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美隆 《海外英语》2013,(21):170-171
诗人穆旦是杰出的翻译家,他曾为国人译介了大量浪漫派诗歌和部分现代派诗歌。穆旦在诗歌创作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一些诗作翻译成英文,这些自译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他对诗歌美学的追求及其独特的诗歌翻译观:反对逐字逐句的直译;在语言运用上须发挥译者的创造性;翻译时须兼顾原作的内容与形式;以诗的语言去译诗,从整体把握原作精神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试图追寻诗人穆旦的英诗翻译的踪迹,并探讨他的译诗是如何影响其后期现代派诗歌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穆旦先生作为在文学创作及翻译领域都颇有建树的学者,在其翻译生涯的初期曾将自己用中文创作的12首现代诗歌译为英文。在对这12首诗歌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穆旦通过增译、减译、改译等翻译技巧的使用,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他保留和发展了原作的音韵美,使原作具有更生动的视觉效果、更强烈的感情色彩、更清晰的语义表达。除此之外,抽象概念人格化在译文中的使用以及对诗歌结构的调整也使他的作品在不同语言及文化中得到新生。本文通过对比穆旦12首自译诗歌的译作与原作,在具体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从而探究穆旦自译的动机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章试图追寻诗人穆旦的英诗翻译的踪迹,并探讨他的译诗是如何影响其后期现代派诗歌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特殊的文学样式,是诗人的思想与文字在作品及其形式中天然融合的产物。笔者认为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难点。"只有诗人才能把诗译好"(王佐良,1989:54)。诗人译诗风格和创作风格关系紧密,通过诗人译诗风格的研究,可验证"翻译共性"假说。查良铮(1918-1977),笔名穆旦,在诗歌领域与翻译领域都取得了耀眼的成就。"穆旦是中国现代诗最遥远的探险者,最杰出的实验者与最有力的推动者。"(穆旦诗评语,1994)。作为诗人,穆旦综合了五四以来新诗的成就,被誉为"新诗现代化的旗手",为新诗的创作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作为翻译家,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具有十分普遍的现实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穆旦译诗以英国浪漫主义抒情诗和俄国近代抒情诗为主,.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穆旦不仅很好地把握了原作精神,其译文的美学特征也十分突出.通过细读和比较穆旦译诗与其它相同原文本的译本,笔者认为穆旦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刻意经营译文的美学效果,另一方面也着意考虑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其译文是已有译本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7.
穆旦的诗记录了诗人希望与绝望心灵轨迹,残酷的现实和坚定的执着交织在一起,使得穆旦和他的诗文形成一种痛苦的扭结状态。现实的虚无与心灵深处的理想难以取得平衡。穆旦时刻处于二者之间的游离徘徊之中。  相似文献   

8.
穆旦的诗从一开始就以独特的抒情方式唱出那种属于他自己的内心涌动,也属于苦难的中华民族所拥有的激怒与抗争的声音。穆旦诗内在世界的矛盾和张力,并非全然是哲学玄思的抽象意义上自我精神的折磨与痛苦,而是基于现实斗争苦难生活土壤上来自一个知识分子的冷静的智性与超人的觉醒。穆旦与民族文学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精神联系,同时又是传统文学的感觉与传达方式最深刻的叛逆者,这使他诗中的“新的抒情”有一种承载全然非传统而又隐含传统精神的新的生命和新的姿态。  相似文献   

9.
穆旦诗歌实现了关联词的使用与自我诗歌追求的有效性统一,这种统一既表现在关联词所显示的属性特征与穆旦诗歌追求丰富及明确传达丰富的一致上,也表现在关联词与穆旦"理性抒情"及诗歌叙事化主张的相融上。关联词入诗显示了穆旦诗歌的现代性追求,有效地促进了穆旦诗歌别样诗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易彬 《中文自学指导》2010,(2):58-59,69
新发现的多种翻译材料表明,在40年代,穆旦兼有诗人和翻译者两种身份。进一步看,早年几种主要译作均完成于1940-1941年间(即留校任教期间),这可能和穆旦实际的社会身份与文化位置有关,即大学氛围激发了穆旦的翻译冲动。而这些翻译与穆旦写作之间也有着内在的关联,它们的发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穆旦当时的写作境遇。  相似文献   

11.
穆旦的代表作《诗八章》的写作,和现实生活中他和萧珊的一段特殊感情有关。在穆旦的一些作品和书信中,透出了这方面的信息。明了《诗八章》后的这一"隐情",有助于理解《诗八章》的情思内涵,同时,也可由此看出穆旦的诗歌写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出之处。  相似文献   

12.
穆旦诗歌实现了关联词的使用与自我诗歌追求的有效性统一,这种统一既表现在关联词所显示的属性特征与穆旦诗歌嘻求丰富及明确传达丰富的一致上,也表现在关联词与穆旦"理性抒情"及诗歌叙事化主张的相融上。关联词入诗显示了穆旦诗歌的现代性追求,有效地促进了穆旦诗歌别样诗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穆旦的代表作《诗八章》的写作,和现实生活中他和萧珊的一段特殊感情有关.在穆旦的一些作品和书信中,透出了这方面的信息.明了《诗八章》后的这一"隐情",有助于理解《诗八章》的情思内涵,同时,也可由此看出穆旦的诗歌写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出之处.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7,(9)
起初认识穆旦并不是因这首《赠别》,而是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赞美》一诗。我很喜欢穆旦的诗,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大放光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诗歌逐渐走向低谷的时期,"九叶  相似文献   

15.
穆旦译诗主张在意译基础上直译和意译有机结合,对原诗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叛逆.尽量使用本国词汇句法,适当采用欧化句式,注重形式和意象的翻译。在文学翻译上作出了巨大成就。也为我国的翻译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张少青 《文教资料》2010,(18):67-69
穆旦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宗教情怀,他的诗中不仅采用了大量基督教语汇,并且在精神气质上与基督教的世界观多有契合之处,但是诗人对人的个性和自我价值的确信又使他最终与基督信仰分道扬镳。具体来说,对人心的认识、对苦难的承担、对上帝的仰望这三方面都显示了穆旦诗歌与基督教精神的契合,但诗人的人本主义道德理想使他的诗与真正的基督教精神又具有实质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从个体生命、群体精神和民族文化三个方面来揭示穆旦诗的子宫意象的内涵,可以窥视到穆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自觉地赋予该意象以中国特色。穆旦对于个体生命、群体精神和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期待,穆旦的这种中国期待根源于他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  相似文献   

18.
穆旦是中国新诗派诗人中风格最浓烈的诗人,作为一位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他对现实生活、战争、爱情、历史和未来有着清醒的批判,痛苦的怀疑以及绝望的反抗。基督教话语符号与叙事模式是穆旦诗中独特的风景,他的诗作中弥漫着一种宗教情绪。  相似文献   

19.
读穆旦的诗,人们往往读到的是陌生化的语言,独特的意象,感受到的是诗人隐藏于诗句中的沉雄的力量,近于荒诞而又饱含理智的情感内蕴。然而,当我们以以往的阅读经验来读他的《冬》时,却发掘出一个别样的穆旦,看到一种仿佛洗尽铅华、不再拥有金属质般外表的诗体,这是我们并不十分熟悉的穆旦与他的诗。但是诗中饱含的沉重的历史反思、民族审视却是一以贯之,依然跳动着诗人智慧的良心。其表现的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别样思考是我们在同时代诗人的诗中所难以发现的,也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诗心"所在。  相似文献   

20.
施蛰存在《域外诗钞》中辑录了他早年翻译的12首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结合英文原文,对这些诗歌的不同翻译版本进行比较,不难发现施蛰存的翻译在语言上表现出更为"古典"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