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低年段阅读范围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充满了童真童趣。童话作为低年级孩子的一种重要阅读体裁,孩子们都愿意都喜欢去读。辞书上是这样给童话下定义的——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因此童话阅读教学时要遵循童话这种文体的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对童话的喜爱阅读的这种心理,才能达成我们理想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传统童话质疑者认为:童话中的幻想违背客观事实的真实性、塑造的一些儿童形象折射出被压抑的儿童观、其中包含的狭隘的道德观与伪善的道德教育,背离了教育的真善美。与之相反一些学者辩护称:童话中的幻想具有超越性,具有荒诞美,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其儿童观是某一时代社会文化的反映、道德主题鲜明、极端化契合儿童直观的思维特点。事情上,儿童在童话阅读中的幻想具有审美意义,应从社会学视角来评价童话中的儿童观,童话道德教育以显性、正向功能为主,但存在隐性、负向功能。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内容为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在一年级的孩子眼中,世界是充满想象的,是五彩斑斓的.而童话正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儿童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或科学常识介绍的一种文学体裁.童话是儿童成长的精神摇篮,也是促进儿童阅读的有力助手,它能打开儿童的思维之窗,为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教师应当从短小的童话经典入手,引领他们一步一步走进阅读,继而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4.
焦莹 《生活教育》2011,(22):44-45
童话是一粒种子,后来会变成一棵树,童话的树色彩斑斓、四季芬芳,充满神奇与幻想。作为语文老师,在童话教学中,我以童话的情真意切丰富儿童的心灵,提高儿童的阅读素养;以童话的现实光辉唤醒儿童的心灵,增强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  相似文献   

5.
在幻想的世界里,儿童的心灵得到了最大的舒展,心智也得到了最好的生长,而童话就是这幻想世界里的一员。教师要善用童话,让童话浸润学生的心灵,丰富习作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童话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儿童文学体裁,是小学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童话教学策略,借助童话教学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己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充满了奇思妙想,贴近儿童生活,读起来通俗易懂。因此,课外阅读活动中,我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童话中体验课外阅读的无穷乐趣。学习目标1.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安徒生写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激发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2.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看一看等形式的…  相似文献   

8.
<正>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学习中,以统编本教材中的童话为载体之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获得素养发展与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9.
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儿童看待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视角来写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它常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因此,激活学生的想象,练习写童话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好方法。在教学中首先就是要学生明确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没有想象、幻想,就没有童话。在《皇帝的新装》一文里,从皇帝到官员一系列可笑的行为,特别是皇帝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示众的事,就是作者通过奇妙地想象和艺术地夸张而虚构的故事。在幻想和虚构的同时,童话还常常用拟人的手法。课文《古代英雄的石像》、《花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对童话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在编写上都作了很好的安排。如何搞好童话教学,让童话在提高儿童语文素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命题。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进而对儿童进行思想  相似文献   

11.
童话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幻想性.童话的幻想美具有特殊的功能:第一,童话通过幻想张扬与提升儿童的幻想天性,对儿童幻想天性的张扬实际上也是对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张扬;第二,宣泄与补偿儿童的游戏精神,童话与儿童游戏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有未来实践的社会内容和释放心理能量的双重功能,使积淤于儿童内心中受到压抑的冲动得以宣泄,无法满足的欲望得以补偿.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摘     
童话如何教出特色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二十七篇童话,较集中地编排在一至四册里面。童话教学要教出特色,必须注意以下两方面:一、童话的阅读对象主要是七、八岁的孩子,他们的头脑还处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童话也就是“童化”,是儿童化了的“话”。其基本特点是用拟人的手法(如鸟语兽青之类)写成的幻想故事,奇丽多彩。这一特点决定了童话教学十分有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特别是童话把自然常识,认识规律,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3.
蒋青月 《考试周刊》2014,(95):33-34
<正>童话往往采用拟人、夸张、象征等主要表现手法,也常常通过幻想塑造出不同艺术形态,因此成为儿童最爱阅读的文学样式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集中在低中年段,教学中如果能彰显童话文体的优势,就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实现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圆融。实际教学中教师忽略各种不同文学体裁承载的意义,忽略语文课承载的东西,没有关注"童话"的特点,更没有品味语  相似文献   

14.
童话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儿童之于童话,犹如鱼之于水"。教师在指导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尊重孩子,尊重作品的宗旨,寻找到童话教学的最佳切  相似文献   

15.
童话遗产是童年时代的一种梦幻艺术,其传统形象充满了神奇的幻想,蕴藏着丰富的集体无意识,儿童时代所有的激情和幻想都可以在其中得到投射和外化;其深层结构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结构,与儿童审美心理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关系;其动态性、体验性和亲情性语言契合着儿童的接受心理,因而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有力工具,童话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但在今天,童话的讲述传统逐步被阅读所替代,它的价值和魅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当代儿童的审美教育中,还原童话的口头展演传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幻想、夸张等表现手法虚构出来的故事。它可以启迪儿童思维、陶冶儿童性情、增长儿童知识。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童话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指导小学生童话写作:激趣阅读,丰富阅读感知;激思赏析,增强阅读感悟;激情写作,体验倾吐快感;学用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完善人格。童话传导的大多是人类推崇的基本美德,如勤劳、诚信、勇敢、善良、宽容、坚韧等等,走进童话世界,儿童会情不自禁地被童话中的人物所吸引,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决定了童话的审美功能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童话教学应从儿童天性出发,建构起培养儿童审美素养的教学框架。初次阅读童话,应挖掘学生潜藏的审美直觉力,并展开引导;深入阅读,要尊重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创造性阅读,要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一) 小语课本中编选了二十六、七篇童话,又较集中地编排在一至四册量面,五册之后只有三、四篇。这当然是考虑到七、八岁的孩子的头脑还处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童话自然是孩子们亲近的朋友。那么,童话教学如何体现文有特色,教亦有特色呢?只有认识童话教材的特点,明确童话教学的一般任务和重点任务,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才能教出特色来。 (二) 童话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儿童和少年。童话也就是“童化”,是凡童化了的“话”.童话当然有自己的若干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完成多方面的教学任务。童话的基本特点是用拟人的手法(如鸟语兽言之类)写成的幻想故事,它奇丽多彩,富有儿童生活气息和情趣,有儿童的口吻,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童话的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童话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童话把自然常识、认识规律、思想品德教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节离奇,更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所以受到儿童的广泛欢迎。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符合儿童的特点,收纳了很多童话体裁的课文。教师在童话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课文的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和目标,使学生沉醉在童话世界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文主要对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应用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