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Chiari 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 48 例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48例经MRI证实的Chiari畸形I型(CMI)合并脊髓空洞症(SM)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情况,其中行后颅窝减压12例,后颅窝减压并SM切开引流术24例,后颅窝减压并小脑扁桃体切除术8例,小脑扁桃体切除并Ⅳ脑室闩部假膜切开术4例。结果:4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MRI复查脊髓空洞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后颅窝减压术、空洞切开引流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术及其不同组合手术是治疗CMI合并SM的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MRI对明确诊断、判断病因及疗效、选择治疗方案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MRI图象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3.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退行性疾病,过去因诊断条件所限,误诊率较高,随着MRI的应用,脊髓空洞症(SM)的诊断率已大大改善,但不典型者仍易误诊,现将我们遇到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脊髓空洞症并chiari Ⅰ型畸形15例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7例:年龄13~41岁,平均32岁;病程5月~10年,半均4.1年;均慢慢起病,无明显诱因。 1.2 临床表现 9例表现为纯运动系受损,其中肢体无力或萎缩5例,腱反射亢进4例,迟钝3例,下肢引出病理征3例,走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SCD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 21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17例行脊柱MRI检查,10例有异常信号,呈条带状等T1长T2异常信号。24例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12肌肉注射,14例治愈(58.3%),6例明显好转(25.0%),4例效果不明显(16.7%)。结论 SCD患者主要表现为脊髓后索、侧索受累,周围神经受累亦较常见。及时应用维生素B12治疗,症状可明显好转。本病为可治性疾病,预后与病程密切相关,应重视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CT和MR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和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分析两种影像,以判断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显示,超急性期脑梗死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上呈明显异常高信号,CT未见明显异常显像;急性脑出血CT有明确诊断,MRI信号复杂,需与CT对比分析做出判断.得出结论,CT对急性期脑出血检查可明确诊断,但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诊断并不理想;MRI常规序列检查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均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或不敏感,而建立在MRI基础上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高达100%.因此,一般认为,MR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与急性期脑出血中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CT,尤其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直肠癌超低位吻合与低位吻合术后的排便功能。方法对5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低位吻合和超低位吻合2组,术后3月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患者的肛门控制力、便意及排便感觉,综合评价排便功能。比较组间排便功能的差异。结果超低位吻合组与低位吻合组比较发现:肛门控制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排便感觉和便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吻合术后排便功能弱于低位吻合;超低位吻合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病理及发病机制方面分述了脊髓积水症与脊髓空洞症的本质区别,并从现代影像学的改变方面提出了诊断的不同点。指出脊髓积水症多与环枕畸形台并存在,第四脑室正中孔扩大是发生中央管扩张的主要原因。采用环枕区的减压术、中央管与脑室分流或与蛛网膜下腔分流,可使脊髓积水症的病情缓解或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并发肾积水的机制与治疗。方法:常规对脊髓损伤病人行双肾B超检查,共累计病例64例,全部患者入院后予抗炎、保留导尿及膀胱冲洗治疗,其中22例行椎管减压手术。结果:59例患者肾积水症状消失,占92%,其余症状明显减轻。结论:脊髓损伤合并肾积水属功能性排尿梗阻所致,一旦梗阻得以解除,肾积水症状也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PECT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比较SPECT、头颅MRI、常规脑电图等辅助检查方法对癫痫患者的检出率,探讨SPECT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SPECT、常规脑电图、头颅MRI的检出率分别为80.7%,66.7%,47.6%。,结论通过对比SPECT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MRI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采访手记 关艳,在她35岁的生命中,有20多年是在轮椅上度过的. 14岁时,她突然开始经常在走路时摔倒.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得了"脊髓压迫症".经过几次大手术,病情都毫无起色.她渐渐无法行走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PMN)影像表现,评价X线、CT、MRI检查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典型LPMN X线、CT、MRI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各种检查方法在显示病变特征上的差异。结果:LPMN在X线、CT、MRI上都具有特征性表现。LPMN在腰椎侧位片显示为椎体后上或后下角有弧状或切迹状骨质缺损区,后缘可见形态不一的游离骨块。X线检查对LPMN诊断符合率仅为54.2%。LPMN的CT表现更具特征性,即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同,周围多有不规则硬化,骨质缺损后可见条形或弧形骨块突入椎管,CT检查对LPMN诊断符合率为100%。LPMN的MRI表现为病变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终板局限性浅弧形骨质缺损,缺损区内充满椎间盘组织,椎间盘后纤维环明显后突,GRE×T2WI在显示其特征上优于其它序列。MRI检查对LPMN诊断符合率为89.7%。结论:CT检查对LPMN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优于X线和MRI。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2例汗孔角化症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临床治疗以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全面认识汗孔角化症。在我院从2007年12月至2013年07月期间治疗的汗孔角化症患者中,详细询问家族史、病史、发病情况及提供伴发病诊断依据和治疗情况,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辨别特征性皮损,对其进行病理活检确诊,并进行相应治疗。有22例皮损形态、组织病理改变均具有特征性,确诊为汗孔角化症,19例患者为青年人,其中16例有家族遗传史,19例无系统性疾病史;3例老年患者,无家族遗传史,其中2例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多年,常年服药;另外1例有骨髓移植史。汗孔角化症是显性遗传病,特征性皮损为棕褐色斑块,中心萎缩,境界清楚的角化性边缘,一般经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确诊。一直以来认为家族遗传史、光照、外伤、感染因素最易诱发此病,但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免疫机制紊乱因素成为汗孔角化症的发病又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特点,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年来收治的4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生化、常规、及细胞学检查、脑电图、MRI等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精神症状、呕吐为主。脑电图异常率86.7%、脑脊液异常率75%,磁共振成像异常率40%。结论:资料显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具有某些特征性,EEG、CSF、MRI辅助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脑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4.
青年人脑桥髓鞘溶解症和脑桥外髓鞘溶解症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及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PM)的发病机制及早期预防和诊治原则.方法:对8例确诊CPM患者的临床表现、影象学资料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观察发现:(1)8例均有基础疾病,特别是低钠血症、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吞咽困难.(2)8例均有四肢瘫、锥体束征阳性.(3)头颅MRI均阳性.结论:CPM/或EPM与低钠血症及快速纠正低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7,(21):86-87
目的:观察核磁共振(MRI)增强成像检查的患者中采用亲情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行MRI增强成像检查的180例患者,按照检查时间年限分成两组,2014、2015年度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105例患者选为对照组,2016年度采用亲情护理模式的75例患者选为亲情组。比较两组检查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检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护理干预后,亲情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亲情组检查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亲情组舒适度评分及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亲情组一次性成功率(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10%)(P<0.05),亲情组不良反应率(5.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10%)(P<0.05)。结论: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患者检查中采用亲情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缩短检查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一次性检查成功率,提高患者检查时的舒适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分,效果理想,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精子功能分析和常规精液检查,对20例正常生育男性和34例白细胞精子症患者进行了综合精液质量评定。结果发现:精子功能分析和常规精液检查中顶体完率、g型精子率、正常形态及精子活力参数在二组间具有显著差异。而在有无临床慢性生殖道炎症表现的白细胞精子症组间则差异不明显实结果表明:正常生育男性之精液质量明显优于白细胞精子症者;而后者与是否有临床生殖道现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脑缺血后出现短T1高信号的认识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3例患者脑梗塞后出现短T1高信号的MRI表现,全部病例均同时行CT检查和随访。结果:病变位于基底节区15例,皮、髓质区5例,小脑3例;基底节区病变呈斑片状短T1信号,皮、髓质区及小脑病变呈散在斑点状短T1信号改变;23例MRI检查出现短T1信号后,立即行CT检查,22例病变中无高密度影,1例枕叶梗塞部位出现少许点状高密度影与MR图像相似。结论:脑缺血后出现短T1高信号并非出血,而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这对临床正确治疗选择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位病人向医生诉说,每当站立或行走时间超过1小时后,就感到两小腿及足部酸胀,并有轻度腰痛。在水泥路或石板路上行走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医生开始考虑是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骨盆牵引、配戴腰围,骶管封闭等,但效果不好。后来作CT和MRI检查,发现病人腰椎并无问题,纠缠病人多时的腰腿痛竟是因平底足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的CT与低场MRI影像特征,并分析二者的优缺点,以便更合理的应用.方法:本文收集了近两年经临床确诊的典型的急性脑出血病例48例,其中行CT检查30例,行MRI检查18例,分析两组检查的影象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出血在低场MRI主要表现为T1等或稍高信号,T2均表现为高信号,病灶周围可伴环行水肿;CT主要表现为脑内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灶,部分病例表现为高等混杂密度灶,周围伴不规则低密度环形水肿带,给诊断带来困难.结论:CT,MRI诊断急性脑出血各有优缺点,CT快捷,方便,基本满足诊断需要;MRI定位定性准确,二者结合起来,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分析CE-MRA静脉成像技术诊断颈内静脉扩张症的价值,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9例颈内静脉扩张症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显示CE-MRA技术能精确显示颈内静脉扩张细节,对颈内静脉扩张症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