生 ,那时我只想到初三再对她说 ,以免影响成绩。这学期我就要初三毕业了 ,我对她说了 ,她居然说 :“真好笑” ,此后我时常在想这件事 ,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 ,成绩也下降了 ,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杨涛 ,中学阶段正是我们身心产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这一时期 ,我们会由原来的讨厌异性转变成关注异性 ,甚至是爱慕某个异性 ,这说明我们长大了。当我们“爱”上某个异性时 ,这种情感大多都缘于单纯的对异性的好奇 ,没有牢固的感情基础 ,我们不应该凭一时的冲动去向对方表达。唐突地去打扰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