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竿垂钓诱鱼打窝.一般是在钓点投些酒米、稽食之类诱饵。饵料落于水底后散开成平面铺于水底形成“平面窝”。平面窝打窝方法比较简单,是传统钓法最普遍、最常用的打窝诱鱼的方法,钓底层鱼效果较好。但钓中层鱼、上层鱼效果就比较差。有经验的钓鱼人为了提高效率,为了把中上层鱼引入水底聚而钓之,常常在“立体窝”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垂钓需打窝诱鱼,这几乎是所有钓鱼人都知道的常识。但不少人对“诱鱼”在整个垂钓活动中的意义重视不够,对诱鱼方法的掌握甚少,常常因为诱饵的运用不当、诱不来鱼而钓效甚差。有经验的垂钓高手们都极其重视诱鱼技术,他们把诱鱼当作垂钓活动的关键环  相似文献   

3.
钓鱼与打窝     
贺建成 《钓鱼》2007,(3S):26-28
虽然钓鱼与打窝唇齿相依,密不可分,但仍有轻重、主次之分。 窝子打中了,鱼好钓,甚至想怎么钓就可以怎么钓。窝子没打中,鱼难钓,甚至根本钓不到鱼。钓鱼高手和钓鱼冠军之所以能力压群雄,取胜之道与用饵打窝有很大关系。因为诱鱼是钓鱼的基础,只有诱来鱼,才能钓好鱼,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因此,如何打窝,如何打好窝(也叫布窝),成为钓鱼过程中的一道“主菜”。  相似文献   

4.
传统钓法有“钓鱼不打窝,不如家里坐”的说法。钓点选得准,诱饵用得妙,对野钓的钓获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去年初夏的一天下午,我到离家不远的一条野河浜垂钓。这条河过去农村搞“大寨式”时期曾经集体养过鱼,实行联产承包后,因为离农庄路较远,没有人愿意承包,逐渐放弃了养殖,成了钓鱼人的“天堂”。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打窝是聚鱼留鱼的方法;钓鱼人也都知道钓鱼先打窝的道理。但是,同样是打窝,同样的钓组钓法,有时钓鱼的效果差距却非常大,其实有时就是打窝方法,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王悦忠 《钓鱼》2004,(3):50-50
手竿近岸钓,钓鱼人一般都喜用多种诱饵打窝子,诱鱼进窝、咬钩,这是钓友们常用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类永藻 《钓鱼》2007,(5S):33-33
“要想钓得多,必须先打窝”,钓鱼要打窝,打窝就是选择水域某一处作为钓点,撒下诱饵来诱聚鱼群,只有把鱼都“邀请”到钓点,集中到窝里,才能钓到鱼,钓多鱼,这已成为广大垂钓者的共识。打窝在野钓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张学夫 《中国钓鱼》2006,(11):57-57
钓鱼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是打窝的。有人说,要想鱼钓多,先要打好窝;还有人说,三分钓技七分打窝。钓技和打窝在垂钓中究竟各占多大比例是很难说准的(其实钓技中也包含着打窝),但起码有一点,上面的话道出了打窝在垂钓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李冰戈 《钓鱼》2006,(24):43-43
冬季,对于喜爱钓鱼的钓友而言,实在是太漫长了,尤其是地处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冰封期长达5个多月,虽然在冰天雪地里冰钓有无尽的乐趣,但对钓鱼人来说,无论怎样都是对体魄、毅力、耐力的严峻考验。要想钓到鱼,选位打好窝最重要,特别是冬钓,如果找不到鱼集群越冬的场所选位,或即使能够找到鱼集群越冬的位置,但打不好窝,诱不来鱼或留不  相似文献   

10.
朱剑飞 《钓鱼》2014,(9):20-21
钓鱼离不开打窝,而且如果窝子打得好,这鱼儿就会纷至沓来不肯走,钓鱼焉能不丰收。无论传统钓丕是台钓,都越来越重视打窝,尤其传统钓,打窝是戎功的一半。大凡打窝几乎都离不开米,无论大米小米还是玉米,都是有形的颗粒物。干百年来,大约还是原生米为主,但是这十年来就变化大了。打窝米的变化,也反映了钓鱼人钓鱼观念和技巧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变迁和经济的繁荣,试想,如果人都没有米吃,鱼儿哪还会有米吃?  相似文献   

11.
孙志刚 《垂钓》2006,6(7):26-28
对钓鱼人来说,打窝是休闲垂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悬坠钓法在我国的推广,其先进的垂钓理念已被广大休闲钓爱好者所认可。但同时,手竿垂钓打窝的话题却成为众多钓友竞相争论的焦点话题之一。很多钓友特别是一些年轻钓友较认同边引边钓的打窝方法,并认为此法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打窝方式,而崇尚传统钓法的钓友认为:  相似文献   

12.
伏治友 《钓鱼》2011,(14):23-23
鱼星与钓鱼关系密切,它不仅是鱼在水下某个位置的重要标示,也是钓鱼人下竿的重要依据。打窝者常以鱼星判断鱼是否进窝,不打窝者常寻找鱼星作钓点,被人称之为“追星钓”。不过,追星先要识星。只有善于识别鱼星,并根据不同鱼星采取相应对策,才能钓获颇丰。那么,如何识别鱼星呢?我以为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区分”。  相似文献   

13.
管察 《钓鱼》2005,(12):22-22
鲫鱼是下层鱼,习惯底摄。在“台钓”出现之前,我们主要是底钓,坠钩平底,先撒窝,再根据底况和鱼的摄食偏向选择相应的钓饵。“台钓”不打窝,用诱钓合一的钓饵边诱边钓,但钓着钓着鱼上浮了,于是有钓离底、钓半水和钓一标深等钓术变化,但这是针对池塘而言。野钓或粗放型养殖水域鱼的密度低,诱鱼就不能省略了。  相似文献   

14.
颜恒 《钓鱼》2010,(10):44-45
按常规讲,钓鱼人到了水边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好钓点撤饵做窝,笔者也是始终按照这一条规律去做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像“钓鱼不撤窝,回家没汤喝”、“钓多或钓少,全凭手气巧,咬钩不咬钩,关键窝子是否做得好”、“先喂窝子后钓鱼,脚步轻捷慢慢提”、“舍不得香饵诱不来鱼”……等等这些钓谚的产生,是钓鱼人长期经验的总结,是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的。不过,笔者在长期的垂钓经历中,却摸索出了一条特殊规律,即在选定的钓点上投饵后,利用发窝的等待时间,变“被动空闲”为“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15.
邹卫平 《钓鱼》2006,(14):10-11
河南商城县城郊的两个山区水库.夏夜活跃着许多的钓鱼人.有抛泥鳅钧的.有抖串钩的.有下钧的.有玩爆炸钩的.当然.也有打窝钓手竿的。这打窝钓手竿。又分两种,一是钓,二是挂,我们的这些“玩”法.各有情趣,使夜钓变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7,(9)
“要想钓得多,必须先打窝”,钓鱼要打窝,打窝就是选择水域某一处作为钓点,撒下诱饵来诱聚鱼群,只有把鱼都“邀请”到钓点,集中到窝里,才能钓到鱼,钓多鱼,这已成为广大垂钓者的共识。打窝在野钓中的作用更为明显。窝子又分熟窝子和生窝子。熟窝子也称老窝子,就是钓鱼人经常在此撒诱  相似文献   

17.
很多钓友都有钓鱼打窝的习惯,我以前也是每钓必打,好像不打窝就钓不着鱼似的(事实并非如此)。可2005年秋季,一次外出垂钓偶见一开竿鱼塘用拉网拉鱼,却让我从此改变了沿袭30多年的垂钓习惯。当时只见十几个人拉着大网靠岸,不仅拉上来一些鲢鳙和小杂鱼,还从水底拉上来一些发白、发黏、发臭的豆饼、窝头、动物内脏、骨头等钓鱼人打窝扔下的诱饵。这些发酵变质的诱饵酸臭无比,使人老远就闻之作呕,望而生厌,想必水中的鱼儿也要避而远之。  相似文献   

18.
马寿春 《钓鱼》2012,(9):46-46
垂钓打窝,是诱鱼的好方法,但是,有人打了窝也一样钓不上鱼。笔者摸索到打窝的一些窍门,说给初学垂钓者参考。首先,打窝用的饵料一定要颜色鲜亮,不能发霉变质或用陈饵,因为打窝的目的在于诱,  相似文献   

19.
《垂钓》2013,(2):82-82
早冬的西安,已下过了两场雪。钓鱼看天,野钓看湾。人常说:“打什么窝,诱什么鱼:挂什么饵,钓什么鱼。”钓获的好坏在于底窝料的诱鱼程度。  相似文献   

20.
颜恒 《钓鱼》2006,(9):38-39
浏览过一些钓鱼报刊,发现关于针对做窝的钓谚较多,如“钓鱼不撒窝,大都钓不着”、“药米打窝,鱼来不走”、“诱饵有香味,鱼儿才拢来”、“春钓不打窝,回家没汤喝”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