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言文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对于实践阶段的学生,《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提出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两点要求: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二是“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3.
初中阶段“课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两点要求: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二是“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4.
背诵默写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特别是经典古诗文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试考查的方式之一。高中生在平时学习、记诵文言文时除了常见的理解记忆法外,应该因文而异,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规律,科学高效地背诵记忆,并在考试中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  相似文献   

6.
【命题动态】针对文言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7.
张芸 《生活教育》2011,(22):34-35
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六册书中共有文言文45篇(不包括大量的古诗词),其中要求学生背诵的有31篇,占总篇数的68.9%。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同时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考察评价中这样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应该教会学生利用工具书,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深邃思想、精妙构思等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9.
正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七到九对年级文言文阅读学习提出的阶段目标是"诵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要求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0.
今年初一年级教材全面改版、增加了文言文的容量 ,其目的一方面要求学生们了解我们古代的文化 ;另一方面 ,还有“古为今用”的深层意义。因此 ,同学们要学好这类文章 ,从中受到启发 ,在实际中运用 ,熟练地记诵这些课文是非常必要的。同学们在背诵中如不掌握恰当的背诵方式 ,光凭死记硬背 ,效果肯定不会太好。下面 ,我根据近年来的经验 ,给同学们推荐几条背课文的好方法。一、记头背诵法针对一篇文章 ,它们各自的组合是不同的。如《论语》十则 ,如果同学们死记硬背 ,可能收获不大 ,即使早上能记诵 ,或许下午就忘记了。针对这类文章 ,它们各则…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概括起来便是诵读、理解和背诵,在这三点中,我认为诵读是核心,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必考的重要内容。研究中考文言文命题趋势与特点,把握文言文命题的方向,便于考生制订复习对策,提高复习效率,进而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考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记诵积累的过程和能否凭借注释、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而不考查对语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阅读文言文以“浅易”为主,考查重在“理解大意”,而对文言语法、句法不做要求。【考查目标】1.顺畅朗读,断句停顿。2.…  相似文献   

13.
强行记诵可以提高记忆力,良好的记忆能力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条件。牢固记诵,可加深理解。广博记诵,能增强才干。背诵优秀作品,启迪智慧,熏陶思想,净化心灵,改变气质,丰富内涵,提高人的品位,获益良多。古代文学教学应认真抓好背诵环节。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阅读要求较之以前有所变化,具体的表述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背诵的篇目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正【考点解读】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是高度重视的,其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教育部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显然,新“课标”还是非常重视文言文背诵的。而现今的语文新教材文言文的比重很大,并且所选篇目都是名篇,大多数篇目都要求学生背诵。  相似文献   

17.
为减轻教学负担,现行职业高级中学语文课本(人教版)在削减语文篇目的同时,也减少了背诵内容,尤其是文言文部分的背诵量减少。笔者认为,教材如此处理,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由有三:1.职高与普高相比,职高文言文教材背诵强度须加大这套教材共4册,文言文24篇,课文练习中要求背诵的只有两处。第一册《廉颇蔺相如传》1632个字,第二册《诗经》二首———《伐檀》和《硕鼠》240个字,共计403个字。而普高语文教材共6册,文言文要求背诵的竟有11篇之多,共计5409个字。两相对照,不言而喻,职高教材文言文…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熟读背诵●马晓根教学大纲是“教纲”,同时也是“考纲”,是教学与命题的依据。语文教学要依纲据本,文言文教学更不例外。新大纲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所降低。文言文课文由过去占全书的30%左右到现在的20%左右,降低了要求,以减轻...  相似文献   

19.
文言语段阅读理解考点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中“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仍然是考查重点。但中考要体现其选拔功能,文言文阅读,不可能只停留在默写上,词句的解释、语段内容的理解必须考查,因为它有助于了解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课外文言语段,有利于考查学生能否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前教材内容的改革,初中文言文分量大增.如果还是沿用那种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的做法,必定是教得吃力,学得被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如何打破僵局?课程标准其实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诗文阅读的评价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