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创作的审美追求及成败得失胡必健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发展过程是十分曲折而又迟缓的。自唐人“有意为小说”后,历代小说创作长期在所谓“稗官野史”、“野狐外道”的独特领域里寻找着发展的道路。直至明清两代,随着一批小说作家的出现和...  相似文献   

2.
文学要关注现实,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九十年代初,中国小说发展呈现两极形式:一是在反抗现实、反抗世俗的先锋轨道上滑行,二是在贴近媚俗的商业化炒作中逐渐消逝了文学的意义.这些所谓的新潮小说玄虚、飘浮,极端个人化,不关心公众和社会,使得文学似乎遁入空门,完全逃到“个人”、“历史”中去了.无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现代性转型。在现代性语境下,中国先锋文学思潮经历了朦胧诗、意识流小说、“新生代”写作和“先锋小说”的世纪末流变,这种更替演进不止是一种文学样式的变化,也是一种文学乃至时代精神的嬗变,内含着中国文学现代性诉求的强烈愿望,与世界文学接轨、融合和对话的深度焦虑,以及消费时代反抗精神的严重不足。进入21世纪后,将本土化与现代性有机融合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一条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4.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微型形式。在文学领域中,诗歌有绝句、小诗,日本诗歌还有所谓“俳句”,就是由3句17音组成的短诗;戏剧有短剧、小品;格言、语录成为散文中的一种文体。而在艺术领域中,还有微雕、微型盆景。可见在艺术领域中,创造微型形式是一种带普遍性的规律。小说在经历了由短而长的演变之后,也出现自己的微型形式——“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也被称为“小小说”、“—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极短篇小说”、“千字小说”、“袖珍小说”,最近还有人认为应该给它定名为“微篇小说”。虽然名称各异,但大家都承认,小说是可以写得比通常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即10000字左右的小说)更短的。当然,篇幅的长短不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犹如一把利斧凿开了中国这个黑暗“铁屋子”,透射进来一缕久违的阳光,飘荡着一股清新的空气,而作为思想风向标的文学领域也在响应中发生着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思潮。文学领域几大巨头之一的小说也不可逆转地感受到这种变化,吸收了这种变化。中国现代小说就是带着一连串的问号——问题小说,告别了封建时代,开始了她的现代征程。  相似文献   

6.
一、总论在经历过那个史无前例的历史浩劫之后,文学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不仅是政治意义上的历史分期,也是一个有着转折和过渡性意义的文学发展期.首先,它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复归.近看是对“文革”前17年中现实主义优秀品质的复归;远看是对五四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归.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它孕育着一个超越性的契机,即呼唤思想解放,最终导致了从一元化的文化艺术背景向多元化的文化艺术背景的过渡.新时期文学的贡献、意义、不足和局限共同构成了它在文学史上单独分段、既无法代替也无法回避的课题.小说在新时期文学中占居着最为突出的地位,它一次又一次发难,引起轰动和争鸣,以自身的实绩推动出滚滚波澜.“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是这时有着共同血亲关系的现实主义家族中的三个群落.单个来看它们各自都有以独特的题材、主题、内在  相似文献   

7.
当前现实主义文学的崛起,不仅超越了改革文学,而且也超越了所谓“新写实”小说;然而,人们在探索当前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与不足时,却存在着很多理论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在“现实主义”的概念上打摆子,困于传统的道德批判,而不是深入地开掘和把握现实主义的特殊内涵。有人认为,当前现实主义文学不过是前一段“新写实”小说的延伸与拓展,显然,他of没有看到前后两者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1、当前现实主义文学没有像“新写实”小说那样描写在困境中趴下的小人物,而是着力刻画站起来了的小人物。2、尽管当前现实主义文学描写…  相似文献   

8.
网络生存小说是指主要运用写实手法书写当代中国人生存状况的网络小说。网络生存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生态意义:网络生存小说既赤稞裸地写出了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打破了种种意识形态对现代社会的乌托邦梦想和虚假承诺,又在生态学意义上隐含着对主体重建的可贵思索。网络生存小说既在文学手法上了恢复了五四文学的“写实”手法,又在文学精神上体现了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既弥补了当代主流文学创作中“现实生活”缺席的局限性,又使自己成为当代中国民众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1897年,诗界、文界、小说界、翻译界、报界和出版界等,都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新学诗”走向式微和“新派诗”的标榜,似乎预示了“新诗”创作的方向;“时务文体”表现出散文文体解放的征兆;小说观念发生着重要变化;《天演论》震惊了知识界,侦探小说的译介预示着中国作家对域外小说接纳的发端;报界与出版界推动了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也孕育着文学市场和职业小说家;“言文合一”的时代呼声在知识界产生广泛影响。一场改变中国文学历史走向的文学革新运动,已经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的小说空前繁荣起来,以至于在西方形成了一股“文学爆炸”式的拉美小说热。在这个时期里,文坛群星荟萃,流派庞杂繁多。题材别致新颖,这种文学突兀发展的现象,恐怕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实属罕见。而“魔幻现实主义”正是这道文学潮流中的一股热流。本文将对“魔幻现实主义”作一个简单的面面观。一、古印第安文化是魔幻现实主义产生的基因和土壤“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最早见于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于一九二五年发表的关于后期现代派绘画的专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是“隐藏在事物背后并且始终活动着的神秘”的观点。“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经西班牙  相似文献   

11.
乡土文学是20世纪2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文学创作现象.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它开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感伤文学的先河;首次推动农村和农民题材大量进入现代小说领域;它开启了从政治学的层面批判“国民性弱点“的文学主题;追求小说的散文化抒情风格,对于现代小说样式的确立,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小说”的出现是现实主义小说失去相对优势的一个标志,其探索和实验在法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但“新小说”的彻底“反小说”倾向导致了它在60年代末的衰退。近10年来一批年轻的法国作家推出了一批新“新小说”,展示了小说的一种新面目,引起了各国评论界的热切关注和读者的普遍欢迎,预示着小说艺术在新世纪的变革方向。克里斯蒂安·加伊的《逃亡者》集中了新“新小说”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小说是近代政治影响下发展繁荣起来的,小说观念从“小道观”到梁启超等人提出的“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小说在学习西方文学的同时,其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这种观念又延缓了小说的成熟,使之成为政治的扬声器,造成小说对“人”的轻视,对“个性”的忽视。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也同样影响着近代小说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伊凡·布宁在流亡时期创作的小说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基质,通过想象方式的开掘、形象的塑造、主题的挖掘和艺术结构的更新,综合生成了小说文本的"游离"式美学效应,提升了小说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空间,开拓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书写领域。在一种普世性意义的层面上,布宁筑构了一条诗意的回廊,从更深层次上推进了俄国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 新时期文学的振兴,小说创作最为引人瞩目。其中,通俗小说经过苦苦地挣扎,在几经起落之后,靠了数以亿计的读者群落的庇护与撑持,终于摆脱了打入“另册”的困境,赢得了编入小说“正册”的地位。尤其是目前,它正以一种令人嫉羡的经济效益猛烈冲击着文学市场。正如遭人白眼的“倒爷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逼使着人们的承认,通俗小说则以其拥有众多的读者博得了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中的常时节是一个“以柔退走”而又“恃强凌弱”的典型。他上承战国寓言的齐人,下启现代小说中的阿Q。这三个形象,虽然在历史背景、经济状况、社会遭遇等方面有所差别,但在人格心理、精神境界等层面上,却具有本质的相同。齐人-常时节-阿Q,生成了小说表现中国国民性问题的一条射线;从齐人到常时节再到阿Q,是文学的进步,更是小说意识的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适文学思想的核心是进化论,认为文学进化有两条规律:一是文学的自然进化,二是文学的接触进化。文学接触进化论成为胡适考察中国文学发展的思想方法与价值准则,他提出:不同国家间存在不同的文学,国家间的文学没有互相接触、相互影响就会停止不前;国家间文学只有不断冲撞融合,才能够不断推动文学的进化、发展。胡适认为,中国文学的各式体裁中,戏剧最受束缚,进化成程最差。中国戏剧只有与外国戏剧不断接触、冲撞、融合,才能促进中国戏剧的文体演变,催生中国现代戏剧;其次,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相接触”,促进中国小说的文体演变,指明了新文学小说演进的路径;再次,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相接触”,推动中国诗歌的“诗体大解放”,完成诗歌体式的跳跃式演进,创造出白话新诗。  相似文献   

18.
“小说”的概念,古今有所不同。近代“小说”,是指具有突出的人物性格、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并以程度不同的虚构想象为创作基础的一种文学体裁。古代小说并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尤其在先秦,近代意义上的“小说”尚未成熟。但是,在史传散文中,已有不少相当精彩的历史传说,有的已经可以看成是小说的雏型或包含着小说的因素,为后世小说的发展积  相似文献   

19.
“通俗文学”概念并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因为其概念语义与实际涵容对象不符;它虽是针对“纯文学”而提出,而事实上要在文学中特别分一些“纯”文学则相当困难。因此,造成了关于“通俗文学”论争的错位——对象确认上的错位和评判价值尺度的错位。中国传统的所谓俗文学实际是指“民间文学”和“市民文学”,有着独特的文化属性,而目前的“通俗文学”则缺乏这种可构成范畴界说的条件,实际是专指流行于书摊的言情、凶杀、武打、侦探之类的小说,其读者文化层次较低。在“通俗文学”概念的使用和有关理论的阐发中,存在着与文学现象的脱节和悖谬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情节小说、情绪小说和性格小说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金圣叹小说“文法”论的文学意义:集中在金圣叹小说“文法”论中的矛盾,是古代文学传统同近代文学精神之间冲突与交融的反映.这正是金圣叹小说“文法”论的文学意义所在;金圣叹所总结的具体的“文法”的文学意义.就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明清小说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批评的新阶段;金圣叹小说“文法”论中的小说语言艺术批评代表了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形成了颇有见地的小说语言艺术论;因此,其深刻的文学意义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