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而不同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找不到两朵完全相同的花,找不到两颗完全相同的星星,更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无数不同的树叶长满树枝,才有一片片森林;众多不同的花  相似文献   

2.
同心蛤     
南太平洋有一种十分奇特的贝类生物,属同心蛤科。这种生物的贝壳,和画出来的一颗心,完全一样。和其他蛤类不同的是,它的贝壳,自当中分开成两片,恰如一颗心中间有一道裂痕。而这道裂痕,因为两片贝壳自小一起长大,其中的凹凸,是完全吻合的。世上也只有原来的两片同心蛤贝壳,才能完全吻合,一点缝不剩地合在一起。将同心蛤的两片贝壳分开来,就成为两个半心形。这种贝壳,最适宜将之分开,一半送给情人,一半留给自己,就等于是  相似文献   

3.
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二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花,飞入梅花都不见.这是两首古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妙处:两首诗都将一至十这10个数字依次嵌入诗中,而且明白如话,诗意盎然,境界幽雅.这在古诗中是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4.
桥是这样一种东西:在人们前进途中遇到河流或沟壑的阻隔时,它横跨其上让人们通过,使障碍变成了坦途;它连接着两块不同的土地,让原本遥遥相望的两处变成一个整体;它还是一个长长的通道,穿越它.你就走向了另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课本选编了欧.亨利和毛姆的两个短篇小说,对之进行比较研究也是一种深化的阅读。《最后一片叶子》与《患难之交》两篇文章中不同的人性主题相互交应,相似的叙述结构与不同的叙述模式显现出文艺审美倾向的差异。一俗一雅两篇小说间的平行研究揭示出英美文学发展的特点和叙事视角运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戊戌变法维新派内部,存在有激进型和稳健型两种类型的人物。两种类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维新理论依据上的不同;二是维新的方式不同;三是对维新时眼看法的不同。我们不能因为戊戌变法运动是一次温和的改良运动而否认维新派中两种类型人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个性·成长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为有了不同的个性的人,生活才变得充实而多彩;因为有了不同的个性,我们的世界才变得丰富而美丽。姹紫嫣红是春天的个性,热浪逼人是夏天的个性,硕果飘香是秋天的个  相似文献   

8.
在相同的阳光土壤中,一树叶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不同形色和走向的叶子,抖开一树葱茏.大自然这样无语地说.一个国外教育访问团被中国的一所乡镇小学所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9.
<正>一、特色班级是个伪命题?有人这样认为: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校园里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班级。即便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按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课程,连任课教师都是相同的人,两个班级也会表现出在各个方面的不同。这一点教师感受最深,用相同的方法教授同一内容,在这个班的感觉一定和在另一个班不同。特色是班级客观存在的,也是自然形成的,所以建设特色班级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0.
邂逅秋天     
走过校园的树林时,肩膀上突然掉落了一片金黄的树叶。我开始抬头看天空,用我明亮的眼睛。纯净的天空划过一丝叫思念的痕迹,耳边猛地回响起孙燕姿的歌声。我开始坐下来回忆,回忆些许美丽的往事……我们是分布在这座城市不同角落的两颗星星,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做着属于自己的梦。我们是世界上不同性格的两种人,一个安静沉默,一个活泼开朗。  相似文献   

11.
“嵌数”是一种特殊的诗体,从古至今,它受到诗人与读者的喜爱。其特点是把“一”至“十”、至“百”、“千”、“万”的数字巧妙地镶嵌入每句诗中。如清人郑板桥的打油诗《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  相似文献   

12.
一、《光的波动性》、《光的粒子性》部分 (一)选择题: 1、由两个不同光源发出的两束白光,在空间某处相遇不会产生干涉的原因是: (1)白光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组成; (2)两束光的光强不一样; (3)不同波长的光传播速度不同; (4)两个光源是独立的不相干光源; (5)从两个光源发出的光频率不会恰好相等.() 2、如图1把一块锌板跟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连接起来,当锌板受X射线照射后 (l)电子由锌板逸出, (2)箔片将张开; (3)锌片从周围空气中吸收正离子; (4)金箔片带负电.() 叔一金属表面用绿光照射刁‘能发出电子,则用下列哪种光照射不会发出电子? (1)…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认识两个基本类似的事物的时候,一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将两个事物分别学习,即各自孤立地进行多次重复,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逐步达到区别和认识这两个事物的目的;另一种是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在分析和比较中达到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结构二、学习指导(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叫负电荷.(2)同种电荷互十1]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1)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验电器.它是利用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道理来检查物体是否带电的.2.摩擦起电(卫)条件——分别用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互相摩擦.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本领弱的物体的一些电子容易转移到另一个物…  相似文献   

15.
马江白话是一种乡下的粤语,属于粤语勾漏片。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的基本不送气;精清两母以读[t th]为主。同音字汇收字约3500个。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材分析我今天讲的《花钟》这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共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花钟》这课是一片精读课文,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时间开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  相似文献   

17.
类比迁移是一种重要的迁移现象.在数学中,两个不同知识系统或两个不同问题之间的共同要素以及学习者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是影响类比迁移的两个主要因素;两个可类比的系统存在直接和间接两种关系,具有直接关系的两个系统存在着意义完全明确的类比关系,因此可直接进行类比推理,具有间接关系的两个系统,则需要对类比系统进行变换或重整化处理,建构一个中介系统;在类比迁移过程中,两个系统的共同要素是诱因,而过程性知识则起着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没有人愿意被别人瞧不起,但每个人都有一种看轻他人的心理和本能。在我们的班级中有着性格、个性不同的几十个学生。他们都是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绿叶,个个形似,而个个又与众不同。在这个群体中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种"羡优""弃差"的氛围。一些学生会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好而赢得同学的好感;一些同学会因为自己长得帅气或亮丽而赢得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我国校园文化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上半期,二是进入21世纪之后至今.两个阶段的校园文学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文学精神看,前者对待生活,对待社会一片虔诚,而后者则是调玩生活;从集体意识看,前者是趋于传统,后者却是崇尚个性和崇尚反叛,但是两者有着同一条血脉,即都具有参与社会改革的热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相似文献   

20.
"80后"是类似于暴发户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说的是"80后"的突然来袭和势如破竹.这两者结合起来,所引发的轰动可想而知.如同"撞腰"一样,有两种不同的结果,要么你腰折了,跟着一大片人众乐乐瘫倒,自此誓做"80后"的忠实信徒;要么你只趔趄一下,但最终还是直起身以平常眼光审度.我大概属于后者,是还算清醒的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