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致化"为目标,构建艺术特色学校课程体系。艺术点亮人生,我们不仅向学校1/3的艺术班学生开设表演、戏文、美术等艺术专业课程,而且通过拓展课、研究课向2/3的非艺术班学生进行普适性的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构建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该课程体系分为集中教学课程和非集中教学课程两大部分,其中非集中教学课程由"职业素质课程"、"职业能力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拓展课程"组成。在构建中,应以能力为本位,坚持岗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一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平台+模块"立体化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平台课和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能力拓展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基本素质拓展、专业素质拓展、职业素质拓展)、集中实践教学模块等。通过高职医学相关专业的实践,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3+1"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兴模式。工商管理专业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课程体系的构建。"3+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归纳为:"平台+方向+拓展+综合实习"。其中"3"阶段体现为"平台+方向+拓展"的课程设置,"1"阶段体现为"综合实习"阶段。"3"阶段是"1"阶段的基础,"1"阶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湖南农业大学特开设"‘互联网+’现代农业"这门新课。课程团队重构"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体系,秉承着"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知识点录制微课视频,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评价标准,有效地扩大了课程的受益面。  相似文献   

6.
针对社会对秘书人才的能力需求,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构建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1+n+1"优质核心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为先导,以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为重心,以综合技能实训课为小结.结合课程体系改革,还建立了覆盖秘书职业岗位技术要求,集实训、培训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及以素质提升为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高职计算机专业按大类招生后,教学需要划分为通识教学和专业教学两个阶段进行,前者时间为1年,后者时间为2年。以此为基础,按"1 2"模式构建"大类平台 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大类平台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大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入门引导课程、大类基本技能实践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基础理论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实训课、综合素质与拓展选修课,以及专业核心技能提高课、订单课、技能拓展课。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广州市执信中学依据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开发了"国家课程+创生课程+计划"的"三领域"个性化校本课程体系。此课程具较强的选择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本文用八个实施案例展示学生作为主体在课程实施中凸显创造性探索、体验个性才能和构建知识与思维结构的过程,通过此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64):151-152
中高职"3+3"分段衔接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一种新兴的培养模式。目前我校主要采用对口单招形式和中职院校对接。在学生进入高职以后,原有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类型学生学习特点,课程建设必然要跟着改变,否则不能适应学生新的需求,作者结合自己讲授的就业指导课程,对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从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学模式"双师型"数学团队1、强强联合型的"双师型"师资团队,由学院专任教师和公司项目经理组成"实战"课程体系2、优势互补型的"实战"课程体系,高职系统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校内实训+校外企业实习+职业素质拓展课程  相似文献   

11.
建设特色高中,须摒弃那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简单相加的拼盘式课程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以学院制为突破口,以"促进学生科学、人文和艺术全面发展"先进理念为统领,尊重智慧和生命,开发便于跨界学习和主题学习的有"营养"的校本课程体系,在整合和重建中涵育学生核心素养,取得了协同创新的显著实绩。  相似文献   

12.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引入课程群的概念,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把全部课程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分成基本素质群、专业基本技能群和岗位能力群三个大群.课程体系实施采用"1+1+0.25+0.75"四段式学习模式.为保证课程实施,建设一体化教室,配置为完成学习领域所需的全部教学资料,制定"学习工作单"供学生自我检查和自我训练使用.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应以"素质 能力"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模式,根据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技能、知识结构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以基本素质课程、技术应用能力素质课程两大模块组成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改革,其要点在于落实“以人才培养逻辑和人的发展逻辑取代学科本位逻辑,打破学科划界而治局面”的新工程教育新模式。本文根据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内涵,重构了面向新时代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打造了“5+X+1+1”核心课程平台。通过课程横向整合、内容纵向融合,构建了由5门专业核心课及X门体现本校特色方向的标杆课,筑牢学生专业核心素养;新建了1个打破学科界限的逐级进阶的“项目中心”课程系列,提升学生高阶系统能力;重构了1个校内实践递进式贯穿、校外育人全链条贯穿以及校内外实践交错融合的一体化工程实践育人体系,确保学生专业核心素养、工程实践能力螺旋上升。在国内高校全面开展新工科改革背景下,期望本文的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改革探索对国内相关专业及其他专业建设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核心,体现高职教育以"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本文作者分析了设置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依据和目标,着重从"教什么"和"怎么培训学生"入手,探讨建立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本校开发、执行了"6+1+1"课程体系,将学生社团活动以课程的形式正式纳入学校教学课程,实现课程化管理。近三年的实践探索中,社团活动课程项目的申报、课时的安排、管理体系的构建、评价机制的设置等课程化的实施方法不断完善,积极探索了新型的教学课程改革,多元化培养学生的情趣与技能,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师英语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用3年的时间完成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用1年的时间用于教学实践课,其中用半年的时间用于学生在校完成教师教育技能课的学习和各种师范技能实训,再用半年的时间用于顶岗实习与置换培训。文章重点探讨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以及3+1人才培养模式中所涉及的"顶岗实习与置换培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材.教法》2015,(11):123-127
七里河小学"1+7"校本课程是以学生需求为基础开发的课程体系,其中"1"是指优化国家基础课程中的课堂体系,回归基础;"7"是指校本课程,即从善学、健康、博艺、悦读、笃行、尚礼、创新七个维度设置的课程,是"1"的丰富与补充、延伸与创新。"1+7"校本课程是在整合与开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课程"跑道"的承载意义,为儿童健康、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能性",通过课程助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根据学前教育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需求,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类专业创新提出了"教医结合、专业融合"课程模式.学前教育类专业、医药卫生类专业、幼儿园共同制定教医结合、专业融合特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一课双师、双师协同"的教学模式、"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育具有医药卫生素质的学前教...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数字出版专业作为数字出版领域培养基础性、支柱性人才的培养主体,首先必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出版人才素质要求,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以"项目+模块"为架构建立高职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职场岗位关键能力为主线建设优质核心课程,以"校园数字出版社"为基本演练平台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