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教育必须先行。电大远程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形式,应该担负起先行者的重任。通过剖析苏州地区农村人口的教育现状,可以看出,电大远程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中处于主体地位。根据目前农村教育的需求和特征,提出了远程教育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强有力支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而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的综合索质,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现代价值观念,提升农民在转移过程中的适应力和竞争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社区的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如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学校的建设统筹起来,通过农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这样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应把农村学校规划建设成农村社区的中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切入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其关键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河南来说,任务繁重而艰巨,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奠基作用,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教育是关键。文章阐述了农村教育发展在农村社会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从观念、环境、体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农村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转移过程中,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将成为顺利转移的关键因素。而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教育是关键.文章阐述了农村教育发展在农村社会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从观念、环境、体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农村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破解教育“三农”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作用。农村教育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笔者认为,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重点解决好教育发展中的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简称为教育“三农”问题)。结合湖南湘西自治州的实际,要在“十一五”期间或今后十年内,着力建设功能设施完备的农村学校,使之达到“布局合理、校容整洁、管理规范、校风良好”的标准;大力培训适应教育发展的农村教师,使之达到“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安心从教”的标准;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学生,使之达到“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标准。具体措施就是要实施“三个工程”,推进“三项改革”,建立“三大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河南省在“十一五”期间将在以下5个方面着力推进:加大投入,新增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实施4大工程,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三教统筹,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强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服务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秦平 《湖南教育》2006,(9):18-21
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作用。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我认为,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解决好教育发展中的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简称为教育“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