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彬 《文教资料》2008,(23):44-45
为了表达深刻的主题,小说作者极尽象征之能事,象征手法贯穿作品始终,本文从各种形象组合的象征意义和菊花在文中的寓意等方面入手,研究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象征主义与《美国往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主义手法在美国影片《美国往事》中的运用十分突出,具体可分为道具的象征、形象的象征、道具的象征与形象的象征的结合运用三个表现形式。本文以这三个形式作为切入口,分析了象征主义在深化影片主题内涵、揭示影片深层意旨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名家名作,都有独到的运用。在诗歌和散文作品中,这样的范例很多。 例如惠特曼的抒情诗《啊,船长,我们的船长》,诗人在这首诗中采用整体象征手法,把他的祖国比作一条大船,把林肯总统比作为船长,当这艘大船凯旋时,船长却英勇牺牲了。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采用象征手法,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革命高潮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战斗的时代主题,这首诗受到了列宁的热烈赞扬。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以象征的手法探讨了人性这一普遍理念.此书的名物、景物和情节蕴含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运用对揭示该书的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颜色及其象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海燕 《文教资料》2008,(23):57-58
象征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写作手法,小说家或剧作家常用象征手法来帮助表现人物性格或展现作品的主题.<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象征手法的运用,尤其是颜色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本文将从颜色的象征意义这一方面来探讨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从而进一步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反映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象征主义与电影电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象征主义开始在诗歌中运用,后来扩展到电影电视.象征主义强调展示隐藏在自然世界背后的理念世界,要求凭敏感和想象力,运用象征、隐喻、烘托、对比、联想、比兴等手法,通过丰富的形象和扑朔迷离的意象,来暗示、透露隐藏于日常经验深处的心灵隐秘和理念.象征高于隐喻,是隐喻的提升,比隐喻更深刻、更完美、更动人.有道具的象征,有形象的象征,有片名的象征,有色彩的象征,有部分象征,有整体象征,等等.这几种象征各有所侧重,有时交融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白先勇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运用写实象征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冷艳其外、冰雪其中的女人形象,这是一个集灾难和死亡于一身的形象,这个形象象征了一个黑暗、腐朽的旧时代的没落和衰亡.  相似文献   

8.
在沈从文的艺术追求中 ,有一点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 ,那就是他对于象征手法的创新运用。他是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象征手法的同时 ,大胆地吸取、借鉴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 ,将“象征”这一概念应用于作品的整体 ,强调读者要通过联想和想象 ,从作品有限的、瞬间存在的形象中领会永恒的无限的意义 ,各种象征手法在他的部分小说中表现得相当具体和充分。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哈代在《苔丝》和《卡斯特桥市长》的创作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法,渲染了小说的悲剧气氛,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烘托出命运的主题,强烈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文中探讨了这两部小说象征艺术的三个方面:地名象征、环境象征和动物象征。  相似文献   

10.
在沈从文的艺术追求中,有一点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那就是他对于象征手法的创新运用。他是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象征手法的同时,大胆地吸取、借鉴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将“象征”这一概念应用于作品的整体,强调读者要通过联想和想象,从作品有限的、瞬间存在的形象中领会永恒的无限的意义,各种象征手法在他的部分小说中表现得相当具体和充分。  相似文献   

11.
英国作家威廉&#183;戈尔丁非常擅于对人性进行探索。他对人性的揭示源于西方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二战的反思,戈尔丁小说《品彻&#183;马丁》是其剖析人性恶的力作。小说展示了主人公马丁以自我为中心,贪婪自私的本能和心理。本文通过解析《品彻&#183;马丁》中主人公的人性观,探索总结世态人情中人性的复杂性,由此让读者深刻认识人性,深刻认识人类自身本质。  相似文献   

12.
《蝇王》描述了一群在全球核战争中被疏散到荒岛上的男孩企图自创有序的统治,但因缺乏文明的限制而回复到野蛮和兽性的故事。作者戈尔丁借此探讨了人性固有的黑暗这一主题。本文试从原型的角度,把荒岛上儿童的行为当作一场罪恶的成年礼,就此挖掘出一个沦落的乌托邦上童真泯灭背后的现代寓意。  相似文献   

13.
人心的黑暗,社会的缩影--论《蝇王》的实物象征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在其成名作及代表作《蝇王》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从不同层面赋予实物以象征意义。该文从实物方面入手剖析其象征意义,探讨本书中象征手法与主题表现、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塑造的有机结合,从而解读戈尔丁所寓言的人性及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善与恶。  相似文献   

14.
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名作《蝇王》最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本文从背景、人物形象及细节和道具三个方面的象征意蕴入手,隐喻性地揭示了人的善恶原性,表现了作者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类本质的怀疑与思索。  相似文献   

15.
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历来是批评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他的处女作《蝇王》更是倍受青睐。作者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在《蝇王》中表达了其人类生存的思想,他不仅仅关注人性的善恶,而且更重视人类生存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凯列班不能仅仅被视为纯粹邪恶的象征,他不同于老一代的邪恶势力———他的母亲西考拉克斯;他的兽性与安东尼奥败坏的人性也是有区别的。普洛斯彼罗提供的凯列班的形象也仅仅是他自己的发明,我们不能以此来界定他。在凯列班身上,我们既看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看到了原始状态下趋向邪恶的力量。他的野性是人性的原始形式,而他是介于兽与人之间的“半人类”。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人性恶最关注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对人性恶的表现非常自觉、深刻和彻底。这一创作旨趣反映了钱钟书对恶在伦理道德和审美上的深刻认识,也表现出他对时代命题的高度关注和思索。钱钟书的创作实际上构成了对中国现代文学主流启蒙主旋律的一种偏离和反动,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景观和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8.
作家白桦的《蓝铃姑娘》通过蓝铃姑娘一人饰演白昼为残酷、喜怒无常的部落头人,夜晚则回复温顺如羔羊的女儿身的两个角色的从表现题材到创作技巧的创新,将人性中两个矛盾对立面(善或恶)的其中一面独立出来,外化为另一个人(或其他形式的存在物),使一个人分裂为两个具有不同品性、乍分乍合的人,借助于分离出来的人与原来的本体之间的斗争及融合,更好地表现和诠释人性中善恶两面的冲突和搏斗。在人性善恶斗争的结局处理上,取消了善恶之间的绝对界限,超越了传统文学对假恶丑的理想主义抨击和对真善美的理想主义褒扬。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欧·亨利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短篇小说《绿门》是一篇具有传奇色彩但却针砭现实的作品。本文意在分析这则短篇小说人性主题的两个方面:人性的美善与丑恶。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则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中西"德治"与"法治"不同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设计。"德治"与"法治"分别构成了中西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定从民族文化精神和心理的角度看,固然提升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尊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凝聚力,但却对中国政治发展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必须突破和超越人治的范畴,必须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相区分的前提下,参照西方的宪政理念与法治经验,方可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