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我与地坛(节选)>讲述的是人该怎样来对待生命中的苦难的问题.从侧重点上来说,全文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更注重‘生命'意义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更注重‘情感'的体悟.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这也回答了作者对‘生命'的疑惑--自己该怎么活、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文章在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2.
沈晓妮 《文教资料》2010,(35):21-22
苦难是人类生存永恒的主题,不同的时代和文化给予了不同的解答。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尔.奥康纳传承了基督教的救赎理念,让苦难成为人生宝贵的契机,使人在苦难中经历灵魂的拯救,生命得到历练,精神得以升华,最终成为上帝恩典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3.
尼采的早期悲剧理论认为古希腊悲剧是因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两个最重要的范畴不断斗争和和解而诞生,悲剧的价值在于超越生存的苦难实现对人的生命意志的提升,只有古希腊的悲剧精神才能够真正使德国文化和德国精神得到拯救和复活。  相似文献   

4.
尼采认为人生本质上是恐怖与苦难的深渊,但从古希腊文化的研究中,他发现了使希腊人能够获得生命意义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以及由两者结合而产生的悲剧.尼采认为生命通过艺术而得到拯救,他提倡一种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自由和生命欢乐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5.
马金香 《现代语文》2009,(7):112-113
《瓦城上空的麦田》是鬼子的极具感染力的精神苦难悲剧小说。鬼子怀着悲悯情怀关注底层人们的生存困境,在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强烈碰撞下,人性情感的缺失、生命的力度和精神拯救、人性的鞭挞与温情的呼唤构成了小说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6.
狄马 《中学教育》2006,(1):60-61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最后忍辱负重,终获成功。中学生也喜欢讴歌母亲的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终将自己拉扯成人。但母亲的苦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谁应该对这种苦难负责?做子女的在改善母亲的境遇方面做了什么?除非你打算继续让母亲享受苦难,否则,这些现实的问题不客回避。  相似文献   

7.
余华新作《兄弟》(上部)仍然坚持了对人类生存苦难的关注,书里写了大量的暴力与死亡,但作品在抒写苦难的同时,诠释了拯救苦难的一剂良药——爱这一伟大人间情怀,表现出了一个良心未泯的作家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静水 《家长》2010,(5):21-23
自信与快乐的毁灭近于生命的毁灭,伟大的母亲在孩子面前会将苦难化为一个粗糙的大饼,带头若无其事地吃下去;会将小小的快乐也变成一堆大大的棉花糖。让孩子觉得如王子般富有。  相似文献   

9.
<拯救>是一篇富有心灵质量的小说,其丰富的隐喻性空间同时呈现了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双重景象.它展示了人类两种最根本的"拯救"之路(世俗的革命拯救与神圣的灵魂拯救)在意义上的冲突,着力探寻"拯救"对苦难世界的真实的绝对的意义,从而确立历史及人自身的价值终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融,才成其为"理趣"。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的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就是这样讲知性与感性完美融合的作品。一、知性与感性的自然融合文章通过对"我"、"路人"、"姑妈"、"母亲"四个人物故事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深刻而真切的体验。生命中充满了孤独、贫困、衰老、冷漠等具有不可抗拒力的苦难,且这种苦难几乎只能凭一己之力去无奈承受。但这样深沉的生命感悟却不是以议论抒情  相似文献   

11.
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包括对生命的沉思和母亲的怀念两部分,教学中可通过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主题探究三步骤,引导学生往文本细腻处走,剖析抒情议论理路和技法,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在体悟语境和感悟真情的基础上,理解史铁生聚个体经验之苦难对生命真谛的思考,从而实现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12.
狄马 《教师博览》2014,(8):50-53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过去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而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成一无所有,几乎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告贷无门,最后忍辱负重,不惜觍颜事敌,终获成功.流风所及,甚至一篇普通的中学生作文也总是喜欢讴歌母亲的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终将自己拉扯成人.但母亲的苦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谁应该对这种苦难负责?做子女的在改善母亲的境遇方面做了什么?除非你打算继续让母亲享受苦难,否则,这些现实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  相似文献   

13.
苦难意识是余华小说的独特之处和着重之点。余华前期作品中的苦难意识受个人生活环境、文学阅历和西方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主要呈现为一种暴力冷酷的姿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发生了变化,它开始更多关注人对苦难的忍耐力和自我拯救的努力,表现出了一种悲悯的文化情怀。余华表现苦难的方式的变化也显示了其文学思想的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14.
《我与地坛》回顾了史铁生残疾后的心路历程,地坛以其生生不息的自然本真,使史铁生超越了生死,感悟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激励他好好活下去,其流露出来的生命意识净化着我们那片幽暗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5.
“苦难”一直是余华小说反复渲染的主题。前期创作中苦难主题可概括为:内容宿命,本质伤感,显示出的苦难场景基本上是充满暴力和死亡的恶的世界。90年代,转型后的余华小说表现的苦难主题具有了新的形态和意义,苦难中人不再茫然失措。而是在淡薄和坚韧的生存中自我拯救,体现了作昔在终极意义上对人类的关怀,其主题衬托照射出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关于残疾后的史铁生如何走出人生的樊笼这一命题,我认为母亲的榜样力量影响更深远。母亲与史铁生一样承受着苦难,而且这苦难是加倍的,当史铁生在苦难的路上彷徨时,母亲没有被命运击昏,她在思想上无意中秉承了“慢养”的思路,态度上平静地面对,行动上用自己的双脚开拓了一条如何应对苦难的路,母亲像天边的启明星指引着史铁生迎来了黎明,而且这样的启示是“润物细无声”型的,充满着温情的。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6,(4)
苦难是一笔财富一位老农,手里拿着一把菜刀,使劲地砍一棵枣树,口里还念念有词:“叫你不结果子!”很好笑,枣树能听懂他的话吗?家里的母鸡不生蛋了,天天呆在窝里孵蛋,母亲把鸡赶出鸡窝,把鸡拎到冰冷的水里,母亲还说,这样保证鸡五六天后就下蛋。枣树被砍过后,来年果然枝头结满了枣子,母鸡浸水后果然开始下蛋了。世间万物,竟然是需要惩罚的!是不是真的应了那句话——“苦难是金”!生活的启示:没有经过风雨的果实不会是甜美的,没有经历过失败和苦难的人生也是不完整的!所以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要畏惧挫折和磨难!对人生来说:苦难的确是一笔财富!当机…  相似文献   

18.
生命意识可以说是先锋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余华也不例外。余华的小说《活着》就充斥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而《活着》的生命意识是作者通过对苦难的书写来实现的。因为苦难意识,在某种意义上便等同于生命意识。怎样看取苦难,也就是在怎样看取生命。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时母亲有一种复杂而矛盾的爱。童年时期的生命体验和成年后的命运遭际使他陷入生存困境和精神痛苦。现实中的郁达夫渴望拥有一种温馨的、理想的母爱,反映在其作品中,则是他创造了一个母亲意象世界,建构了灵魂的安居工程,从一而获得自我灵魂拯救。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的小说创作蕴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执着的拯救情怀。劳伦斯的忧患意识源自于现代机械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对人性本质异化而产生的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的忧思。而构建男女两性之间的和谐性爱关系则是作者拯救世人于苦难中的法宝,这一独特的拯救方式则是基于他崇高的生活激情(信念)和他那张扬人性的血性哲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