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上海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城市里,有一种十分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铁。在地铁的一节节车厢里,来来往往的人群被带去各自的目的地。每天在地铁里几乎都能找到我的身影——坐地铁上下学、出游,早已成为我的习惯。上海的地铁线路,除了浦江线,其他的我都坐过!关于地铁的一切我都很有兴趣,几乎所有地铁线的站名我都烂熟于心!与家人一起乘地铁出行时,他们总是咨询我走路最少的、路程最短的换乘路线,从几号口出站,等等。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1日晚,上海复旦大学体育馆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来自国内外的12支优秀乐团正在这里进行"中华号角——2012年上海之春国际管乐节"闭幕式演出。其中有这样一支队伍,当他们大手牵着小手微笑入场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当他们娴熟、自信地演奏时,赢得的是一阵又一阵的  相似文献   

3.
师·父     
正我有一根教鞭,是像老式电视天线一样,由细到粗共七节,一节一节套在一起、伸缩自如的那种。这根教鞭,到我手上的时候只剩六节了,而且,它银色不锈钢的外表也已锈迹斑斑。它的主人是我的恩师——郑榕。25年前,在我小学即将毕业那年,我遇到了郑老师。他是上山下乡时期从福州来到我们这个小城的,一呆几十年,扎根在这儿了,教数学。据说,他常年"坐镇"毕业班。郑老师又瘦又高,十分严厉。年幼的我对他很  相似文献   

4.
弄堂是上海民居的特色建筑,它记载着上海的故事,透露出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可以说,曾经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弄堂房子组成了上海,构建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弄堂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住宅群,弄堂似乎慢慢从上海人的视野中淡出。上海的弄堂文化和北京的胡同文化一样,悄然发生着变化;但是上海人的弄堂情结也和北京人的胡同情结一样,剪不断,理还乱。上海作家沈善增经历了弄堂的变迁,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5.
好美的数学     
林雯 《教育文汇》2007,(2):41-41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准备教学“十进制计数法”一课。刚开始研究时,觉得它是一节枯燥、乏味的课,后来仔细分析,却发现这节课里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文化:有数的起源.有文明古国数字的奇异形态,有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史等。于是我就以传递数学文化作为这节课的切人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找来了丰富的素材,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于是课堂上就有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数字诗;有了我们的祖先结绳孩0痕、摆石子记数的情景;有了阿拉伯数字演变、发展的漫漫历程。在这节课上,学生的眼神里都透出惊喜。满脸都荡漾着激情。课后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写道:“我觉得数学真是太神奇了!”“我突然发现,数学是这么有趣!好像把我带到了神秘的古国!”“原来我一直认为数学就是写写算算,这节课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开学第一节语文课,上什么内容好呢?“习惯篇——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第1课——我给江主席献花”,抑或是“交流寒假见闻”?正在我思忖未决之时,一个新奇的构思在脑海中闪现:可不可以尝试在这开学第一节语文课中,抓住课本的目录,来点别样的整体阅读呢?  相似文献   

7.
6月18日晚,为配合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问英国,伦敦的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上演了一台名为《印度河节律》的盛大晚会。我应巴基斯坦驻英国同行的邀请观看了这场晚会。身处异乡,作为异客,听着异曲,撩起的是浓浓的思“家”之情。从未有那么想家过,那是心中永远也挥之不去的家——祖国。这是一台有史以来在伦敦上演的以巴基斯坦文化为主题的最隆重、最现代的综艺盛会。它以巴基斯坦的母亲河——印度河为脉络,串联起土地、人民和文化,是一台大型史诗型晚会,这让我想起小时侯百看不厌的我国大型歌舞剧《东方红》。只是《印度河节律》的表现手法更…  相似文献   

8.
一阵风,掠过我身边。忽然间,想要去很远……飞驰而去飞驰而去的,是火车。而我将永远流落在这僵硬的坐铺上了——不知打几岁起就是这样——从大同到永济,从大同到上海,或者从上海到西安……我匆匆来往于和我有关系的城市、村庄,而每次都是它用巨大的绿色身躯带我一路乘风而去,穿梭在阳光和田  相似文献   

9.
富贵花     
第一次看到富贵花是我在工学交替的时候,只见它是节节往上长的,似竹非竹,特别的青、嫩柔,有些惹人喜爱,但也不过是一种平常的草本植物而已。一位与我同龄的十七八岁的女孩正在精心地把它制作为厂房里的欢迎用的瓶景,当女孩告诉我它名叫富贵花的时候,对我这样有着远大志向却又不青安于平常岗位的人来说,我打心跟里就有些鄙夷它。  相似文献   

10.
一、缘起——蓦然回首,那课却在……亚马逊,一条美丽的河;亚马逊,一条神秘的河。半年的时间里,因四次上想象作文《亚马逊河探险记》,我和亚马逊河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白天念叨它,晚上梦见它。亚马逊河,是我生命中魂牵梦绕的河。尽管它离我的生活那么遥远,尽管我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但我始终觉得它近在咫尺,异常亲切。2004年9月底,我接到了紧急通知:为“浙江省习作写话研讨会”准备一节习作课。说实在的,对于习作公开课,我真的很发怵。一是公开上,老师们大都喜欢热闹的场面,而习作课却必有一段冷场的时间;二是习作课很难在4…  相似文献   

11.
开学第一节语文课,上什么内容好呢?“习惯篇——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第1课——我给江主席献花”,抑或是“交流寒假见闻”?正在我思忖未决之时,一个新奇的构思在脑海中闪现:可不可以尝试在这开学第一节语文课中,抓住课本的目录,来点别样的整体阅读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一把小刀     
<正>在二年级的一节数学练习课上,我正在班上巡视,跟往常一下,我跟几位学生说起了悄悄话:"上完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这节课你觉得满意吗?""你觉得开心吗?"……  相似文献   

13.
人生就像一节列车,从起点开往终点的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很多站头。在每一个站头上,都有着它自己的故事。当我的人生列车开到十五岁的那一站时,我在那个月台上停留了很久,因为我的车出了故障。那一年的目的地是上海。那时候有很多人告诉我说上海很好,叫我到那里深造。可当时妈妈不太愿意,不放心我离开她的身边。但爸爸却同意去上海的  相似文献   

14.
F型阅读     
张璐鸥 《大学生》2014,(5):69-69
正最近,我正在研究一个现象,用一句话概况——因关注而忽略。我阅读了一篇文章《阅读的危害》(The Dangerous Effects of Reading),它并不是阐述阅读本身的危害,而是指多一份关注,比如,微信公众号、消费点评网站,便多了一种信息渠道。各种信息渠道叠加在一起,我们身处的时代信息爆炸了。  相似文献   

15.
曹慧 《江苏教育研究》2015,(Z2):118-119
自从走上校长岗位,我提醒自己做到两点:尽量控制教师大会的次数;把每一次会议当作一节公开课准备。新学校,创建任务重。琐琐碎碎的事比较多,有些教师出现抱怨情绪。抱怨可不是一个好的情绪,必须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可从哪儿开始突破呢?说来也巧,正在我盘算这事时,朋友送我一本书——《向着明亮那方》。他说:"这本书好像是专门为你们学校写的"。接过书,不由眼前一亮。我觉得书名  相似文献   

16.
胡小芳 《班主任》2014,(7):28-29
正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一直珍藏着一张"红牌"。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一个叫宇的学生。宇是我所带班级中年龄最大、最调皮的男生。刚接手这个班时,有老师好心提醒我,要特别注意宇——他特别能惹事,活动能力特强,个子又高……果不其然,在我的第一节课上,预备铃都响了好一会儿,宇才跟班上几个男生从外面跑进来。"报告!"宇故意大声地喊道。看着他那略带挑衅和试探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正在做作业,突然发现有一只蜜蜂飞了进来。我吓坏了,生怕它飞起来咬我,大叫起来! 在爸爸的合作下,我们轻轻地用丝网把它罩住。多可爱的小精灵啊!我正准备放走它,却意外地发现,它好像受了伤。它的尾部拖着一节嫩红色的东西,还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上海市以举办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正在进行上海“城市精神”的大讨论,各方反响热烈。西方著名学者斯宾格勒说:“将一个城市与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杨东平先生曾以专著《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为我们描绘了北京和上海两个  相似文献   

19.
它是"状元诗人"严斯我诗中描绘的美景;它曾被乾隆皇帝赞誉为"江南第一山";它有一个灵动优雅的名字——惠山,寓意"秀慧、祥和"。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位于当今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腹地,南临万顷太湖,北靠万里长江,东接上海,西邻南京,是著名的中国古代吴文化发源地,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当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改革开放30年的创新发展,使今天的惠山成为了无锡现  相似文献   

20.
严文华 《大学生》2013,(5):71-71
正在一次课上,我见到了晓洁,她是一个尽量不引人注目的人,总是把自己边缘化。我能够理解,她刚来上海,来自一个边远的城镇。在家乡,她算有文凭——中专毕业,到了上海却发现,想找到一个只读过中专的人并不容易。她在上海见到了太多之前没有见过的东西,她不知如何应对。经人介绍,她来到我的成长小组课。第一次相互介绍时,她只想更快适应上海。问她为什么来上海?她犹豫了一下,小声说:"我的主管是上海人。"大家不解,她犹豫着解释:"那时在厂里做工,经常要加班到深夜。上班干活、下班睡觉,我觉得像是坐牢,又没其他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