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媛 《现代语文》2007,(5):92-92
黑格尔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圆圈上的一段弧,它就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正是这个“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剖析了杜夫海纳的审美价值理论:价值就是对象本身,那么,审美价值就是审美对象本身。审美对象是感觉物又是情感物。作为感觉物的审美对象的价值只是“形式价值”。作为情感物的审美对象的价值才是审美价值的真正所在。审美对象的价值(意义)是内在于其感性之中的,价值(意义)通过感性得以表现,感性在表现意义时获得光辉。审美价值最终由欣赏者实现。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同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渗透着形式美的因素。如果说内容是构成事物诸要素的总和,形式就是诸要素的结构和显现方式,形式美也就是艺术中可以相对独立的外部形式诸因素的美,是美的内容的感性显现。这种形式美的直观可感性,就是人与艺术的情感纽带。...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来界定艺术和艺术美.而浪漫型艺术一直采取独特的姿态走向审美形式的自由化和多样化.是艺术家们无限地拥有自我、告别自我和反射社会超越现实的一种途径.艺术创造进一步成为显现现实生活和人类情感的现代美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界对杜夫海纳审美对象构成要素的认识尚存分歧.事实上,杜夫海纳的审美对象,就其自身的内在结构而言,主要由感性、意义与形式构成.这是一种内在式的包蕴结构:意义内在于形式,形式内在于感性.其中,意义是内核,感性的形式是外观,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杜夫海纳思想的复杂性已经有所显现:作为现象学美学的集大成者,他并不固守现象学的方法,而是积极吸纳各种思想来充实自己的体系.这也是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一个总体特点.  相似文献   

6.
美的形式和形式的美是两个概念。美的形式是指具体内容的完满的外在表现;形式的美是指独立于具体内容以自身的结构组合表现出来的美。美的形式和形式的美又象是一个概念: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和美的形式相对立的是美的内容。笔者认为任何艺术品的形式、自然物的形式有美丑之分,而内容却没有美丑之分,只有真假、善恶之分。为什么呢? “美是人的本质属性和力量的感性显现。”所谓感性显现,就是在感性形式上的显现。个别性、形象性、鲜明性是感性形式的特性。而独立于美的形式的所谓“美的内容”是不具备感性形式的内容,不具备个别性、形象性和鲜明性。没有感性形式就无所谓美或丑。  相似文献   

7.
文艺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不同性质的文艺理论是不同的。本文所说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它的逻辑起点,目前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或认为是审美性,或认为是意识形态性,或认为是意识形式。个人认为,这种种看法均具有片面性,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文艺是一种审美性的意识形态。什么是文艺的审美性,从古到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康德认为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而不涉及它的内容意义、目的和功能。克罗齐认为美是直觉,也  相似文献   

8.
文艺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不同性质的文艺理论是不同的。本文所说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它的逻辑起点,目前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或认为是审美性,或认为是意识形态性,或认为是意识形式。个人认为,这种种看法均具有片面性,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文艺是一种审美性的意识形态。什么是文艺的审美性,从古到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康德认为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而不涉及它的内容意义、目的和功能。克罗齐认为美是直觉,也  相似文献   

9.
张荣耀 《文教资料》2010,(18):154-155
黑格尔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来界定艺术和艺术美,而浪漫型艺术一直采取独特的姿态走向审美形式的自由化和多样化,是艺术家们无限地拥有自我、告别自我和反射社会超越现实的一种途径。艺术创造进一步成为显现现实生活和人类情感的现代美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艺术符号是一种表达情感的符号.艺术表现的终极目的,就是表现人类的共同情感,而审美教育是一种感性教育,在艺术的审美过程中突出艺术的情感教育,使受教育者在课堂上或业余活动中,运用艺术的寓教于乐的形式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它与美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区别.美的形式是体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本质内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也就是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审美对象,艺术作品以直观的方式向审美者显现自身,但这种显现相关于审美经验的生成。针对作品的审美活动,就是审美对象与审美经验的相互生成。审美经验的传播就是审美经验经由媒介所发生的交融,但传播媒介在显现作品和艺术时,又遮蔽了它们自身。只有不断地去蔽,才能让艺术的本性与存在相关切,从而让审美经验生成生活自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艺术语言的审美发现指艺术语言向发话主体和受话主体生成和显现美感的过程。它往往指向非实体性。艺术语言的审美发现不同于科学发现。它是某一存在物的意义向审美主体生存和显现的过程,是审美主体在自身感性生命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的建构。这样,决定了艺术语言的独创性和自然性,体现了发话主体审美理想,从而唤起受话主体心理意象的涌现,追求非实证物象的丰富神致和情致,使艺术语言意象生发出气韵的生动和艺术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文学艺术的抽象问题,有着深刻的哲学、美学内涵,但学界迄今未有深入的探寻。艺术的抽象是艺术家、作家凭借着一种具有“知性直观”的审美判断力,直接由外物的幻觉表象、形式要素或内在的情感生活、生命经验,提纯出的一种不脱离感性存在的“情感涵括”或“经验的一般”。它的美学特质是:其审美对象是一种“虚幻性”的、间接的存在;它包含着强烈的生命体验及其转化而来的运动着的情感形态;它遵循“简化原则”所创造的是一种既具体又抽象的意象,一种动态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15.
关于艺术内容的特殊性问题,笔者在《试论艺术内容的特殊性》(见《文学评论丛刊》第14辑)中作过论述,限于篇幅所论未能尽意,在此略作补充。艺术内容的最主要特征是具体性、形象性而蕴含着普遍性,又饱和着作家艺术家的强烈的审美倾向性。这是艺术内容的最重要品格。艺术内容也正是在这一重要品格上得以与哲学内容相区分。艺术内容既是审美客体的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又是审美主体的审美倾向与描写对象的客观意义、本质特征的辩证统一,而且是这两方面“统一”的有机融合。从而构成了艺术领域内错综复杂变化万端的主观与客观的审美关系。同时又是以感性具体、形象直观作为自己的表现形态,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因此我们说艺术的内容总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经过作家艺术家心灵改造过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的思考.其对象前提是“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现实的艺术活动。这种活动不同于人的其他活动,也不同于对自然的审美,是因有其特殊的形式规定。这种形式规定不是单纯的文本形式问题.而是由艺术的“依据因素”以及将这些因素联结起来的艺术行为共构的“整体”或“思维具体”决定的。有了这些规定,它可能就是艺术;否则,就可能不是艺术。这是举凡艺术都有的规定,是谓形式本体。这种形式本体具体化为三个维面,即虚拟性、情境性和体验性。它们共同环绕着一个东西而存在着,这个东西就是“意义”。换言之,符号化的意义虚拟,给予意义的情境定义,指向意义评价的艺术体验,综合而成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17.
怎样认识黑格尔对“美”的定义?“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本文论述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阐明的根本内涵,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美的理念所具有的客观现实性和内在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美育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陶冶性情”:美育的传统阐释我国自古以来,艺术或审美教育的功用主要被限定于“陶冶性情”或“寓教于乐”的框架之中:所谓“陶冶性情”,就是给个体的情志个性赋予伦理规范,使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谓“寓教于乐”,就是强调在艺术或审美的活动中渗透伦理教化的因素,通过感性、快乐的心理过程来实现道德的“潜移默化”。所以,在我国的传统中,美育一向被看作是道德教育的辅翼,它一方面是道德教化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又有着一般教化所不具备的作用,那就是形式的活泼、过程的愉悦、感化的深入,从而能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心…  相似文献   

19.
每一部电影都可以说成是一个思维过程的展示,深刻与否,不只赖于其陈述和展现的思想。一部成功的影片是道德、逻辑、审美的辩证统一,而不单是其中单独的一点所支撑。它是一种理念的感性显现,它是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统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正如艺术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样。在遵循无法逾越的普遍规则界限的同时,不同的艺术家们凭借着独特的形式将他们非整体的理念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审美知觉理论是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理论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审美知觉包含呈现、再现和想象、思考三个阶段,它们是和审美对象的感性、再现对象和表现的世界相吻合。审美对象的显现首先是呈现于欣赏者的肉体,而想象则使审美对象的再现对象呈现出来,审美知觉中的思考是“依附性思考”,也是一种情感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