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英语搭配的习得和积累是英语学习者向高级水平进阶的重要途径。搭配与自由组合及成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词与词之间在形式和意义方面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按照性质,搭配可分为语法搭配和词汇搭配两类。语法搭配又可据其中心词不同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限定词四类;词汇搭配可据组合关系不同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of+名词”、“动词+副词”、“副词+形容词”六类。不同习得阶段,搭配习得的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古典诗词具有一系列独特的语言风格特征,而“名词优势”是其中较突出的一种。这种“名词优势”表现为数量优势和功能优势。在古典诗词中,名词具有一种意象的自足性,是形成汉语诗意的天然的语言质料,因而“名词优势”具有独特的诗学审美价值,既可强化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又可拓宽诗意联想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母语习得是语言学界的一个长期争议的话题,传统的行为主义和心智主义分别从两个极端对母语习得做出了解释,然而两种解释都没有真正涉及语言学习的本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具有两种学习机制:内隐和外显学习。对语言学习而言,这两种机制分别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了作用。早期的母语习得以内隐学习为主,内隐学习保证了母语的顺利习镏,从这一方面来对母语习得进行探讨,有助于揭示语言习得的本质,并为外语学习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语言习得论认为,人主要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接触或语言的输入,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语言。20世纪50年代,N.Chomskey提出,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应于语言学习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 ageacquisition device),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这第一语言习得规律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5.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其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了“学得”与“习得”的概念。通过比较分析可阐明“学得”与“习得”是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学习方式,且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在大学任务型外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将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卢静 《海外英语》2012,(5):92+94
语码转换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对两种以上语言进行选择性的过程,它是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而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直以来也备受争议,语言顺应论的提出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试图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从社会规约,言语现实,心理动机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得出:语码转换虽然不能直接解决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对二语习得还是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产出性和接受性词汇、主动和被动词汇在词汇习得研究中一直被看作是可以替用的术语,但大量文献表明,两组术语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两组术语的异同、产接词汇在词汇认知研究中的局限性、主动与被动词汇在词汇认知研究中的优势地位以及两组术语在词汇认知测试中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指出,词汇知识与词汇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词汇状态,其间存在的“主动”与“被动”程度决定了主动与被动词汇在词汇习得研究中的独立地位,学界应重新对这两组术语进行定义以利于更深层次的词汇习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克拉申(Krashen)教授创建了两个“假说”理论。一个叫“输入假说”,一个叫“监督假说”,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如何习得第二语言。克拉申对他的两个假说论很引以为傲,认为这是真正的第二语言教学角度出发阐明的真谛(即并非依了会于其它学科得来的二手理论)。我们在评价这两个假说论时既要肯定它们的可取的地方,又要指出其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9.
邹琼 《当代教育论坛》2005,(20):108-110
一、英语高效习得的心理能力1.年龄年龄是影响英语习得者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临界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是研究英语习得最佳年龄中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儿童无论是习得母语还是习得第二语言,在一定环境中比成年人学起来又快又省心。Lenneberg(1967)提出了有关语言习得的临界期的假说。他认为从两岁开始到青春期,人的大脑有可塑性。超过青春期,语言能力侧向大脑左半球的过程已经完成,因此成人习得第二种语言必须花很大的力气。有关年龄与英语习得的关系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有关研究发现青春期…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81年,许渊冲先生就提出文学翻译要“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后来,他将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结合他先前提出的“三之”说,提出了“优势竞赛论”。本文将结合培根Of Studies(《论读书》)由曹明伦和王佐良先生所作的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拟证明译者在文学翻译总是一种发挥译语的优势与原文的“竞赛”。  相似文献   

11.
第一语言习得理论是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的核心,也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以乔姆斯基的“天赋主义论”和韩礼德的“环境主义论”较为典型。笔者从四个方面展开比较:哲学基础、研究角度、主要观点、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名词变复数,是不是很让人头疼?别着急,有我“英坛高手”Michael(迈克尔)替你来解忧。只要你记住下面这五大绝招,名词变复数,让你轻松过关!名词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其中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名词的复数形式通常是在单数形式的后面加“s”或“es”构成,但英语中名词的复数形式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现象,只要掌握了我教给你的绝招,你就不用怕这些不规则词啦!绝招一: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名词,要将“y”变为“i”,再加“es”,读眼iz演绝招演示:baby-babiesfamily-familiesfactory-factoriescity-cities…  相似文献   

13.
以高级阶段习得者作被试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为母语的习得者不能完全成功习得英文难易结构。文章分析认为,在英文难易结构的习得过程中,既出现了母语“正迁移”,也出现了母语“负迁移”;两种迁移共同作用于习得过程的根源主要是英、汉难易结构之间的同一性和他们在各自语言体系中与相关结构的关系的非同一性。最后,文章强调建立在“正迁移”基础上的“负迁移”是导致习得者无法成功习得这种目标语结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徐慧 《学语文》2014,(1):61-62
一、引言国内学者对动词名化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动词名化是动词“名物化”还是动词“名词化”。“名物化”的说法最早是由《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在1956年提出的,它把句子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和形容词看做“名物化”。史振晔根据“词义”来定词性,赞同动词名词化,只承认带有名词、代词定语的动词和词组是名物化。  相似文献   

15.
人称代词与指人名词可以直接组合,形成“人称代词+指人名词”的句法结构,如“我爸爸”,“你们商人”,“我们老师”,人称代词与指人名词也可以间接组合,进入表称类双宾结构,如“叫她三仙姑”,“称他们城里人”,本将具体分析在这两种情况下,人称代词与指人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了两种调查方法,真值判断任务和判断改错任务来调查英语名词短语习得的情况,看研究对象能否正确理解光杆复数名词短语类指义、有定复数名词短语定指义和指示复数名词短语定指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用功能语法理论分析名词化作为一种语法隐喻的手段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由于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有一个概念重构的过程,所以名词化现象将带来二语习得的困难。因此,学生具备了运用名词化的能力,则反映了学生英语习得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名词、名动转用中的隐喻思维过程,并以名词、名词动用的具体实例探讨其隐喻特点和语义理据,分析其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指出这是一种以词义的隐喻派生为中心的、有效的词汇加工习得模式。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汉语语法研究一直以动词为中心,而不太注意对名词的研究。从80年代末,人们对名词的研究日渐关注,出现了许多专门研究名词的文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名词在句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甚至提出了“名词定格论”①的设想。这些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主要谈语义认识上的突破和研究内容上的突破两大问题。一、语义认识上的突破语义认识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对名词空间义、时间义以及“有指”、“无指”等语义概念的认识上。(一)名词空间义的认识名词能受数量词修饰并且可后加方位词构成方位短语,这是名词比较突出的语法特征。可是…  相似文献   

20.
认知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基础,为二语习得提供坚实的心理学理论依据。该文围绕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从发酵理论、顿悟论和认知理论等方面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理论进行简要述评,探索从“语言学习”到“语言习得”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