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班级文化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这种文化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  相似文献   

2.
<正>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作为农村初中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应注重对班级的软文化建设,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软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我作为长期奋斗在农村教育一线的班主任,就农村初中班级软文化建设对促进学生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3.
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所有成员共有的发展目标,是信仰、灵魂、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具有激励、制约、教育和凝聚的功能,是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李霞 《教师》2010,(28):18-18
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了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文化。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活力。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共同劳动的结晶。班级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文化建设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下面谈一谈怎样创建班级文化。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刘芳 《辅导员》2013,(4):35-36
<正>班级文化建设.是文化氛围的创建,也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它不仅代表了班级的形象,而且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个性"构建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在本质上反映着班级发展过程中全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改变传统班级文化建设中环境布置的单调性,追求一种以"个性"为特色的文化:让墙壁说话.感受温馨.把孩子们的智慧和快乐充分利用墙壁的空白空  相似文献   

7.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班级文化的这些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构成了其特有功用价值——驱使全体师生朝着同一方向努力,形成定向性的合力。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给班主任老师“减负”,是为学生聘请一位最权威的导师。是学生行事的指南针。它可以调动班级中的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抵制部分消极因素.可以调动学生一次次的情感波动,使之珍惜每一次成长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文化是以学校文化为背景,以全体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的主要活动为空间,以班内物质环境、制度规范、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是班级生存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单个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观,  相似文献   

9.
刘芳 《辅导员》2013,(6):35-36
班级文化建设.是文化氛围的创建,也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它不仅代表了班级的形象,而且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个性"构建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在本质上反映着班级发展过程中全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改变传统班级文化建设中环境布置的单调性,追求一种以"个性"为特色的文化:让墙壁说话.感受温馨.把孩子们的智慧和快乐充分利用墙壁的空白空  相似文献   

10.
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和精神风貌,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力。班级文化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是一个班级中的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同时还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导向功能。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1.
浅议班级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要求体现人文主义思想,重视人本激活,因此,处于班级管理深层的文化因素,在班级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它的育人功能也被强烈地凸现出来。一、班级文化的涵义及功能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老师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形成的被班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业规范。它在一个班级内是客观存在的,内容包括:①精神层。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班级风气等。②制度层。这是外加的行为规范。如一般制度:一日常规、课堂常规、评优细则等;…  相似文献   

12.
班级文化属于班集体中所有成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总和,它是以班级为载体,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以班级制度、环境、氛围等为组成部分的集体文化,能直接反映出一个班级独特的班风班貌.在新时期下,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努力和学生一起来创建和谐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13.
秦红 《现代教学》2014,(3X):26-28
<正>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成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是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主要体现在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活动的组织性与参与性、班集体的凝聚力、班集体的心理气氛、学生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学生群体的意志品质、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等方面。功能主义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  相似文献   

14.
创建班级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主体的确立和发展。能否为学生主体提供充分的发展时空,这是考察班级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最重要标准。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终极使命,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性任务。最好的班级文化总是善于营造出适合主体发展的最佳教育生态。构建班级文化的主要成员是学生,学生又是反映班级文化成果的主体。因此在建设、发展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落脚点始终在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对小学生的发展有导向、规范、陶冶、激励等作用。班级文化建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学生作为班级文化的建设者与享用者,即作为班级文化的主体,其主动性必需得到尊重与体现。良好班级文化的建设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着眼点,从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6.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主要由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风气、班级人际关系等主体构成。班级是小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讲,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推动作用。根据现阶段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对策,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育能够对受教育者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者也在不断的改变着教育的形态与模式。随着95后群体逐渐走向校园,班级的文化建设主体也在发生着改变。班级文化是整个校园中最重要的一项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很多班级文化都根据班级成员和学校环境的不同呈现出其独有的特征,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各项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各所院校都积极完善班级功能,创新班级文化建设模式,为学生的培养铺下更好地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它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和班级制度文化等。其中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班级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具有巨大的引领人、凝聚人、激励人和教育人的功能。在新课程视野下,如何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充分发挥班级精神文化这个重要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新课程,教育者应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在充分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质与核心的基础上,在坚持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前提下,在良性师生互动的条件下,与学生一起投身于班级文化建设事业,为班级成员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丰富班级活动、注重家校联手等方面探讨新课标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对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