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十五”计划的出台及其对发展信息产业,推动国民经济信息、网络化所给予的高度强调,数字鸿沟问题更加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但一般的讨论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数字鸿沟对中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能否跨越数字鸿沟?中国究竟应该如何把握数字机遇进行以信息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信息产业不仅是当今世界的核心产业,而且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制高点。通过对西北五省区“十五”计划中有关信息产业方面论述的梳理,结合西北“八五”以来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就西北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杜君 《图书馆杂志》2006,25(5):62-63
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被提出来后,图书馆人开始观察与图书馆相关领域的“和谐”问题,比如目前我国存在的巨大数字鸿沟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缩小乃至消除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公平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呢?  相似文献   

4.
姜照君 《声屏世界》2005,(10):11-12
在全世界范围内。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处于数字鸿沟底层的是农民.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农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如何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和技能?如何将农民的数字鸿沟转变成数字机遇?本文从农村现代网络信息传播的“软资源”的角度出发,力求为农民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民渡过“数字鸿沟”、抓住“数字机遇”.搭建一座桥粱.提供一种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关注中国数字鸿沟》:如何配置数字信息资源冷德熙 编科学出版社 2002年1月出版 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是人类社会革命性的进步,然而由此引发的数字鸿沟问题也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信息技术越是进步,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2001年7月,“关注数字鸿沟:公众理解信息技术高级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就数字鸿沟与其它各个产业的发展关系进行了科学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信息产业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信息产业发展的快慢对一个国家未来总体经济目标的实现影响很大。对信息产业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从而制定出信息产业发展策略和政策,加速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已成刻不容缓之大计。本文介绍了信息产业产生与发展的概况,分析了信息产业的概念以及信息产业的归属等问题,探讨了信息产业的性质、特点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我国信息产业及信息产业政策进行了评价,并就我国信息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全文共分5个部分。 第一部分: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从生产入手,阐明产业的概念,分析信息技术对信息产业产生的促进作用,并从钱学  相似文献   

7.
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字鸿沟”是社会成员拥有数字信息的差异,它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分析我国的数字鸿沟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作者介绍了国外解决数字鸿沟的措施,并提出我国应加快经济的发展,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普及信息技术,并实施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普遍服务原则,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8.
引言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数字鸿沟”问题的谈论多起来了。通常认为,数字鸿沟是经济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的差距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国际上,是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及信息化程度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在国内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表现是:许多档案馆(室),在重金投资建立了一流的通信-计算机网络之后,网络系统上信息贫乏、数据混乱、应用系统相互割裂成为一些“信息孤岛”,远不能支持管理与应用。这就需要我们深思:实施信息化战略,应该找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数字鸿沟”究竟在哪里,研究跨越这种“鸿…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数字鸿沟”问题的谈论多起来了。通常认为,数字鸿沟是经济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的差距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国际上,是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及信息化程度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在国内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表现是:许多档案馆(室),在重金投资建立了一流的通信——计算机网络之后,网络系统上信息贫乏、数据混乱、应用系统相互割裂成为一些“信息孤岛”,远不能支持管理与应用。这就需要我们深思:实施信息化战略,应该找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数字鸿沟”究竟在哪里,实用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一等奖敖海波关于军队政治工作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个问题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图书馆周晓英论图书馆的市场经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王颖邱碧君社科期刊元数据分类标引语言失误匡正———兼论《中图法》电子版修订的建议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图书馆孙志敏电子信息资源的选择策略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图书馆学系祁长松论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国防大学图书馆宋波元数据对新闻类资料管理的影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料室王坚方“后发优势”的实现与弥合信息鸿沟的国家战略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图书情报中心王涛图书馆教育三…  相似文献   

11.
数字鸿沟,也叫知识鸿沟或知沟。数字鸿沟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迁移,最终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北京召开了“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 2001年中国高层年会”。会上,信息产业各部门、各行业企业以及相关研究分析机构等组建了跨领域的“数字联盟",旨在消除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中国东、中、西部之间,不同行业、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差距,努力填平它们之间的“数字鸿沟"。在本次年会上,各专家、学者就什么是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表现是什么、数字鸿沟对社会生态有什么影响、如何弥补和消除数字鸿沟等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这里,我们从中摘取了有代表性的部分发言,以引起大家对“数字鸿沟”的关注。——编者  相似文献   

13.
文化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常克仁 4月 1 0日在娱乐软件产业发展暨网络游戏管理对策研讨会上指出 ,文化部将积极促成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常克仁说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 ,要“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 ,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并且要求我们“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去年 3月 ,国家明确文化部负责对利用互联网经营艺术品、音像制品、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信息公平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公平是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关乎国家的根本利益,但我国地区间及各社会层面的“数字鸿沟”却在不断加大。实现信息公平的对策是逐步实现全国文献信息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强公益性公共信息资源及其利用平台建设;大力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努力扩大其开放性;加强对公民的信息权利意识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信息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5.
张琴 《青年记者》2017,(5):123-124
数字鸿沟一词最早是由马克尔基金会的前总裁利奥伊德·莫里赛特提出的,他指出“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鸿沟.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广泛参与了对数字鸿沟的研究.如祝建华给数字鸿沟以操作性定义,即如何测量数字鸿沟.①韦路、张明新认为“第三道数字鸿沟”是“知识获取鸿沟”.②就对“数字鸿沟”的不同理解来看,狭义上把“数字鸿沟”局限于不同社会群体或不同地区间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上的差别;广义上的理解则认为除了互联网之外,还应该包括其他许多信息传播技术,如电话、有线电视、手机等.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广义上对“数字鸿沟”的理解,并特指在接近和使用智能手机互联网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部委信息     
信息产业部2000年推进电子商务工作重点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推进司近日透露 ,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 ,重点发展BtoB业务 ,将是2000年我国信息产业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九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国信息产业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并重点强调要抓紧研究和推进电子商务。为了切实推进我国信息产业的稳步发展 ,我国信息产业的2000年工作重点已经基本拟定 ,内容包括制定国家信息化的“十五”规划 ,并列入国家“十五”规划中 ;大力推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鼓励科技、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化利用 ;积…  相似文献   

17.
城乡图书馆统筹发展是缩小城乡“信息鸿沟”的需要.阐述了城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农村信息需求与供给现状,探讨了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协调发展的策略,力求为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引言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数字鸿沟“问题的谈论多起来了.通常认为,数字鸿沟是经济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的差距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国际上,是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及信息化程度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在国内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表现是:许多档案馆(室),在重金投资建立了一流的通信-计算机网络之后,网络系统上信息贫乏、数据混乱、应用系统相互割裂成为一些“信息孤岛“,远不能支持管理与应用.这就需要我们深思:实施信息化战略,应该找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数字鸿沟“究竟在哪里,研究跨越这种“鸿沟“的策略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图书馆信息服务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国内外信息服务业现状现代社会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已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政府需要信息 ,企业需要信息 ,家庭个人需要信息。信息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优势。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年4月视察辽宁省图书馆时也强调指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就是资源、资产。”按照美国学者马克·波拉特等人于本世纪70年代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分类 ,信息产业是第四产业 ,图书情报业是重要的信息产业部门。图书馆具备信息产业的基本条件和优势 ,是信息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 ,是社会支柱产…  相似文献   

20.
信息产业“十五”发展扫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于 2月 16~ 17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九五”工作,安排了“十五”计划,部署了 2001年任务。 会上,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作了题为《把握历史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实现我国信息产业“十五”更大跨越》工作报告,吕新奎副部长作《关于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的说明》。《报告》和《说明》从总体上描绘了 21世纪初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概貌,勾勒出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框架。现将其要点摘登如下。 ——编者 “十五”期间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