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前,可安排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读读《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精彩片段,对诸葛亮的性格、才能、人品有一个大致了解。东汉末年出现了军阀混战局面,经过一段时间混战,"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后来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接着又想乘胜南下。当时的刘备虽贵为"汉室之胄",但在军阀混战中却一直依附于别  相似文献   

2.
自周西成战死之后,桐梓系军阀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导致派系之间分庭抗礼,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五年,桐梓系军阀王家烈与犹国材为争夺统治实权,爆发一场军阀混战,这场混战最终导致桐梓系军阀在贵州统治的瓦解,也使贵州人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本文旨在讨论王犹之战,王家烈最终能取得胜利,并揭示桐梓军阀内部矛盾,并最终导致解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混战局面中,首次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及用人方针,吸收、网罗了大批文武将才,为扫平群雄、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试就曹操的这一用人思想及用人方针作一评析,敬请方家赐正。东汉末年,在黄巾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政权摇摇欲坠。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一批批豪强地主与各地守宰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封建军阀集团。这些军阀集团你征我伐,混战不已。为了能在兼并战争中消灭异已,立于不败之地,他们之间除了进行政治、经济、军事  相似文献   

4.
李金泽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5):52-54,74
曹操在汉末军阀混战的特殊历史时期,敢于冒天下之指责,担当起消除割据、统一中原的历史重任,并运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统一了北方,为最终结束长期军阀混战的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这种历史责任担当意识,体现在公文中,就是敢于反传统、反正统的思想;体现在公文语言特点上,是强势语言,富有气势,以气取胜.  相似文献   

5.
戴望舒是民国时期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中带有强烈的唯美颓废主义色彩,这与诗人自身的性格、经历有关,同时也是作者所处时代的在文学上的反映,当时国家不断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军阀混战,这些外部环境对作者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最终化为作者笔下忧伤、唯美的诗歌文字。本文着重分析了戴望舒作品中强烈的唯美颓废主义色彩及其表现,并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诗人自身经历等方面尝试揭示诗人唯美颓废主义色彩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海南教育》2013,(5):47-47
<正>《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是徐志摩最有代表性的诗歌。诗人曾经留学英国,在康桥大学读书。在那里,受到英国文明的熏陶,诗人确立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确立了自己爱、自由与美的人生观,但国内的军阀混战以及恋爱的失败,使他倍感失落,以致他的康桥理想破灭了。康桥,今通译  相似文献   

7.
北洋政府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面,西方列强掠夺并企图分裂中国,国内军阀混战,民生凋敝;另一方面,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之路,教育界有识之士在艰难困苦中谋求教育救国之道。这个时期在学制系统、教育发展方面建树良多,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曹氏诗风与北方物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者解读曹诗慷慨悲凉的风格之成因,多注重社会时代的因素,而人与物候之关系则较少论及。曹氏父子及建安诗人多为北方人,又主要活动在以邺下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其耳濡目染,感物兴怀的自然帚物无不具有北方属性.北方偏凉的物候在建安文学中留下痕迹。带有更多苍凉的人生悲感之建安诗人。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同北方的物候紧紧熔铸在一起,构成了极为慷慨悲凉的境界,使其诗呈现出慷慨悲凉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自办与参办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深入认识中国私立大学的路标和门径。20世纪前半期,中国私立大学在帝制末年孕育产生,在军阀混战中获得生长机遇,在抗战前10年取得长足进步,在抗战之后继续发展。此间,中国私立大学形成了自己基本的办学特点,诸如办学类型多元化、多渠道等筹措经费、精神立于物质之上、严格教育教学管理等,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建安诗歌具有强烈的悲剧精神,诗人们面对自我、社会生存困境产生了自觉意识和悲悯情怀,同时苦难的生命历程激发出他们的强烈的使命惑和悲壮的气概。建安诗歌中悲剧气氛与阔大境界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建安诗歌的悲剧精神因建安诗人的个性呈现出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1.
教材中关于闻一多的诗作《死水》有如下注释:“闻一多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于1922年赴美国留学,深切感受到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1925年回国,他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  相似文献   

12.
军阀混战与军阀割据既是军阀政治的主要标志,又是产生土匪的直接动力。土匪活动的普遍,土匪与军队的紧密联系,成为军阀政治的一个基本内容。土匪活动的结果,必然是大规模的兵匪出现。在军阀时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兵匪以其独特性,成为继军阀、土匪之后中国政治的又一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13.
李杰 《现代语文》2008,(3):84-85
自西汉至东汉建安以来,战争频仍,军阀混战,政权交互更替,社会生产力屡遭破坏.妇女在恢复生产和发展人口等方面的作用日显重要,女性社会地位随之提高,其自主意识和生命意识逐渐觉醒.<孔雀东南飞>中,从女性的生命自觉探讨刘兰芝的择死殉情,可窥见这一爱情悲剧的时代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大系,各省的地方军阀乘机割据一方。随之,四川省的大小军阀们亦各自据地称雄,互争防地,长期混战,到蒋介石势力入川为止,战争断断续续绵延近二十年之久,大小共四百余次。其派系之复杂多变,混战时间之长,次数之多,为祸之烈,人民受苦之深,均属历史上所罕见。一个素称“天府之  相似文献   

15.
建安游宴诗即建安诗人以宴饮、游玩等为题材,以表现他们的宴饮、游玩生活本身以及在宴饮、游玩中“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是建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安游宴诗产生于建安时期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建安游宴诗在思想内容、题材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对后世人、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安公宴诗思想复杂深沉,它体现了建安诗人因时代、人生而产生的慷慨之志与悲凉哀思以及通过及时行乐来实现生命价值的思考。其情感表达真实自然,无论是对曹氏政权的喜悦、感恩之情,还是因自己不被重用的忧伤烦闷之情都流露于诗的字里行间。它是建安时期重要的诗歌类型,其文学价值不可简单否定。  相似文献   

17.
建安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有许多游宴诗,即建安诗人以宴饮、游玩为题材,表现他们在宴饮、游玩中“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人、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丕是建安中、后期的代表作家,是建安时期邺下文人交游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生活在安定的环境里,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是一篇在动荡的时世揭示知识分子心灵的力作。作品以浙江军阀混战为背景,写了一位小学教师潘先生携妻带子逃往上海避难的一段曲折经历。小说一方面反映军阀混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动荡不安;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乱中的心理、言行,以及由此而体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是一篇在动荡的时世揭示知识分子心灵的力作。作品以浙江军阀混战为背景,写了一位小学教师潘先生携妻带子逃往上海避难的一段曲折经历。小说一方面反映军阀混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动荡不安;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乱中的心理、言行,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20.
热河地区沟通中原与东北,民国年间为各派军阀混战争夺之地,故而中央政令得不到有效贯彻。自清王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常年的混战导致热河地区军政费用开支极其庞大,然而该地区财源匮乏,难以维持军政费用,于是各派系军阀纷纷将利益来源转移到鸦片。特别是在奉系军阀的统治下,为获取鸦片利益大多对鸦片种植采取支持态度,其结果是热河鸦片种植成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