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聂慧 《快乐阅读》2013,(11):123-123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与同伴的交往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要素。因此,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人际交往是促进其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这一时期身心发展快,可塑性很大,接受能力强,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人际交往能否成功,往往会对人的个性及其认识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众所周知,人际交往在孩子们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关键期”--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紧张与疏离,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发展和品质的形成。如何让孩子走出孤独,学会交往,是我们每位品德教师值得关注的课题。根据小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水平。那么,如何在品德课中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笔者在多年的品德教学实践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现在,家长普遍不太重视孩子与人交往,更有甚者,不主张甚至害怕孩子与人交往。他们总认为,社会复杂,孩子易被人欺负,上当受骗。因此,孩子放学回家,总是把他们关在家里做作业,生怕孩子出去玩会出事。这些家长,心情可以理解,用心固然也很好,但这种消极防范,并不科学。从表面上看,孩子是“安全”了,但实际上,不但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孩子“安全”,相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却危害很大。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城市,家家几乎是单门独户,孩子与人的交往本来就很少,如此这般,交往范围则更小,机会更少,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孩子与人交往,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家长非但不要害怕,相反更要予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走向人自身的身心内外和谐发展境界。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是生命与生命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是对人的整体生命和人身心发生全方位、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着眼  相似文献   

4.
亲子交往是指孩子与其主要抚养人之间的交往。父母是通过与孩子的交往履行教育之职的。而父亲,作为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亲子交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父亲的重要作用发挥得并不令人满意。人们发现,婴幼儿如果只由女性抚养和教育,他们的个性、智力等身心发展可能会出现偏差。日本心理学家的有关研究表明,幼儿身心发  相似文献   

5.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重视社会交往,学会文明交往,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自尊自重,不卑不亢,善  相似文献   

6.
儿童发展的理论向人们揭示出:儿童发展依赖于成人,又独立于成年人,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然过程。进入学龄期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完成作业、看书学习及自主地与同龄伙伴交往的能力,但孩子这种独立性的发展却常常受到家长的阻碍,致使其对成年人依赖的成分依然很大。这一方面由于家长对孩子本质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处理孩子与成年人的关系上过低地估计了孩子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的异性交往,大部分属于身心发展的正常需求,自然、必要,并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但异性交往毕竟有别于同性交往,所以老师和家长应正确看待,正确引导。一、异性交往是身心发展的需要如今的孩子,生理发育提前,  相似文献   

8.
玩,是小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在玩的过程中与人和物体发生关系,产生情感,增长体力和认识能力,获得与人交往和对人、对物的经验,从而使身心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闫俊: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博士,综合一科主任。身心发展不平衡使异性交往问题突出: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和孩子更关注异性交往的问题。您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为孩子提供更多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项内容的混龄游戏活动,为孩子独立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锻炼提供条件,使孩子活动的动机更加强烈,参与性和自主性得到加强。在每一天的混龄运动中,孩子和老师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身心因锻炼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幼儿时期是人际关系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障碍。在幼儿园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2.
面对孩子之间的争吵,多数父母常采用以下几种做法:制止争吵;评判对错;阻止自家孩子的行为;靠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来平息“内战”……孰不知,这些方法一次次剥夺了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社会性的发展。孩子之间的争吵是儿童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儿童交往的一种方式,孩子正是在争吵中逐渐地学会与人交往的。父母要允许孩子争吵,让孩子在冲突中获得必要的经验,或学会保护自己,或学会收敛自己。如果父母干涉太多,就会影响孩子这个学习过程,使弱者不能学会保护自己,使强者变得肆无忌惮。。C理学家皮亚杰主张…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2002,(5):39-39
同伴交往是父母不能替代的◆由于智力水平、成熟的差异以及抚育的职责与要求,父母与孩子的交往更多地表现出不平等的特点;二者之间常常是指导与被指导、照顾与被照顾、要求与被要求的不平等关系。 .由于年龄、智力、身心发展水平相近,孩子与同伴有相同或相近的兴趣,在交往时更容易.乏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4.
游戏是孩子真正的工作,只要留意观察孩子的游戏,就会为他们整个身心都沉浸于其中而感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是这样理解儿童游戏的。合作是孩子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成人合作与交往的技能技巧可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而幼儿是在与周围人互相接触的语言、行为模仿中不断学习交往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与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既有激烈的竞争,又需要越来越广泛的合作。这就要求孩子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并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与活动的能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在与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然而,由于现在我国城市的幼儿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单一,多为三口之家,又多居住在独门独户的封闭环境里,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家长正确认识幼儿的交往并有意识地通过为孩子创设交往的环境,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让孩子学会交往,乐于交往,善于交往。一、满足孩子交往的需要了解孩子交往的需要和孩子交往的特点,是有…  相似文献   

16.
人总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走过自己的生命历程的,交往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之一。借助交往,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从而相互了解、相互影响。人生来没有带“镜子”,他往往是通过与别人的交往来了解自己,逐步学会恰当地评价自己,调控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正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年轻一代的身心获得发展,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课堂情境中,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他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递各种信息;学…  相似文献   

17.
与同龄伙伴及异龄伙伴的交往能够更好地完善与促进个体发展,对每个个体而言,在与各种年龄段的伙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的益处因人而异。对于在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而言,混龄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其合作意识及交往意识,令其保持身心愉悦的状态,并且能够在一个更加活跃、有趣的氛围下学习。近年来,幼儿的混龄教育已经走入幼儿园,本文就幼儿户外混龄活动中的材料投放进行要点分析。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能促进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好时期,而语言是交往能力发展的基础,是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大多数孩子从小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这个现象的普遍存在,不容忽视。因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幼儿社会能力的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各种途径中,角色游戏可以为孩子提供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闫俊: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博士,综合一科主任。 身心发展不平衡使异性交往问题突出 少年儿童研究: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和孩子更关注异性交往的问题。您觉得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20.
徐勤玲 《家长》2009,(10):28-29
交往作为一项必要的社会技能,在孩子的成长中有重要作用。一个善于交往的孩子,容易被群体所接纳和认同,因而拥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相反,一个不擅人际交往的孩子,往往受到群体的拒绝和排斥而陷入孤独挫败的境地,从而阻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