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二年级同学所说的“整除”,是指在口诀表内的除法中,用商乘以除数所得的积正好和被除数相等,这样,被除数减去这个积正好得0,也就是没有余数。【例1】“有余”是指在口诀表内的除法中,用商乘以除数所得的积,比被除数小(如果把商增大1,商乘以除数所得的积就会比被除数大),这样,被除数减去这个积就不得0,也就是有了余数。  相似文献   

2.
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可以采取下面的三个教学步骤 :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出示复习题 :(1)120÷30的商是多少?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 ,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2)引导猜测 ,提出问题。学生完成上述练习后 ,教师将除法算式不变规律 ,而改写为分数后 ,分数是否也有不变的性质呢?你的猜测是什么?实验验证猜测。学生观察上面的分数后 ,容易提出“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的猜测 ,教师要求用折纸的办法验证这个结论。学生用3张大小相同运用…  相似文献   

3.
<正>同学们在学习除法时,知道余数一定小于除数及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大家运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不少除法中的数学问题。例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被除数是除数的18倍,商和除数的和是20,那么被除数是多少?思路点拨:根据条件“被除数是除数的18倍”可以想到,18就是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商。再根据“商和除数的和是20”,可以求出除数是20-18=2,最后根据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就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所谓举例法,就是题目—般不能直接解答或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时,通过举例来解答题目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解题时,常常用到“举例法”。下面列举几例,供大家参考。一、填空题例1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用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积,它们的差是()。根据“被除数=除数×商”,知道“除数与商的积”实际上就是“被除数”。因此,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被除数=0。但是,有部分学生就是不明白,所以我就引导这些学生用“举例法”解。例如:12÷2=6,12-2×6=12-12=0。请试着用举例法解下面这道填空题: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去减数与差的和,它们的差…  相似文献   

5.
所谓“举例法”,就是题目一般不能直接解答或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时,通过举例来解答题目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解题时,常常用到“举例法”。下面列举几例,供大家参考。一、填空题例1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用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积,它们的差是()。根据“被除数=除数×商”,知道“除数与商的积”实际上就是“被除数”。因此,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被除数=0。()里应该填“0”。但是,有部分同学,就是不能转过弯。所以,我就引导这些学生用“举例法”解。例如,12÷2=6,12-2×6=12-12=0。请试着用举例法解下面这道填空题: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  相似文献   

6.
1995年第9期《教师之友》上刊载了刘锦爱老师《为什么会出现三个余数》一文,文中所提问题可以用商不变性质来解释。我们知道,对于没有余数的整数除法,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是不变的;但是对于有余数的整数除法,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而余数会随着扩大或缩小  相似文献   

7.
[题目]小春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12写成了72,得到的商是6。请问: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多少? [一般解法]已知小春的错误计算过程是□÷72=6,根据这一条件可以求出题中的被除数是6×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0页。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商不变性质。(学生口述)2.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数。(1)1640÷80=164÷()=()÷0.8(2)12÷0.4=()÷4=()学生正确填写后,师生共同讨论:第(2)题中最后所得的商“30”是谁的商?生1:既是120除以4的商,也是12除以0.4的商。师:12÷0.4的商是怎样求出的?生2:是根据商不变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求出的。师生共同小结:在一道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小数,我们可以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求商。[意图: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作辅助探究,在让学生重温“商不变性质”…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一些“规定” ,都是数学研究的一种需要 ,都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一 )我们知道 ,除法是这样定义的 :已知两个数a、b ,求一个数q ,使q与b的积等于a ,这种运算叫做除法 ,记作a÷b =q。在除法算式中 ,为什么要规定除数b不能是 0呢 ?这是因为 ,如果b =0 ,那么①当a≠ 0时 ,由于任何数乘以 0都不可能等于非零数a ,所以a÷ 0的商是不存在的。②当a =0时 ,由于任何数乘以 0都等于 0 ,所以 ,a÷ 0的商是不确定的。在加法、减法与乘法中 ,和、差与积都要求是存在并且唯一的 ,在除法中也要排除商不存在或不唯一…  相似文献   

10.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是以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题的形式安排的,教学过程如下。复习:80÷2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5 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 例1:把4张相同的纸条分别平分成2份、4份、6份和 8份,并按照下图涂色。如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 请你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  相似文献   

11.
除法的验算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首先讲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依据,所以只是通过72÷4=18和18×4=72两个算式的比较,得出“商乘以除数的结果等于被除数”,从而说明,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一般说来,如果商和除数相乘的积等于被除数,那么除法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教材直接应用这个知识,通过例6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再通过例7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练习作为主线,使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聪明的小朋友,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把12根小木棒平均分成几堆,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这道题看似简单,但要把所有的分法都写出来,也不是很容易。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道题的特点,这是一道需要用除法知识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道题:12 是除法中的被除数,除得的结果必须是整数,不能有余数,求除数和商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上课的铃声,我来到三年级的一个班听课,执教的是一位青年教师。他上的是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课,讲的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上课这位教师就在黑板上板书了一道例题,86÷2,接着按照书上的讲法开始给学生讲:“先用2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8,商是4,是4个10,写在十位上;再用2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6,  相似文献   

14.
对于有余数的除法的商正确与否的判断,往往存在两种偏向,一种偏向是强调“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似乎只要余数比除数小了,商就正确了;另一种偏向是只强调“被除数=除数×商 余数”,似乎只要相等了,商就正确了。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欠全面。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多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商的定位、试商方法等都基本相同,它是多位数除法的重点。试商是一个难点。试商的方法是关键。试商方法甚多,我们作了一些对比试验,从实践中证明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例如: “除数四舍五入(为整十数)被除数截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学生容易接受,但初商有时过大,有时过小,调整商的次数过多。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上,大象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除法算式,除数是6,小黄狗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所得的商是4。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几? 小山羊看了题目后,小声地说:“小黄狗把数字看颠  相似文献   

17.
问题:5397除以一个质数,所得的余数是15,这个质数是多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题)这是一道分解质因数的推理题。特点是已知被除数、余数且除数是质数,要求这个质数是多少。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质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及求法。关系:①(被除数-余数)=商×除数。即:被除数减余数的差能被除数整除。②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即:除数必须比余数大。意义:①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②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分解质因数。解题方法:运用关系和意义计算质数。解题:5397-15…  相似文献   

18.
《良师》2002,(7)
梁老师:在除法中,我只知道0不能做除数,那么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呢?王妍同学:在加减乘法运算中,所得的和、差、积都是唯一的结果,这个运算才有意义。在除法运算中,我们也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①90加上5的和是多少?②478减去78的差是多少?③400乘以5的积是多少?④360除以4的商是多少?板书:求和用加法,求差用减法,求积用乘法,求商用除法。(复习简单的文字题,为新授较复杂的文字题作准备。)二、新授1.出示自编题;“360除以4的商,加上5,和是多少?”老师:这一题最后求什么?  相似文献   

20.
我们刚刚学习了除法的估算,知道除法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求被除数和除数的近似数,再计算出结果。但是,我在练习中发现:有些除法算式,根据它们自身的特点进行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