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中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阐述是党的社会公平观的精辟概括。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凸显的执政理念和执政目标;权利平等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分配不公、机会不公和规则不公的背后都可以找到权利不平等的渊源;确立、巩固和实现每个入的权利平等需要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尤其是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公民意识教育,不断增强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
公平与公正、平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混淆。公平是效率合法、持久的基础,是实现效率的根本方式。公平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之分,分配公平的实现必须以前三种公平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公平与效率的产权基础--起点公平与结果公平的产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规则公平、机会平等、效率优先是一种权利对等意义上的起点公平的公平效率观,它的产权基础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排他性所有权的制度安排。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是一种权利对等意义的结果公平的公平效率观,它的产权基础也是排他性的所有权。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资料占有意义上的公平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意义上的公平是权利平等意义上的公平效率观,它的产权基础是所有权缺乏排他性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是权利对等意义上的起点公平和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结果公平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劳尔·卡斯特罗的社会公平思想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公正与平等,平等是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平等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是不平等,是剥削,要消除平均主义;公平与效率不可偏废,提高效率的目的是增进公平,应以效率确保公平.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主要内涵包括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不平等"的矫正);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性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和扩大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保障人的发展的起点公平、消除知识鸿沟以迎接知识社会的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核心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毛泽东为劳动人民争取了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邓小平通过恢复高考制度重建了社会公平与正义。江泽民积极发展全民教育,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胡锦涛主张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社会矛盾和冲突源于社会不公。如何化解由社会不公所引起的矛盾和冲突,成为我国政府和学者高度重视的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8.
建构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制度必须理清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为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选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人为本是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要求在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上更加重视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在效率与公平上在现阶段应更加注重公平原则,在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上坚持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性任务。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高真正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身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这个观念就是要按平等的方向补偿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遵循这一原则,较大的资源可能要花费在智力较差而非较高的人们身上,至少在某一阶段是这样的。——(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相似文献   

10.
公平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共同幸福,最终标准和方式是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是不同公平标准和方式的和谐统一。公平的不同目标追求、理论基础、评价标准和实践方式形成不同结果。道德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是人格平等,趋向是理想多于现实。经济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是能力平等,结果是现实多于理想。政治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但其永恒主题不仅是平衡稳定与发展、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形成它们相互促进、持续不断提高水平的公平的关系状态,而且总是在道德理想与经济现实的矛盾中博弈和寻找平衡。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互为基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育公平对促进社会公平有重要意义,社会公平对促进教育公平有重要意义。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是扶贫帮困、慈善仁爱的理论基础,追求互利和双赢是在能力和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论基础。整个社会道德追求的主流对教育公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具有两面性,并未涉及导致分数差距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在政治、道德平等和经济不平等情况下,以不平等的方式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才是公平的。追求公平既有对能力、经济等有优势的人的权利、利益缺位的关注,也有对能力、经济等处境不利人群的权利、利益缺位的关注,但通常情况其核心是对后者的关注。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协调道德、经济和政治公平的标准和方式。以人格平等的道德标准和方式,实现教育平等。以能力平等的经济标准和方式,提高教育效率。以平衡道德公平与经济公平关系的政治标准和提供机会、过程公平的方式,形成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通过整合道德、经济和政治的公平标准和方式,形成持续不断提高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水平的高水平的教育公平。公平与正义、公正从社会发展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最高目标看,具有完全相同的本质,追求和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追求和实现教育正义、公正。  相似文献   

11.
透过近来社会热议的遗产税征收问题的争论,我们可以看到,当下之中国,一方面,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另一方面,财富开始代际传承并趋于固化。当先富之人的财富已经积聚起来并不断膨胀之际,当社会财富已趋固化但尚未完全固化之时,当贫富悬殊危及社会和谐之际,此时开征遗产税可谓是一个佳机。征收遗产税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激发社会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无疑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遗产税具有调解社会分配不公、抑制社会浪费、平衡纳税人心理、引导公益捐赠等功能。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遗产税。我国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收入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开征遗产税来缓解社会不公。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经济条件和法律环境具备,需在征管配套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遗嘱自由作为私法领域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原本无可厚非,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价值观、伦理观激烈冲撞,在尚未形成稳定的体系之前各种社会矛盾大量涌现.为此,该种理所当然的"自由"必须受到适当的限制.本文从遗嘱自由限制的历史起源,各国立法状况及对我国现行继承法缺陷的分析入手,阐述了遗嘱继承中引入特留份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的承嗣经历了由“多元承嗣→单一的父系血缘承嗣→父母双向承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度的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土家族称谓的变化则与婚制习俗、开放和化素质的提高相关联。因此,可通过制度创新、法制建设和素质提高来推动和促进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征收遗产税是在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后,为缩小贫富差距、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而采用的一种经济杠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我国现阶段应当积极着手准备开征遗产税。为使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关系达到均衡和谐,既保护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又追求社会公正和谐,在开征遗产税时必须正确认识开征遗产税的目的和意义,准确把握开征时机,合理确定征收税率和起征点,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密切关注其效果与影响,从而为财富积累、公平分配和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正体现在司法公正、政策公正、制度公正、道德公正等各个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必须通过更新观念、坚持公平、发展民主、加强法制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继承法》对于被继承人身前财产如何分配规定了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等制度,但却没有规定继承契约制度.于是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被继承人虽然可以通过遗赠扶养协议等现行制度实现自己身前财产死后的分配,但是却不能完全实现被继承人真实的身前愿望,这与继承法所追求的遗嘱自由的立法目的相违背,导致现行的相关制度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拟从继承法修改的角度探讨我国制定和引进继承契约制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税收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如何开征一个新的税种,制定一套良好的税制,是每一个政府最重要的课题。中国未来贫富悬殊的现象加大,遗产税的开征、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现象,将显得尤为重要。研究遗产税的起源和发展,深入分析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遗产税立法的基本构想,主要是对税制模式的选择、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法理内容作进一步的探究,并就开征遗产税配套措施的完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开征遗产税的意义及开征遗产税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我国开征遗产税必须实行统一税务代码制度、必须落实储蓄存款实名制度和建立个人财产评估制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效率与公平是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两大原则,个人所得税制度已具备从“效率优先”向“公平优先”转变的条件.本文围绕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个人所得税模式的选择、免征额的调整和征收对象的选择来完善促进社会公平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