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春晚之后,小沈阳迅速蹿红,他的搞笑台词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诸如"这是为什么呢?哎,老妹儿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等.而且,不同系列的山寨版搞笑台词也不断衍生出来,诸如,"上班这一天其实可短暂了,电脑一开一关,一天过去了,嚎?电脑再一开一关,又一天过去了,嚎?"等.  相似文献   

2.
艾琦 《北京档案》2009,(2):38-38
这天,北京市档案馆利用大厅来了一位六十多岁的利用者,他衣着简朴,神情拘谨,欲言又止. "您好,请问您是要查档案吗?" 接待人员的主动问候,打消了他的顾虑."是,我听说这里可以查劳模档案,是真的吗?" "是,请问您贵姓?是哪一年获得的劳模称号?  相似文献   

3.
阿昆 《北京档案》2004,(12):36-36
开场白:"档案收集难在哪儿?"的辩论历时8个月,将于本期收场.说档案收集难,难在何处?说档案收集不难,原因又何在?70余人参与,各抒己见,又各执己见.既无专家定论,也无领导拍板,但读者皆已开阔视野,心知肚明.这就是"每期一辩"的宗旨,似无结论,似有结论,惟愿档案收集工作前景更美好.新年伊始推出新辩题"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诚盼读者提出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沧海一粟:我曾问一位机关档案室的档案人员:"归档是档案形成的前提条件吗?,"他笑了笑,没有回答,似乎这样简单的问题用不着回答.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不紧不慢地回答:"当然,文件归档前称文件,归档后才称档案,归档当然是档案形成的前提条件了.这样简单的问题恐怕地球人都知道答案.你不是糊弄着我玩的吧!"我又问他:"历史档案,比如说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都经过‘归档'程序了吗?"他无言以答.  相似文献   

5.
对档案馆未来发展趋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馆未来发展趋向问题是近年来档案界争论的理论热点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档案馆的未来发展趋向如何?是传统档案馆、数字档案馆还是复合档案馆?"要想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弄清三个问题,即"数字档案馆明天就来临吗?"、"数字化时代传统档案馆会消亡吗?"、"档案馆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是什么?".笔者在认真剖析和思考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档案馆未来发展趋向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恳请档案界同仁和有关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斧正.  相似文献   

6.
西阳 《北京档案》2000,(8):35-35
近日友人告诉我,前些年,竞相离开档案部门的人,近一两年又争相回到了档案部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记得早些年《中国档案》曾对档案人才流失的问题展开过讨论,后来《北京档案》的"每期一辩"栏目也以"档案人员跳槽的是与非"为题作过唇枪舌剑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10,(10):85-85
“分众化”本来是个过街天桥、高速立交,一到媒体人这儿,还是变成了“独木桥”。这是咋回事儿?  相似文献   

8.
儿子十岁那年的"六.一"儿童节,我送给他一份特殊的礼物--我小学阶段留下的二份珍贵档案(一首诗、一张成绩单).在这之前,我曾问过他:"六.一"最想得到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得到礼物;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过得开心".听了这些话,看着眼前泛黄的档案,还真叫我有点怅然.  相似文献   

9.
1月17日,己亥年小年,省档案馆迎来了"档案中的新年记忆"活动首批参与者——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雅居园校区五年级的同学代表. "什么是档案?档案工作有哪些环节?""省档案馆的档案摞起来会比世界最高峰还高吗?"在宽敞明亮的档案利用大厅里,一个又一个问题激发着同学们的求知欲,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在档案馆中流连忘返,寻找着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微记录     
正@陈尚君:1954年,张幼仪在失婚32年、已经54岁、客居香港时写信给儿子:"母拟出嫁,儿意云何?"儿子徐积锴回信:"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今幸粗有树立,且能自瞻。诸孙长成,全出母训……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相似文献   

11.
M·斯威夫特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报告中说:"作为档案工作者,信息是我们工作的基本要素,是我们的职业。如果我们正处在影响我们职业的革命中,那么我们最好了解它对我们专业的含义。"信息社会的档案工作应何去何从?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全球档案工作者都在苦苦思索着:"我们应该如何转变?我们必须做些什么?"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SAA)2004年年会正是围绕着"信息社会的档案工作"这一主题展开的,对信息社会中档案工作的传统理论原则进行了新的诠释,对其新领域、新技术、新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质性探索。"一叶知秋",让我们以此次年会为切入点,寻求来自国外同行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这是档案工作的真实写照.如何做好档案工作?就领导部门和档案部门的角度,从领导者和档案从业者的关系上来讲,我认为以下两点要把握:一是"给位助为",二是"以为争位".  相似文献   

13.
微记录     
正@边角料:1954年,与徐志摩离婚已32年的张幼仪,给儿子写了一封简短的信:"母拟出嫁,儿意云何?"儿子的回信很快来到:"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读来令人动容。@历史微距:1919年4月6日,《每周评论》第十六号在"名著"栏内刊载《共产党宣言》(节译)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后面属于纲领的一段,并在按语中指出:"这个宣言是  相似文献   

14.
1 档案收集难与易是相对的,有条件地存在、变化着的 <档案管理>杂志主办的<档案界>网站上,有个"业务问题一百问".百问中的第一问是:"为什么档案收集工作那么难做?怎样解决收集难的问题?"虽然有人称此问题太简单,甚至是伪问题,但我却认为它是影响档案业务提高的第一等的大问题,很不简单,是档案界多年关注、经常讨论的大事.  相似文献   

15.
开场白:朋友告诉我,兰台人不仅关心"历史能否戏说?"更关注电子文件的发展走势.为此,在<北京档案>明年1期隆重推出国际版本之际,新的辩题"电子文件能否取代纸质文件?"也将闪亮登场,欢迎<每期一辩>的新朋老友继续捧场.当然,本期和下期的辩题还是"历史能否戏说?"  相似文献   

16.
幸福     
一位年轻的少妇,站在新任某市档案局副局长刘天宇的办公室门口,神情显得异常的沮丧与尴尬.迟疑了好大一会儿,才表情极为不自然地问道:"刘,刘局长,我……,我想参加档案专业大专自考班!行吗?……?"正在埋头批阅文件的刘天宇,听到有人在叫他,赶忙抬起头来."啊!原来是你呀!欢迎!欢迎!"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来人他曾经那样熟悉."你不是在银行储蓄所工作吗?与档案专业可是风马牛不相及哪!……"听到刘天宇如是说,少妇脸上的表情更加不自然了:"不!我已经从储蓄所调到分行机关喽!如今在办公室从事档案工作……""那敢情好呀!想不到咱们成了同行喽!……"刘天宇的态度无疑是诚恳的.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没待他把话说完,那少妇更觉得无地自容了!  相似文献   

17.
<正>夏日的午后,炎热。编辑部的办公室,我有幸和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档案室主任米彪开心畅快地聊了一场。初见米彪,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表情坚毅,不苟言笑,跟我从档案界朋友那里听到的和蔼可亲的"米大叔"形象相去甚远,心里直犯嘀咕:"这就是全国电力行业档案专家米彪?"忐忑中不知该如何开口采访,倒  相似文献   

18.
《兰台世界》2013,(Z4):35-36
<正>一天,儿子指着我正在整理的鞍山气象档案资料汇编,用他那稚嫩的声音问我":妈妈:什么是气象档案啊?很早就有气象档案了吗?"我虽然对孩子的好奇心很是惊讶,但还是很认真地给他进行了讲解":气象档案从古代就已经有了,中国古代人们在甲骨、简牍、缣帛和纸张等载体上,对自然寒暑进行观测,形成了以旱、风、云、雨、晕等大气现象为主的气象观测记录。它们以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的气象档案遗存记载了人们对于四时更替、气候变化等规律的掌握过程,不断地为后代  相似文献   

19.
走进法学 "我就是法学界一'拣漏儿'的.我不拣也会有张涛李涛来做这事.田涛不可复制.与天为邻." 这都哪儿挨哪儿啊?  相似文献   

20.
"我父亲今年快80岁了,是老军人、老干部,最近这一个月,他吃不好喝不好,为了他的个人档案又操心又跑腿."孙女士心疼地告诉记者,不久前她父亲的一位老战友到家中做客时,带来了一份几十年前孙先生在国棉三厂的档案资料."我还活得好好的,现在竟然见到自己的原版档案了?"孙大爷抚摸着档案里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心里很小是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