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鹿洞书院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曾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它有着颇具实力的师资,求知若渴的生徒;有完整的教规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它兴教以来,延续时间达1000余年,曾为封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人才。《白鹿洞书院学规》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成为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白鹿洞书院环境优美,山石碑刻、松声泉韵无不渗透着深厚的文化气息。“莫问无空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同”,白鹿洞书院正是以这样的独立精神和超逸…  相似文献   

2.
明天启年间所编《白鹿洞志》关于白鹿洞书院主洞"聘而未至"者并不完整,除广东陈献章外,实际上江西信州儒士娄谅及其高足夏尚朴亦是明代白鹿洞书院主洞聘而未至者。陈白沙、娄谅及夏尚朴不领书院教席与他们的学术旨趣有关。  相似文献   

3.
唐细英  谢玲 《兰台世界》2012,(28):60-61
书院藏书是我国古代藏书的一个特点.书院之名起于唐代,北宋后书院发展成为一种读书、讲学新的教育组织,它的目的在于自由研究学问、讲求身心修养,是理学家或者学者讲学之所.明清时期,书院几乎遍及各省通都大邑,以至穷乡僻壤,这一时期出现了古代比较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等有名的书院.  相似文献   

4.
历代《白鹿洞书院志》保存的书院藏书目录,连续性强,是白鹿洞书院藏书的历史见证,为学者所重视.本文详人所略,略人所详,梳理了现存书院藏书目录情况,重点阐述了白鹿洞书院藏书目录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郑连聪 《兰台世界》2011,(12):36-37
历代《白鹿洞书院志》保存的书院藏书目录,连续性强,是白鹿洞书院藏书的历史见证,为学者所重视。本文详人所略,略人所详,梳理了现存书院藏书目录情况,重点阐述了白鹿洞书院藏书目录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古典目录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庐山东南五老峰下有我国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经学家王昶在《天下书院总志序》中尝称其为“天下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确实在我国书院发展史上有过特别重要的地位,对整个书院制度的建设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宋代书院制度正式建立以来,在书院的讲学之中,就有重视经学、史学和文学的传统。而兴复庐山白鹿洞书院的朱熹,在收徒讲学之时,更特别注重文学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书院藏书是我国古代藏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书院藏书始于唐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发展。白鹿洞书院作为宋初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在中国古代书院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学界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而对于白鹿洞书院的藏书,目前学界尚无专文论及。班书阁先生《书院藏书考》、李才栋先生《白鹿洞书院考略》等文,虽略有涉及,但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试对白鹿洞书院藏书之经过、藏书之来源、藏书之管理以及藏书之特色作一系统考证,以期对白鹿洞书  相似文献   

9.
明天启年间所编《白鹿洞志》关于白鹿洞书院主洞“聘而未至”者并不完整,除广东陈献章外,实际上江西信州儒士娄谅及其高足夏尚朴亦是明代白鹿洞书院主洞聘而未至者。陈白沙、娄谅及夏尚朴不领书院教席与他们的学术旨趣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史料调查探讨了白鹿洞书院的藏书情况,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中国书院——白鹿洞书院,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其藏书事业已经较有规模,有较为稳定和多样的藏书来源,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藏书管理制度,对今天图书馆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姜卫 《兰台世界》2012,(30):77-78
在我国古代,书院是传播典籍文化、交流沟通学术、培养才子佳士的重要场所.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其在教学与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教学目标明确,管理方式灵活,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书院之设始于唐代,宋代大盛,形成白鹿洞、嵩阳、睢阳、岳麓四大书院,一些著名学者聚徒讲学其间,对儒家经籍阐发、传统学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月,雍正皇帝特发上谕,命各省督抚于省会设立书院,并各发帑金一千两以资膏火,  相似文献   

13.
朱荣 《兰台世界》2020,(4):122-125
东林书院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书院,而是一个中心,它与邻近的书院相互扶持,往来讲学密切,在内部组织基础的推动与外部无善无恶说的刺激之下,东林书院以讲会这一途径向外辐射,宣传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从而逐渐形成书院网络,东林书院也借此得以声名远播。同时书院网络群通过讲学问、习学问的方式,其产生的教化功用也由一乡而一国后及天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了本科生导师制与白鹿洞书院文化在教育理念上的内在联系。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对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和和谐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海 《声屏世界》2007,(5):43-43
江西奉新的华林书院在宋代是全国闻名的书院之一,与当时的长沙岳麓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为江南四大书院。三集广播连续剧《华林的钟声》描述的就是宋代华林书院的创办者胡仲尧因开办女学引起轩然大波的动人故事。历史原本就是一部巨大的教科书,它蕴蓄着无所不包的丰富内涵,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  相似文献   

16.
首述书院和山长一词的由来,紧接着是书守的兴衰史,尤其是明嘉靖后三毁天下忆院;其次叙述合肥历代书院情况,尤其详述庐州书院。  相似文献   

17.
庐山北濒长江,南临鄱阳湖,山峦叠嶂,不仅奇峰秀岭,而且,书香浓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藏书佳地.庐山"李氏山房"面向社会开放,是公共图书馆的先锋.东林寺所藏经书,名噪一时,为佛经收藏重要基地.简寂观中的道藏阁,遍藏天下道书.白鹿洞书院的云章阁、御书阁更是不可一世,盛传天下.  相似文献   

18.
以清代大环境为宏观背景,探讨福建书院及其藏书事业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来具体微观探究,分析其发展、兴盛的原因及嬗变之历史脉络,并列举鳌峰书院、正谊书院、致用书院等清代福建书院及其藏书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清代福建书院藏书事业的兴盛还体现在对书院藏书楼建筑和设计的严格要求,本文亦从该视角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至今已有1036年的历史。从"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发展为今天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的湖南大学,这一过程几经波折,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到近代教育再到现代教育的复杂转变。王先谦作为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顺应时势,引入西学,对书院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不仅推动了岳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理学作为南宋书院之母体,在促进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南宋书院,并在分析理学与书院水乳交融关系的基础上透析了南宋书院的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