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砂,特别是宜兴紫砂茶具自明代中期逐步走向艺术化后,就一直是文人骚客、官宦富绅厅堂上的雅物,它集实用、把玩、欣赏于一体,在众多工艺品中是绝无仅有的。宜兴紫砂材质独特,制成茶具,泡茶蕴香而透气,在使用、把玩中能养出宜人的晕光,使人产生一种亲和感,因而被历代藏家所珍爱。其实,关于紫砂的最早文献资料见于北宋仁宗时进士梅尧臣(1002—1060年)《宛陵集》中的两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1,(4)
玉成窑墨宝紫砂~(TM)是中国紫砂名器的杰出代表之一。紫砂界曾有这样的评价:千年紫砂,绵延至今;雅俗共赏,文化选行;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梅调鼎玉成窑墨宝紫砂,被收藏界视为珍品,在中国紫砂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文人紫砂至梅调鼎时代已达巅峰成为绝唱。玉成窑墨宝紫砂是以梅调鼎为代表的一代书法家以文人的审美情趣在紫砂器具上的一种艺术张扬,也是中国紫砂艺术品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2,(8):5
紫砂壶之美可归纳为造型美、材质美、实用美、工艺美、品位美五类。为历代文人雅士宝爱。今之紫砂壶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细货"既可用于饮茶,又可把玩,工艺美术大师所制之壶,更是收藏佳品,升值潜力甚大。当代紫砂大师所制之壶,拍场成交价几破千万元大关。本专题从对历代紫砂大师、历代紫砂名壶的介绍及对当代紫砂市场是的分析等多方面入手,为您多角度地诠释紫砂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华建民 《收藏》2013,(7):11
纯正紫砂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品,为众多工艺品之首。它以材料稀有、工艺精美、艺术形式多变、优良的日用功能,乃至梦幻般的烧制艺术而独领风骚。传统的紫砂作品只是工匠的劳作,未来的紫砂是艺、工、火的有机结合,是天人合一的、艺术与日用为一体的收藏佳品。由于纯正紫砂学问深奥,还未普及,从而为收藏者提供了选择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紫砂壶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传世的紫砂精壶如满天星辰,照耀荷我国陶瓷历史的星河。历代制壶大师毕智穷工、技艺绝伦,以紫砂文化特有的气韵,昭示着我们民族的灵秀与辉煌。清未民初,宜兴紫砂业经过清咸同年间的战乱,逐步  相似文献   

6.
李钦 《收藏》2011,(8):136-137
一个传递庭园文化的梦想,一个分享文人生活雅趣的想象,藉由2011年西泠春拍的“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品味是一种味觉的沉淀,而品位是一种境界的体验。品味奠定了品位,品位承载了历史,品位升华了紫砂陶刻文化。紫砂壶是陶刻的载体,同时陶刻又是壶的附属,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才能相得益彰。作为一名出色的紫砂陶艺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富强的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紫砂材质特有紫砂泥质地细而不腻,泽而不耀,含而不露,古朴典雅的特色。身  相似文献   

8.
王春城 《收藏》2009,(9):86-87
独具风格、独树一帜的紫砂工艺以其古朴、典雅,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几百年来蜚声海内外,被世人所推崇。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使更多的台湾爱好者欣赏到紫砂陶艺之美,1995年6月,受台湾历史博物馆、文化资产维护会、梅岭美术学会邀请,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天津艺术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历代紫砂瑰宝展。该展览云集了4馆的200余件紫砂精品。展览使台湾同胞大饱眼福。  相似文献   

9.
谭文诚 《收藏界》2013,(7):57-62
宜兴紫砂花货壶具造型丰富变化无穷,其文化特征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影响。历代紫砂艺人常常喜爱以树木瓜果飞禽走兽制作花货,春竹秋葵,冬松夏莲,睡狮劲牛,硕鱼威龙,无不摹仿得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以这些动植物形态制出的象生壶具,兼实用性与观赏性为一体,深得人们的喜爱。"文革"时期,紫砂花货的产品壶也遵照这一艺术法则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0.
紫砂壶始于宋,盛于明。"一两紫砂一两金",手心盈盈一握的紫砂壶,因其颜色紫红、轻灵透气,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作饮茶的最佳器皿。千余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独具匠心的壶艺家孜孜以求,使其从煮水冲茶的实用功能进入文人雅赏、世人珍藏的艺术殿堂,随着收藏爱好者队伍的日益庞大,紫砂壶收藏也成为理财投资的热门之一。2008年,尽管收藏市场普遍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出现下跌,但紫砂壶市场表现却异常坚挺,且有明显的回暖迹象。紫砂市场整体回暖  相似文献   

11.
回溯剑在古代工匠、君王、文人与武士等社会角色之间演绎的各种文化事象,梳理古代剑文化发生、发展与变迁的特征.结果显示:剑经过古代先贤的附魅与写意,已经不再仅仅是纯粹的武器,而被赋予了刚正不阿与正气磅礴的伦理色彩与道德范式,在历史长河中往往成为拥有权力地位的表征、文武双全的标志,浪漫侠义的彰显,精益求精的典范,正义之气的化身,传统哲学的折射等文化意蕴而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2.
七、嘉庆、道光至同治时期紫砂器特征:嘉、道至清末是宜兴紫砂器昌盛期,同时紫砂器的发展仍处在全盛时代,有众多的高手艺匠、文人骚客参与壶艺制作,逐渐形成一个集雕塑、诗词、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的造型设计体系。从此以后,高雅的茗壶给人们带来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宜兴的紫砂陶器已广泛被人们所了解,尤其紫砂茶壶,以其传统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受到使用者的喜爱。大江南北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一个本属于民间陶器工艺品种却具有如此的生命力实属罕见。紫砂壶的面世赋科学的、历史的考证始于明代中期(公元1506年),由于饮茶方式的改变和紫砂陶土材料的发现利用而产生。  相似文献   

14.
谭文诚 《收藏界》2010,(7):60-65
宜兴紫砂自明中期从日用陶器走向艺术陶器以来,就以变化多端的造型独树一帜,在中国工艺美术品中无出其右。在宜兴紫砂壶的三大造型中,其中的光货又可细分为圆器与方器,即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圆器的珠圆玉润与方器的挺括流畅,构成了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壶艺世界。以下从历史、工艺、文化三个层面分析紫砂方形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明代以后,瓷器、紫砂器大兴于世,锡壶造型仿而行之,获得大发展。特别是入清后,一方面,文人锡壶承明代余绪,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另一方面,民间日用锡制品造型也获得充分的自由。清代初期至中期,文人锡器备受士绅阶层青睐,涌现出不少具有高度艺术修养的锡器工艺大师和锡作高手。他们在锡壶制作工艺、材料、装饰等方面都有一些崭新的突破,制作了一批独具创意的锡器精品。  相似文献   

16.
犀皮漆探源     
王伯杨 《收藏》2014,(6):130-131
犀皮漆又名菠萝漆、虎皮漆等,在传统大漆工艺里,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漆艺表达形式。关于犀皮工艺的起源,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历史上对其记载颇多,唐、宋、元、明、清历代均有记载述说犀皮漆的来历,著者从文人到工匠均有,纷纭杂陈,几使后来的研究者们无所适从。那么。犀皮漆到底从何而来呢?下面我们先来梳理—下各家说法。  相似文献   

17.
琴作为礼乐的一部分,在历代不断发展演变。目前能见到清代中和韶乐、丹陛大乐所用琴的实物,其形制有统一的规范,制作工艺和演奏方式与文人琴基本相同,但整体气韵略显呆板,使用频率也很低,只有在元旦、大婚等重要庆典时才用。所以古琴文化传播的主体是作为修身工具的文人琴,文人用琴文人造,或许虽不必亲自动手,实则每每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8.
一、藏刀的历史沿革藏族生活在我国西部藏、甘、青、川、滇等地,是一个强悍尚武、有着悠久历史及文化传统的民族。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唐太宗除陪嫁大量珍宝外,还以典籍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和大量工匠作为嫁妆,其中即包括冶炼师和刀剑工匠。这些工匠带来的先进技术对吐蕃冷兵器制造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7,(9)
正历代的审美常由王室主导决定,但明代是例外,明代文人的社会地位较高,他们的文化生活对社会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桂林漆器兴盛于明代中叶,在中国漆器漫长而繁杂的工艺传承史中,是唯一始终围绕文人用具作为主导方向的漆器。桂林漆器以小巧玲珑见长,文气郁郁,由于胎体取自天然物,具有千器不同的特点,主要制作文房器物及精巧的酒水器。  相似文献   

20.
颜荣清 《收藏》2015,(1):64-65
眼前陈列的这件紫砂天球瓶,器形小巧,做工精细,仅从外观上看与其他建水紫砂器具并无特殊之处。然而你如果懂一点云南近代史,你一定会对该紫砂天球瓶另眼相看。此瓶通高仅22厘米,从它那发着宝光的器身来看,它一定是文人手中把玩的宝中宝。此瓶绘一剪梅花独立一鸟,瓶身题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安主任赐玩,生范仲彦、方中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