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塔尔寺与塔尔寺六族是一对共生的文化单元,研究塔尔寺离不开塔尔寺六族,研究六族同样离不开塔尔寺。本文要述塔尔寺与寺属六部落相关研究状况,并找出新的研究空间,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个人的选择、社会的变迁、历史的记忆等因素促成了村民的宗教信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宗教信仰依旧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现代社会中,鬼神消失了,但信仰依旧存在;农村宗教信仰经历了从迷信到信仰再到休闲的嬗变;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需要和谐地相处。  相似文献   

3.
清水县因封闭的地理环境,为民间信仰的保留和传承提供了温床。清水民间信仰具有信仰对象的多样性和信仰活动的丰富性等特点,同时又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在庙宇布局和信仰主体身份两方面的互渗性的特征。与中国"大传统"相辅相成,清水继承和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了其他宗教信仰的功能元素,并不背离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具有文化整合性特质。  相似文献   

4.
节日起源于仪式,因此节日大多与宗教有关。酥油花灯会也同样起源于宗教活动,在4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演变成藏民族独有的宗教节日,岁时节日,成为藏民族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塔尔寺酥油花通过灯会的表现形式,表达着对佛像、佛寺的敬仰之心,离开宗教信仰就无法解释其源头和内涵,但它们已经民间化,成为一种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不同程度地负载着信仰价值。通过酥油花灯会中的民俗活动,可以看出藏民族的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5.
唐代手工业者的宗教信仰生活丰富多彩,除了信仰礼敬佛教、道教诸神及民间俗神外,最主要的是信仰、尊崇其行业祖师神。他们的的宗教生活既是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一环,又是唐代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了解唐代下层民众的生活方式、信仰方式,因此对研究唐代社会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泰山神民间信仰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它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深刻社会背景的社会现象,广泛地渗透到底层社会的每个角落和广大民众的心灵里。作为一种准宗教信仰,泰山神民间信仰里面有宝贵的和谐思想的文化资源,对泰山神民间信仰加以合理定位和引导,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现阶段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运用宗教社会学原理,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为例,选择信仰基督教的傈僳族和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布朗族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新的形势下边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它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华中农业大学学生为对象,通过对主流信仰、宗教信仰和其它信仰状况的调查,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  相似文献   

9.
肖欢  夏韬 《教学研究》2007,(1):29-32
信仰是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它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华中农业大学学生为对象,通过对主流信仰、宗教信仰和其它信仰状况的调查,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城区民间信仰场所及信仰人群的调查,更加清晰地了解当代北京宗教的信仰现状,特别是民间信仰的情况。民间信仰包含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北京作为文化古都,世界各地文化荟萃于此,各种宗教信仰也都被她所吸引。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城区民间信仰场所及信仰人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北京的文化,理解北京这座兼具古老与现代双重魅力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社会风俗和民间风情。  相似文献   

11.
藏族民间谚语的形成,无疑和藏民族的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独特的民族性。解读藏族谚语中展现出的民俗因素,能够更好地挖掘谚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使我们深化对藏族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藏族的宗教信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民族宗教信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信仰形式丰富多彩。藏民族信仰的宗教有两种,即藏传佛教和苯教。分析了藏民族宗教信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所形成的尊师性、仪式性以及习俗性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藏族民间音乐文化特征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音乐主要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藏族民间音乐具有与生活相伴、与歌舞相融、与宗教难分、与时代相合的特征,又具有节日文化气息、崇高德性的观念、兼蓄外来文化的特点。呈现出神秘的文化色彩、浓郁的生活情趣、古朴的民风民俗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赣南民间信仰形态多样,内涵丰厚,以村庄庙堂为中心的民间信仰,通过理事会成员的平等推选以及各项宗教活动的共同参与,使得乡土社会得以整合,乡土社会也为民间信仰的存续提供了基础。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民间信仰开始式微,乡土社会也在调适中变迁,两者都将面临一场重大的考验。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互构共生,两者的发展与衰败将是一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白马藏族分布在甘肃省陇南文县和四川省平武县一带,是我国有着独特民族习俗的少数民族群体。甘肃白马藏族生活在甘肃文县铁楼藏乡白马河流域,藏区人民远离城镇,终年以劳耕为生,生活处于半封闭状态。白马民歌则是白马藏族人生产劳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的集中写照,白马民歌题材及其丰富广泛,民歌演唱风格独具民族特色。笔者从甘肃白马藏族民歌的地理分布与应用语境,白马民歌的演唱考察;白马民歌的演唱分析等方面入手,对甘肃白马民歌及其演唱特点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热贡土族地区与其他的土族分布区域相比,因为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在经历了多次的改朝换代和人口迁移之后,呈现出特殊的人文环境。这种特殊性尤为表现在当地民众的宗教信仰观念当中。他们以藏传佛教为主要的信仰对象,但在群体的信仰中又不乏历史所残留的其它的信仰遗迹。这些多样的宗教信仰在民众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各自迥异的社会作用。本文试图从当地民众的个体和群体的信仰行为和民俗活动现象入手,探讨每种宗教信仰和民俗活动在热贡土族的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宗教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宗教旅游资源的梳理,提出以发挥宗教旅游资源优势为主导,同时开发自然风景游、民族民俗风情游等旅游项目,共同构筑甘南藏族自治州综合性旅游市场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10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藏族大学生精神信仰存在如下特点:藏族大学生社会信仰占优势,其次为超自然信仰,最后是实用信仰。藏族大学生二级信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家庭主义、家族崇拜、神灵崇拜和金钱崇拜。这说明藏族大学生更重视生命崇拜,金钱崇拜则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藏族历史上 ,舞蹈艺术在藏族人民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同样 ,民族美学也给舞蹈以强大的生命力 ,并世代流传。藏族酷爱自己的文学艺术 ,具有宗教色彩与风格的舞蹈艺术 ,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藏族土著舞蹈集中和多方面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在藏族舞蹈中以人模仿鸟兽再现画面的原始拟兽舞蹈 ,其模仿动物的舞蹈神态逼真 ,惟妙惟肖、独具风格 ,形成独有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藏族地区的民间信仰繁多,由来复杂,对当地民众的生活产生了独特的影响,是中国民间文化、社会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西藏拉萨地区虽然号称“法区”,但仍然拥有多种藏传佛教之外的民间信仰,在众多的中国藏区信仰习俗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其他藏区并无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