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统计了《香宋词》词牌运用情况。赵熙有意运用关合事物特点、暗示题材内容的词牌,使词牌部分地具有了词题的功能,词牌因此成为词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宋词词牌英译的翻译进行了模因论与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相结合的分析与对比研究,总结了词牌翻译的几种方法,并得出了模因传播初级阶段归化翻译是词牌翻译的主要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雨霖铃》本唐教坊曲名,因柳永“借旧曲另倚新声”作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而盛名.本文试从该词牌的起源,词格、词作概况以及其在宋词史上鲜有问津的状况等三个方面出发,以柳永《雨霖铃》为例来对其进行简要探究,来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黄济 《中国教师》2006,(6):20-21
六、宋元时期1.由“唐诗”发展为“宋词”,“宋词”也就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作。“宋词”源起于教坊,是配乐可以演唱的词谱,它是由诗演变而来的,诗的格式在词中也广泛地应用。现举有人改点杜牧的《清明》七绝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七绝诗,就这样改成一首词的小令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因为它并不符合词牌的要求,只是为了说明诗词的区别与联系而已。所谓“宋词”,只是一个代表性的称谓。其实,在晚唐和五代时期已有词作出现,以温庭筠、李煜为代表,词的创作已提上日程,但词的兴盛则是在…  相似文献   

5.
节令体系在宋代的成熟和节俗活动的纷呈迭出,催生了节令词的大量出现。节令民俗制约着词牌的命名,促进新词调的诞生,显示出宋代民俗对宋词的巨大渗透力。同时,节令风俗随着宋词的书写与演唱而迅速深入到社会日常生活。民俗与文学之间相互作用,二者形成了积极的互动关系,民俗因文学作品的传播而发展,而文学也因民俗的影响而获得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词是国之瑰宝,词的翻译对我国古文化的传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分析英译古词中对词牌的几种处理方法以及各自的优势及缺憾,针对词牌英译中文化的缺失,提出用注释的方法加以弥补,可以更有效地传达词牌的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蝶恋花"、"西江月"等。清人万树在《词规》中共收录1800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曲牌俗称"牌子",是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时调等各种曲调名的泛称,如"点绛唇"、"桂枝儿"等,名色多至几千个。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至于各词牌、曲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现行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词原是供人们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它音乐性的调名,也就是曲谱名,后来人们称之为词牌。换句话说,词牌就是表明这首词是用什么曲谱来歌唱的,犹如我们今天所说的"京调""黄梅调""越调"。如标有《菩萨蛮》词牌的词,它的句式、字数、声调、平仄、押韵等都必须符合《菩萨蛮》这个曲调的规定;歌唱时,用《菩萨蛮》这一曲调来歌唱。 那么词牌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产生主要见于以下五个方面: 1.产生于边地或外域 唐代时西域音乐大量传入,它的曲调也随之到处流行,渐渐被采作词调。例如,在唐代最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词七首课中选入了一首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和六首宋词,教中研,思中索,在对此课进行整体的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七首词的词风包容了婉约与豪放两派,既能感受关西大汉铜琵铁板唱"大江东去"的豪放,又体味了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七首词,不同的词牌,不同的曲调,让我们品味着别样的韵味。水亦悠悠之时空悠悠  相似文献   

10.
词牌是欣赏一首词或研究整个词史的重要指标。《蝶恋花》词牌历来为众多词家所喜爱并运用,随着时代的嬗变,(蝶恋栅词牌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显示出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极高的艺术成就。因此,试从《蝶恋花》词牌的起源、名称、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作简要的探讨,以展现其更深层次的意蕴,并验证它在词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绽放着异彩的明珠,自从曲子词在南北宋成型以来,就被后世文人学习模仿借鉴。随着宋词集注的广泛出现,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但一千来年的跨度让词的思想内容变得深奥了。今天,本文就试图抓住“春”这个宋词中广泛出现的意象,进行了细致地探究,加深对宋词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初学词的中学生总喜欢问老师:词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样的词牌名?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和几个词牌名称的来源。所谓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词调就是规定词的字数、  相似文献   

13.
词牌的异名     
词牌一般因事而得名,而词牌的异名(别名)则往往是这一词牌(词调)某一名作的题名。部分词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名,这是词律中的同调异名的现象。了解词牌的异名,对我们阅读词章是不无用处的。  相似文献   

14.
词牌的来历     
佚名 《教师博览》2005,(12):45-45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关于词牌的来历.主要有下面6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汤吟菲 《学语文》2010,(5):34-35
宋词流派是宋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词学家热衷于对宋词整体划派归类并习惯于以流派的划分为基点进行其它方面的研究。对一代文学或一种文体的研究从这个角度切入,是很独特的。本文拟就历代学者关于宋词流派的划分方式及由此而产生的分歧和争鸣作一概括式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名称,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词的曲调大约有一千多个,因此,词牌的名称很多。其由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词牌,本来与词的格调与内容相一致,即什么样的词牌有什么样的格调和内容:或缠绵,或慷慨;或哀怨,或悲壮。但后来慢慢地发展成词牌基本上管不住词的格调和内容了,同一词牌,可写婉约的内容,也可写豪放的内容。如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溶金)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鲜明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词的浅说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词的全称为“曲子词”。“曲子”是曲调,即乐谱;“词”则是与曲调相和谐的唱词。词牌(曲调名称,如“浣溪纱”、“满江红”等等)不同,则平仄和押韵的规定也不同。稍微具体地说,词牌规定是单调还是双调(有的词牌如“忆江南”有单、双调两体),全词字数是多少,所押之韵  相似文献   

19.
宋末元初的陆辅之作《词旨》,开宗明义便提出:“凡观词须先识古今体制雅俗”。陆氏是著名词论家张炎的门生,他的这一意见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南宋词坛上一个相当普遍的看法,即注重词的“雅”、“俗”之辨。我们现在来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发现,这个“雅”、“俗”词的问题,确实是宋词发展史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宋词的创作方向,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词牌教学的必要性(一)词牌是理解“词”的重要维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疏通大意和体会作者情感,帮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而“词牌”——词最独特的形式标记——却在课堂上鲜有提及。词牌是理解词这一文体的重要维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律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