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实现德育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目标设计要从偏重道德认知目标,转变到让学生更好地“过道德生活”的多维目标:教学内容的取向要坚持贴近和卷入学生的真实生活;教学流程的展开,要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并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要坚持学习方式变革,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感悟;要借助“成长资料袋”,实施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各学习理论流派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及教学主张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对学习实质有不同的认识,经历了以下的演变特点:学习的结果从外显到内隐;学习者从被动到主动;学习情境从封闭到开放。基于对学习实质的不同认识,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教学主张.其演变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教学目标从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到注重作为全人的教育;学习方式上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越来越弱化。  相似文献   

3.
学习是一种艺术。各人情况不同,学习方法必有差异。本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总结学习方法。其要点是在宏观上,学习要常有理想,善作选择;处处留心,备战备荒;交叉运行,交流求升;有入有出,活学活用。在微观上、读书要先观大略,前后交错;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要体察微言大意,言外之意;变换角度,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整体主义哲学和课程整合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实践经验后提出的,具有深化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回应世界教育变革的多重价值。在实践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需要在传统分科教学的基础上实现一些转变,包括:在理念上,要从分科主导走向有机整合;在目标上,要从知识学习走向育人为本;在实施取向上,要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创生;在组织方式上,要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学子的学习要从学习知识向创新知识过渡。语文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规律表现为:贵在“质疑”;妙在领悟;重在“实践”。语文的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主要是:从学习主体上看,要强调自学;从学习形式上看,要提倡讨论;从学习途径上看,要主动研究。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向: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由呆板的机械性的教学转向互动的交往式教学。这些,都给我们的传统教学带来了冲击。“互动探究性学习”正是实现这三大转向,冲击传统教学的最好方式。如何将“互动探究性学习”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谢淑真 《福建教育》2007,(11):20-21
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中,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是一个突出特点。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比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带着问题搜集资料,带着问题共同讨论,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在过程与方法上,从提出问题、搜集资料、独立思考到共同讨论,一直到最后的学习成果的展示,都有一条探究的红线贯穿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既有兴趣、情感的激发,又有学习方法的渗透;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逐步培养探究的恒久兴趣。  相似文献   

8.
郁建石 《学科教育》2002,(10):27-28,32
本文分析了中学物理教学实行开放教育的必要性,并着重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学物理教育开放的思路:(1)在学习环境上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2)在教育时空上提出要不断拓宽教学的视野,强调物理思路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终身受益;(3)在教学模式上要努力探寻高效实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深化“自主学习”教改实验,要淡化形式主义的模式,使语文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学习。要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设计教学。如多实践、多积累的母语学习规律;遵循“感知→感悟、理解→感想、感情”的阅读过程。正确处理“感悟”与“理解”的关系等;要从着眼于“教”到着眼于“学”,既放手让学生“自主”,又随机点拨,关注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该发挥学生的个性,改变以往从学习目标设定到作业评价全过程整齐划一的作法。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刺激,让他自己去感受;给学生一点灯光,让他自己向前走。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逐步引导学生按自己的个性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