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提高自身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将受用终生。有多少文人志士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以,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习惯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人一旦养成某种习惯,这种习惯就很可能会跟人形影不离,会潜移默化地造成更大的影响。如果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那么将会容易保持终身受益;如果养成不良习惯,那么以后纠正起来就会难上加难。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使孩子们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检查作业这一习惯正是良好学习习惯中的一部分。本文从几下方面提出了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是整个学习生涯的一个初始阶段,也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开端,还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开端。如果在小学阶段还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未来的学习。有的学生学习起来十分轻松,有的同学十分费劲,探究这种现象的缘由,我们发现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是否懂得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那么,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而小学一年级又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启蒙时期,同时其还是幼小衔接的重要过渡期,因此,在小学一年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小学一年级学习特点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小学一年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孩子进入高年级出现的学习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问题往往出在起步阶段,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小学一二年级时养成的不良应对机制无法胜任高年级的学习生活,一定会暴露出一系列的困难与问题。如果家有正准备上小学的小朋友,一定要早做准备。  相似文献   

8.
语文和数学一样,同属于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学科,对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应以引导学生入门为主,教给学生简单的听说读写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爱上语文学习。在小学教育阶段,更应该注意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非注重一个个冰冷的分数。如果在小学阶段,孩子们产生了对学习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都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正>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也是奠定孩子习惯的基础阶段。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习惯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常有人形容孩童是凡间的天使,而我们父母师长就是天使的翅膀!所以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道路上教师和家长同心同力、共同引导,耐心、恒心,双心齐用,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呢?一、通过儿歌口令强化学生行为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课间休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都需要老师的引  相似文献   

10.
正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应该要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奠定好的基础,引导学生朝向正向的生活习惯。因为,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相当关键的影响。一、好习惯是生活教育的根基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刚从幼儿园生活衔接  相似文献   

11.
蔡碧蓉 《教师》2013,(36):66-66
“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这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经典之语。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起步阶段,如何让他们在进入小学的这一年中有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小学阶段甚至一生的学习打好基础呢?以下谈谈笔者对一年级学生朗读和写字习惯培养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让孩子终身受益。小学阶段是儿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因此,外在方面对其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并贯穿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一二年级的识字目标是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到了中年级,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而高年级则要培养独立识字能力。低年级孩子刚接触识字,如树立"我爱识字"的思想,对于小学阶段的识字能力培养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低年级孩子识字大概经历四个阶段:初识、记忆、巩固和复习,作者将结合这四个阶段分析如何将识字教学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让孩子终身受益。小学阶段是儿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因此,外在方面对其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是学生学好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保证,也是孩子搞好学校学习的先决条件。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在学习中往往不会听讲,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是势在必行的。学生一旦养成了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那么他们就是学会了学习。一、从倾听老师的话语入手习惯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首先要  相似文献   

16.
何哲慧 《上海教育》2013,(33):84-84
静心慢养,可以使刚入学的孩子喜欢学校、爱上学习、养成好习惯;静心慢养,可以消除家长在孩子刚入学阶段的紧张和焦虑。学习准备期就是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的,使孩子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是教师在学习准备期的主要教育教学任务。这是奉教院附小教师对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解读,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家长、教师享受慢教育,使孩子轻轻松松步入小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受益终身。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在这个阶段养成各种各样良好的习惯,对于后续的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好的习惯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顺利,同时也会影响一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根据一年级新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进行思考与实践,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实践证明:小学阶段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更难了。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着手有目的、有意识、全方位、多视角地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进行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可令学生终身受益。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20.
<正>叶圣陶老先生曾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强调:"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而一年级又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作为一年级的老师更不可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今后学习或生活的重要影响,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