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垂直与平行"时,教材中出现了这样一道习题. 摆一摆. (1)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两根小棒互相平行吗? (2)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看一看,这两根小棒有什么关系? 我讲解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如果这三根小棒的位置是这样的时候,叫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一、缘起课堂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时,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教学片段。老师让学生用一根绿色小棒和两根红色小棒进行以下数学活动:先摆一根绿色小棒,再摆两根红色小棒,并且使两根红色小棒都与绿色小棒垂直,最后看一看这两根红色小棒有什么关系。(原题是在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5页)  相似文献   

3.
一、缘起课堂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时,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教学片段.老师让学生用一根绿色小棒和两根红色小棒进行以下数学活动:先摆一根绿色小棒,再摆两根红色小棒,并且使两根红色小棒都与绿色小棒垂直,最后看一看这两根红色小棒有什么关系.(原题是在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5页)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5的组成(教材第20页) 操作探究设计 摆一摆:拿出5根小棒,把5根小棒摆成两堆,有几种摆法? 说一说:看着自己摆成的两堆小棒,说一说5是由哪两个数组成的。 教师把学生不同的摆法及相应的5的组成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略)  相似文献   

5.
王纬 《湖北教育》2000,(8):74-75
摆一摆:拿出5根小棒,把5根小棒摆成两堆。有几种摆法?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小学六年制数学课本第三册第78~81页。教学要求: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1.用3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9根小棒可以摆成几个这样的三角形? 指名读题后,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根据题目要求摆出来吗?(指名板算,要求列式并用竖式计算出来。其他同学用学具操作摆图。教师巡视,请一同学到幻灯机的投影仪上摆。)学生摆后,教师提问。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先拿出3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再拿出3根小棒,又摆成一个三角形;还有3根小棒,又可以再摆1个三角形。订正板演。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有3根小棒就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9根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结论的得出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结语,也是大家形成的共识,而且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免不了要安排学生对数学结论探索的环节。但是,这个环节是否真正具有探索的价值,就值得探讨了。请看“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堂课安排的探索过程:   首先,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三根小木棒,要学生摆一摆,看能否摆成三角形。学生摆完后回答,有些能够摆成三角形,有些不能摆成三角形。教师再要学生量出能够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从而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这就是本堂课…  相似文献   

8.
【案例点击】在课前,我布置每人准备2cm、3cm、4cm、5cm、6cm长的小棒,任意选三根小棒,动手摆一摆,能不能摆成三角形,并记录下来。上课时,学生已经发现了:当两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时候,能摆成三角形。但在此时生a却提出:"三根长2cm、3cm和5cm的小棒也能摆成三角形。"问题一提出后,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出现了如下的教学片断:生1:通过刚才的探索,我  相似文献   

9.
<正>“安妮,你过来一下,我们一起来研究一道数学问题。”爸爸拉着安妮的小手说。“什么题目?”“367根小棒,按下图的方式,每4根摆成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多少个正方形?”“这还不简单!拿367根小棒摆一摆,不就得了。”安妮带着几分不屑说。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大胆探索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遭遇学生的质疑,当你的课堂中遭遇学生质疑时,你会如何处理呢?我们先看以下的几个教学情境:故事一:我能摆成三角形!我在执教"三角形边的关系"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了2cm、3cm、4cm、5cm、6cm长的小棒,任意选三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摆成三角形。通过汇报交流,大家已经认可:当两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时候,就能摆成三角形。这时一个学生却提出自己的三根分别长2cm、3cm和5cm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在同学们用小棒拼摆中仍然没有解决问题,我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第二册五、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执笔孙东方(一)发现1 知识点(第48页例1)先用小棒摆一摆 ,再说算法。34 2=34 20=304□□□教法设计(1)学生在左边摆34根小棒 ,右边摆2根小棒。教师提问 :①小朋友 ,怎样移动小棒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②不依靠小棒 ,怎样计算34 2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2)依照上述方法 ,教学34 20。2 知识点(第57页例3)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 ,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教学设计(1)教师引导 ,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读题后 ,教师提问 :已…  相似文献   

12.
摆三角形     
<正>“我们一起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吧!”妙老师一边说一边分发小棒。“这还不简单吗?”小丽小声嘀咕着。不一会儿,她就轻松地摆出了三角形(如图1)。“不管怎么摆,我用这三根小棒都不能摆出三角形。”小芳指着自己摆的图形(如图2),满脸无奈地说。小美也慌了,急得快要哭出来,摇着头说:“我只能摆出这样的图形(如图3)。”  相似文献   

13.
师:大家拿出10根小棒,摆成两行,有几种摆法?试画在卡片上。学生动手摆、画后,选择典型图示贴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的意义。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知识,会用坚式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掌握通过操作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观察、归纳能力。教学重点:余数的意义、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过程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一、建立余数的概念学生拿出20根小棒,按要求操作并思考:(1)用5根小棒摆一只小企鹅“”,20根小棒能摆几只小企鹅?怎样列式?(2)用6根小棒摆一条小金鱼“’,20根小棒能摆几条小金鱼?小棒用完了吗?剩几根?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0÷5=4,(2)20÷6=3……2。接着,教师就第…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十三单元第106~107页。 教学片断:片断一(1)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根)  相似文献   

16.
在操作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三例」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让学生每人准备13根小棒,按教师的要求自己摆摆看。能摆成几个五角星?还剩几根小棒?能摆成几个四边形?还剩几根小棒?这样,通过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再加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做出判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相似文献   

17.
一、实际操作(摆摆、看看、想想、算算) 1.用四根小棒(二长二短)摆一个长方形: ①观察这个长方形是怎样摆成的。②把摆成长方形的四根小棒展开成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③观察这线段是由哪几条线段组成。如果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哪些条件。④先量小棒的长,再求出周长(注意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求周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师出示主题图,图略)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师:怎么列式?生:34+16。师:很好。34+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独立思考,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列竖式计算。(生独立思考后,师指名汇报)(1)摆小棒。师:先摆多少?再摆多少?34根和16根合起来是多少?生:50根。师:最下面的这一捆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9.
开心乐园     
巧摆三角形东春下面是用12根小棒摆成的正六边形,里面还有 6个正三角形。请你移动其中4根,摆成3个正三角形,其中2个三角形全等。你会摆吗?  相似文献   

20.
两人各执一根“重锤”线,重锤下垂,这两根“重锤”线平行么?(图1)自然是平行的,因为它们都和地面垂直嘛!可是,仔细想一想,重锤为什么会下垂?这是因为重锤受到地心吸力的缘故.既然如此,若把这两根重锤线延长,它们必相交于地心(图2).这就是说,这两根重锤线所在的直线并不平行,而是相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