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陈江苹 《视听纵横》2002,(3):105-105
新闻批评是指新闻记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社会丑恶现象。目前新闻界在进行批评报道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已经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和倾向。记如何加强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和把握,已经成为新闻批评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同新闻中的批评报道一样,杂文的批评,也是舆论监督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往人们多关注杂文尖锐,泼辣,针针见血,在咽喉处下手干脆利索的品格,却没有很好总结它对新闻监督的延伸作用。杂文监督的延伸性,是针对新闻监督(特指批评报道)而言的。批评报道所披露的事件被受众了解之后,可以说,这个报道的使命也就归于完结。但报道的使命完成了,并不等于这个监督不需要继续进行了。一般而言,批评报道对象所指具体,主题意义上的涵盖面较窄,要在更广泛的范围监督,杂文无疑是最适合的文体。杂文可以…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报道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报道形式。和其他的报道方式不同的是,在体验式报道的采访过程中,记不但是新闻信息的传递,而且还是新闻事件的亲历和参与,承担着记和新闻当事人的双重角色。因此,要求记在正确认识体验式报道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角色意识,包括角色期望、角色转换以及避免角色错位三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按照新闻报道惯例,往往是对反面新闻进行舆论批评监督,对被报道对象进行曝光。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舆论批评监督的大环境所限,加之各种原因,也经常出现记者冒着风险采访,到了发稿时,稿子却不明不白地被枪毙的现象。于是这条批评报道不了了之。然而,笔者做了一次大胆尝试,反面新闻舆论批评监督曝不了光时,进行正面报道,其效果远远超过了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5.
书生报国无它物,惟有手中笔如刀。记者对社会的监督,其最常用方法、最有力的监督就是批评报道。有人称,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有善恶忠奸,有财产万千, 更有性命关天。由此可见,记者对于一件事情的报道所能带来的后果有多大。记者报道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批评报道是不是每件事都能进行报道呢,答案显然是不能的。记者在对某些问题进行批评和揭露式报道时,如果批评报道一旦有误的话,其后果将是无法挽回的。所以,记者  相似文献   

6.
陈中华 《青年记者》2006,(12):15-17
采访“被批评方”的重要性  舆论监督类报道,也俗称“批评报道”,其中对被批评的采访是最重要的采访环节,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有的记在采访中绕过这道坎,仅凭一面之辞或道听途说就指名道姓批评起来,除了暴露出采访作风上的问题以外,也反映出认识水平上的欠缺。  相似文献   

7.
批评报道的价值选择与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报道是一把双刃剑,正负作用都十分明显。一方面,一篇好的批评报道能充分行使媒体的监督职能,揭露并纠正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不够严谨的批评报道常常会对受众的价值观进行不良的引导,影响事情按正常规律发展并解决。因此,批评报道的采写更需要记者无畏的勇气和审慎的态度。批评报道的价值选择价值选择是批评报道的题中应有之意,因为批评本身即意味着以某种价值观为标准的评价、判断。而且,批评报道的意义恰恰也就在于它所维护的价值观:通过对违背该价值观的现象的批评,媒体捍卫了这种社会价值。从这一意义上说,正是批…  相似文献   

8.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及传播技术的发展,批评报道的形式日趋多样,如:“读者来信”、“批评与建议”、“社会经纬”、“新闻调查”、“众生相”、“监督哨”等栏目、专版亮相于媒体平台,把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扬得淋漓尽致,媒体的广告收入也因此极速飚升。但作为媒体的行为者———记者在批评报道中属于什么地位呢?他们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呢?本文试作一阐释。记者在批评报道中是桥梁和纽带监督是“自古至今,人类的永恒主题”。①新闻舆论监督是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记者深入调查采写负面新闻信息的批评报道的传播,表…  相似文献   

9.
论文缩微     
监督莫画省略号 批评宜发连珠炮 公行在第231期《中华新闻报》上撰文说,海南省委书记对于舆论监督有一段妙论:“要有引人深思的问号,发人猛醒的惊叹号,令人满意的句号。”遗憾的是,我们的众多批评报道,有问号,有惊叹号,有不少还未给画句号。 监督报道是炸向邪恶势力、不正之风的炮弹。听炮声分多种:有响炮,有哑炮;有重炮,有虚炮;有单发炮,有连珠炮;还有排炮等。登了上文没有下文的批评报道,虽是一种进步,但力度不够,群众对此是不满意的。批评不能放虎炮、哑炮、单炮,宜发连珠炮,搞好后续报道、追踪报道、反馈报道。…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要把握好法律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舆论监督,不仅要敢于监督,还要善于监督,特别是要研究有关法律规定,弄清正当新闻批评与侵犯公民、法人名誉权的界限,在法律允许限度内开展监督工作,惟此才能达到监督的目的。当前人民法院受理和审判的名誉权纠纷案件中,新闻单位作被告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其中因新闻批评导致的官司又占绝大部分。这并不奇怪,因为舆论监督就是要把一些错误的行为公之于世。但由于这种曝光、批评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公开进行的,若有失误,则必然损害对方名誉;即使是在报道的枝节问题上或具体措词上有不够准确之处,对方也会感到极度不满。在实…  相似文献   

11.
图并茂的报道,不仅让报道内容丰满而充实,而且可以形象地再现事件的本来面貌,字与图片相辅相成,具有见证性,在问题性报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不久前记在几则批评报道中得到的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7,(10)
形成系列报道增强监督力度——办好读者来信版的一种探索文/郑州·陈亚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读者来信版怎样适应新形势,增强监督力度,提高批评报道效果?近几年来,我们从转变思想观念和报道方式入手,使批评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从而树立了党报的威信,提高了...  相似文献   

13.
陈堂发 《新闻界》2003,(1):27-28
在处理批评报道难以避免的细节失实所引发的公民名誉权纠纷方面,我国司法实践对名誉权显然采取了全面、严格保护措施。对法律真实的苛求使批评监督性质报道的开展承受额外压力。一般地讨论优先保护名誉权还是言论表达权已意义不大,但必须肯定的是,社会制度(自然包括法律制度)的首要价值在于正义。任何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显示效率和效力,都应该将道德理念作为基点,包容正义精神。诸多被判侵权事实成立的案例表明,媒体对事件真实性负有核实责任的能力和允许核实的空间是相当有限的。就新闻职业能被提供的条件而言,媒体核查义务…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报道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怎样把握尺度,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监督批评难,一些地市报纸甚至采取了对负面报道消极回避的态度,有的报纸长期没有一篇批评监督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享有无过错合理怀疑权。”这是《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初稿以法规的形式作出的规定。该条例规定,新闻记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履行职务的人员都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冒牌记搞“舆论监督”是新闻,正牌记搞“舆论监督”是不是新闻?1月17日,3名男子因涉嫌敲诈被湖北十堰市检察院批捕。自2003年以来,3人打着“记”的招牌,专作“批评报道”,并以此要挟舆论监督对象出钱作“正面宣传”,先后敲诈了20多家单位。(2月1日,《楚天都市报》报道)另据报道,至去年年底,山西省已依法取缔非法期刊记站21家.  相似文献   

17.
批评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内容。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对社会风尚、社会道德进行监督,旨在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这是新闻界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新闻媒体增强权威性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批评报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尚有不少难点。除了批评报道本身的采访要付出更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搞好舆论监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舆论监督≠批评报道 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的一大特征。有的人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报道,把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画上等号,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但舆论监督并不是批评报道的同义词。舆论监督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政府、国家公务员的舆论监督,二是对社会生活进行舆论引导和监督,三是对报纸舆论本身进行自我引导和监督。 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职责,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和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与正确地实行舆论监督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闻媒体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揭露,都是实施舆论监督。然而频频不断的新闻官司,却使媒体陷入了两难境地。据悉,全国的新闻官司10年间已达到7500起,媒体败诉率达35%以上。新闻媒体因刊发批评报道吃官司甚至败诉,不仅削弱了批评报道的战斗力,而且损害了新闻记和媒体的信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在实施舆论监督时避免“吃官司”呢?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7,(5)
发掘批评报道的深层事实文/朱冰尧20多年前,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两名青年记者的一系列批评报道使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罗伯特·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通过报道把尼克松总统赶下了台,于是这类用于揭露被隐藏事实的批评报道成为新闻界维护公众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