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斋 《宁夏教育》2002,(10):61-61
1.空间 家庭教育环境应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方面。良好的软件环境,首先应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每个家庭成员都应牢固树立起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其次是高尚的家庭道德水平;第三是民主平等的气氛。家庭成员彼此默契、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相似文献   

2.
家庭气氛是家庭教育中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对于每个家庭成员都起着无形的作用,特别是对身心都处于迅速发展的孩子来说更具影响力。家庭气氛主要是由家长人为地进行调节的,因此,家长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营造民主和谐、求知进取、情感沟通等良好的家庭气氛,发挥家庭气氛的隐形教育作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在这三者之间,又处于启蒙教育、先行教育和中心教育的重要位置。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应当具备这样的基本条件:父母的表率作用、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父母的文化修养、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在家庭气氛的影响下幼儿会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点。同时,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今天,关注幼儿问题意识就是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做准备,关注幼儿问题意识就是关注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力、怀疑力甚至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问题意识将在社会的发展中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和光芒。既然家庭气氛与幼儿问题意识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类型的家庭气氛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尤以民主和谐型的家庭气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问题意识的产生和引导最有利。  相似文献   

5.
儿童心理异常大多有着"病源性父母"或"病源性家庭",这些父母或者本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差,或者是教养方式不当,这些家庭的家庭成员大多数关系紧张,家庭气氛异常。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否正常,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王立英 《山东教育》2002,(28):24-25
互补性竞争意识是全球化浪潮中的国际主流式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互补性竞争意识,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自信心、合作精神、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互相学习、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心理素质。现实生活中,孩子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心中的希望,特别在爷爷、奶奶的眼里更是“小皇帝”,因而时常表现出事事以自己为中心,排他性强,缺乏自信心与合作精神。这与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在学校教育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互补性竞争意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要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紧密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在这方面显得更重要,而家庭教育,从某种意识上说,就是家庭环境的教育。一、认识家庭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家庭环境,由家庭意识、家庭行为、家庭物质三方面组成。家庭意识,它反映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心理,从而形成家庭的是非标准,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家庭意识包括家庭的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过程中,家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营造充满爱与信任的家庭环境,让儿童在家庭中学会理解父母,懂得感恩;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及积极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积极解决家庭矛盾,这些因素对培养孩子良好社会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父亲59岁生日刚过,退休已进入倒计时,父母的养老问题便被提前列入家庭议事日程。我家是民主家庭,凡是有关家庭成员的"人生大事",都要开个"家庭议事会"。周日晚的家庭议事会,气氛十分热烈。参会人员有父母、我和妻子(女儿在外地上大学);会议主题:关于养老。扩展议题:居家养老,住养老院养老,或另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刚一提到养老,妻子的眼圈儿就红了,她一下子也想到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违法犯罪固然有社会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但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不容忽视的原因。家庭不良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残缺、家庭关系恶化、家庭气氛恶劣、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家庭管教方式不当、家庭监护不力、家庭成员网络认识和行为偏差等。从家庭角度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加强亲子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着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主意识淡薄,民主制度、机制的缺乏,以及民主作风尚待养成。要提高农村基层社会实现现代民主的基础和条件,就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现代民主制度和机制,重视培养农村基层干部。  相似文献   

1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培养适应民主社会的公民,一直是现代学校教育关心的焦点问题。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为培养儿童的民主意识提供一个民主的生活环境。但学校民主生活在民主制度和民主权利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学校民主生活的质量,进而妨碍儿童公民意识的形成。这表明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着对民主制度或民主生活的曲解。学校民主生活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学会过民主的生活,进而形成民主的意识,为将来成为合格的民主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孩子个性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家庭的道德气氛、心理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对家庭内部微型环境的分析,家庭可分成以下几类: 一、具有良好道德气氛的家庭。这对孩子道德面貌的形成起良好作用。二、表面上平安无事的家庭。这类家庭成员对公民义务、端正行为、诚实、积极劳动的认识是有限的。长辈一心发财致富,用物质刺激孩子取得学习好成绩,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充分的有益的交流,这一切会养成孩子自私、寄生心理。孩子长大,需求越来越大,当家长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时,便会发生冲突。三、不正常的家庭。父母之间关系不和。由于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正确对待和利用好班干部竞选,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道德意识、规则意识和参与意识。班干部竞选活动是学生在班级这个"社会细胞"中参与的一次民主预演,能为个体日后参与社会民主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价值观念。一个民主社会需要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而青少年正处于民主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民主意识呢?当代教育必须作出自己的回应。而思想政治学科更是有义务、有责任主动担当。本文主要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为载体,着重从教材涉及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形式解读、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优势以及思想政治课培养高中生民主意识的对策三个方面来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调查表明,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滥用权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是“两面人”:一面是滥用权力的受害者,一面是滥用权力的害人者。这导致了社会中很多不和谐事件的发生。虽然这是由于部分公职人员权力滥用的示范与传递效应,但更多的是由于人们与部分公职人员一样,缺少民主意识所导致。民主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最根本方式。因此,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提高人们的民主意识,培养人们的民主精神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以监督自身和他人权力的运行。教育无疑在公民民主素养的培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提高学生的民主素养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通过讨论协商的办法实施道德教育;实行班级自治,在班干部选举中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与参与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在职业学校学生中间加强民主意识的培养是必须的,也是不容忽视的事情。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法治的建设要从小抓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强调的工作重点。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找出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民主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我国网络民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民主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对大学生网络民主意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民主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网络民主平台等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民主意识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民主素养、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与决策民主化,而且有利于释放社会政治风险,推动我国现实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中时期,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辨别事物的能力,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也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对学生、对社会有着极大作用。历史是一门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课程,极具人文素养,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方面有着自身的学科优势,也是培养民主意识的有利平台。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与引导是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导致当前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与引导工作比较落后。面对90后的新新人类,面对他们更加开放的思想,更加活跃的思维和更加积极的参与精神,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去做,大学生民主意识如何培养,又如何正确引导,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