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造成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原因很多,例如她的性格,能力;丈夫焦仲卿的懦弱;婆婆寡居;两家的社会地位相差太大;无后等等,但最重要的原因,因该是封建观念、门阀制度对妇女的戕害,对人性的扼杀。刘兰芝的悲剧不只是个人的,它已经成为了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2.
耿超 《考试周刊》2013,(37):14-15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对造成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课本中一直沿用"五四"以来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悲剧是封建礼教,家长专制造成的,这无疑有一定的道理。焦母之所以能够强迫儿子驱遣刘兰芝,就是因为封建礼教赋予的家长权威。封建礼教、家长专制只是表层的原因,恋子情结才是真正导致刘兰芝婆媳不和与被驱遣回家的内在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3.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传颂,没有谁怀疑两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但对造成两人悲剧的原因大都归咎于焦母的专制和焦仲卿的软弱,尤其焦母作为反面形象一直受到读者批判。刘兰芝貌美善良、勤劳孝顺、知书达理,这是大家的共识。那这样一个才貌兼备、贤惠有加的优秀"家庭妇女"为什么会被执意要求休了呢?通常我们从以下三点探讨其悲剧原因:第一,刘兰芝嫁到焦家多年没有生育。在传宗接代的世俗套路  相似文献   

4.
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根本上是由于封建礼教以及家长制的迫害而致,这是目前学术界的共识,但其具体原因尚可探讨。社会转型期新旧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与东汉末年的经济状况以及由这种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造成焦刘悲剧的社会原因;深刻烙在焦刘二人身上的封建文化以及焦刘二人的性格亦是造成他们悲剧的重要原因。社会、文化和性格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把焦刘二人一步步推上了绝望的道路。焦刘二人的悲剧有其深刻的思想意义、美学意义、题材意义和现实意义,至今仍给世人以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贺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74-176
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原因,传统的观点归于是封建礼教。本文认为焦仲卿、刘兰芝的性格上的缺陷也推动了悲剧的形成。二人性格有差异,一个刚烈,一个脆弱,虽然都深爱对方,却无法摆脱社会悲剧的命运,最后同归于毁灭。  相似文献   

6.
1引言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杰出作品,它叙述了焦仲卿、刘兰芝真心相爱却无法相守、最后以死相殉的爱情悲剧。与其说焦刘的悲剧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迫害所致,倒不如说他们的婚姻悲剧与刘兰芝的性格有着更大的关涉。特殊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环境塑造了刘兰芝追求个性解放以及自由的叛逆性格,而中国传统文化"个人"和"自由"的缺失,又最  相似文献   

7.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一座高峰,刘、焦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极具典型意义,他们的死,历来受到人们的同情和赞颂.但故事当中的"遣归"、"求婚"、"合葬"这几个至关重要的情节似充满着矛盾,只有深思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才能理性地认识矛盾的必然性,从而再现刘兰芝刚强不阿,理性抗争的正义形象.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性命运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焦、刘二人的婚姻悲剧;其二,是焦、刘二人走向毁灭的生命悲剧。其原因,前者是婆媳彼此性格的刚强而引起的婆媳矛盾;后者是焦仲卿自始至终的“背叛”孝道,将爱情和生命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认为《孔雀东南飞》的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并最后表达了广大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但是我们对于刘兰芝为何被遣的原因却莫衷一是.而这一点又关系着对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有新的认识和理解。本文试着在这点上来阐述自己的看法,以求教各位方家。  相似文献   

10.
<正>《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表象是刘母的专制与蛮横,真正根源是刘兰芝张扬任性、高调倔强的个性。一、刘兰芝早年受到的环境熏陶与家庭教育任何一个人的个性心理、行为特征都离不开早年的环境熏陶与家庭教育。我们应首先从家庭经济状况与社会地位入手,分析刘兰芝早年受到了怎样的环境熏陶与家庭教育。诗歌开头刘兰芝向焦仲卿抱怨时说了"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汉代虽有商业存在,但依然是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作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女人,而我想说,一个悲剧女人的背后常常是因为有一个造成她悲剧的男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很多:刘兰芝、杜十娘、祥林嫂、窦娥……其悲剧均催人泪下,其悲剧原因干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她们背后都有一个造成她们悲剧的男人。笔者仅以焦仲卿为例,探究一下刘兰芝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关于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 ,一般认为是由于刘兰芝具有崇尚自由的思想 ,冲击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 ,得罪了阿婆 ,因此他俩的婚姻悲剧就产生了。然而对《孔雀东南飞》进行多方考证 ,如刘兰芝的出身、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以及离别焦家和双双殉情时的情景等方面 ,就会发现这一观点不能成立 ,而造成他俩婚姻悲剧的真正原因在于刘兰芝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  相似文献   

13.
一多年来,人们对《孔雀东南飞》悲剧的社会根源,存在着这样一种看法,如: 《孔雀东南飞》长达一千七百多字,详尽地写出了一个封建家庭悲剧的全部经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科学院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170页) 《孔雀东南飞》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暴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的罪恶,……。  相似文献   

14.
<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千百年来人们总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感伤不已,甚至把刘兰芝奉为坚守爱情的烈女典范。唏嘘之余,若再细斟详酌这个故事,笔者觉得刘兰芝之死不单是因爱而死,更是她和焦仲卿的性格所致的悲剧。一、刘兰芝刚硬性格的悲剧刘兰芝是爱焦仲卿的,自知不被婆婆喜爱,不愿夫君夹在婆媳之间为难,主动提出"遣归";夫妻话别时,  相似文献   

15.
引发焦、刘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既不是焦母的变态,也不是刘兰芝无生育,而是焦仲卿有难言的生理缺陷;焦仲卿貌似一个殉情。实则是无奈的速避。只有从这个角度来认识这一悲剧,诸多疑团才能尽释。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深入人心,美丽、善良、勤劳,知书达礼,自尊又自强,对爱情极为忠贞,敢于殉情来捍卫自己做人的尊严,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笔者在教授这一课时,常常思考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除了一般认为的社会悲剧说(封建家长制导致)、门不当户不对说、焦母恋子情结说等等以外,是否也可以从刘兰芝性格这一点作为突破口,探讨焦刘爱情的悲剧原因,进而重新审视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借以说明焦刘爱情的内在原因。笔者撰写此文主要是从刘兰芝的性格方面来探讨焦刘爱情的悲剧原因,以及重新审视刘兰芝这个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7.
肖慧 《现代语文》2007,(10):13-13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悲剧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悲剧,更是一个性格悲剧,是刘兰芝及焦仲卿的性格所导致的悲剧。尤其是焦仲卿,他以其怯懦与残忍、深情与自私的复杂矛盾的性格,逼死了兰芝,也逼死了他自己。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历来为人们所贬斥,焦母作为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反面角色,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文章试图用社会历史研究法联系那个时代的历史事实,重新解读焦母形象,造成焦仲卿、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元凶不是焦母,而是诗歌中所提及的太守。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记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本文从焦母为什么不能接受刘兰芝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浅谈刘兰芝被谴的原因,及这个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师:每当想到《孔雀东南飞》,响彻我耳边的便是刘兰芝坚定而执着的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学生同背)在研读课文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的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怅惘,为他们的悲剧结局而唏嘘感叹。怅惘与感叹之后,今天就让我们沉下心来对这悲剧当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刘兰芝与焦仲卿(板书刘兰芝、焦仲卿),进行深入的品读与鉴赏。首先请大家明确一点:对于人物形象的认识,以及今天我们讨论的所有问题都不能脱离原文。我想先找同学来谈一下,刘兰芝这一个人物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的根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