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史上最完整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和运用辩证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 ,是提高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途径。高考作文往往涉及哲学观点 ,我们如果能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材料 ,认识问题 ,就可以高屋建瓴 ,一矢中的。一、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一切现象以及每一事物的内部诸要素都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既然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 ,任何事物总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那么 ,我们在分析问题时 ,就必须运用联系的观点 ,注意和其它问题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科学抽象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例谈建三江农管局二道河农场中学校张树谦科学抽象法是科学方法论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以事物的内在联系对现象做出统一的科学说明,这就是科学抽象。事物只有经过抽象,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根据学生认识物质的本质及其...  相似文献   

3.
一、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片面的、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表现为:(1)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自己。(2)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明确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在方法论上就要求“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即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相似文献   

4.
所谓数学模型 ,是针对一个事物或现象 ,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 ,根据其特有的内在规律 ,经过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 ,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 ,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 ;是用一组数字规则和定理来描述、刻画事物或现象的理论模型。设计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现实过程的数学建模是认识发展的一个自然阶段 ,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现实对象的具体内容和定性分析转向形式化和定量分析。由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 ,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解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中的问题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数学建模重在建 ,这不仅仅是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 ,或…  相似文献   

5.
实验美学     
<正>实验美学是一种主张用实验法研究美学问题的心理学观点,其创始人是实验心理学的先驱G.T.费希纳(1801—1887)。实验美学与文艺心理学有明显联系,不同之处在于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为了对审美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实验美学把美学刺激和反应加以简化,它要求定义明确、操作可控、准确的测量和统计处理,运用心理学和物理学中的定量分析法来测定某些刺激物所引起的人的审美感受的学科。  相似文献   

6.
数学建模是指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定现象,为了某特定目的,做出一些重要的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用它来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状态,预测现象的未来状况,提供处理对象的优化决策和控制,设计满足某种需要的产品等.一般来说,数学建模过程可用如下步骤来说明:  相似文献   

7.
我国以往的文艺研究,在方法论上存在忽视文艺自身特点、生搬硬套自然科学方法与任意肢解艺术生命的现象和问题,而目前的文艺研究在研究体系上又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和"越位"现象,因此,必须结合文艺学的特殊性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研究方法论.在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方面,要坚持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在文艺研究体系的建构方面,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在具体的文艺研究方法上,提倡多样化.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研究方法论的最佳方式是"对话".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以悬置、还原的方法在人类生活世界的现象中探寻事物的本质,走向事物本身,是一种对现象或事物本身的直观洞察与意义建构的认识方法论.本体决定存在,存在先于本质.本体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认识本体才能走向事物本身.个体社会化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是教育的本体.社会教育总是在对“事物本身”的守望与超越中前行.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创新,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完善思考的过程,其中有一个属于方法论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重视,因为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这就是,在中国高校德育创新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正确把握好各种对立统一关系。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辩证地看待和把握事物对立统一关系,是正确处理矛盾的前提,也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目前高校德育创新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对辩证关系: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多元性与和谐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可分为两个互相对立和互相统一的部分.就整个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来讲,一分为二是普遍的.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排斥,也要看到双方的联系和统一,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摩擦力存在的利弊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1.
语言符号问题不是哲学阐释学(主要是德法传统)的全部问题,甚至不是后者要加以解决的根本问题.但是,语言符号问题带来理解或解释直至真正阐释学的问题,已属不争.从本质上讲,哲学阐释学与符号学都不属于狭义上的学科,它们都试图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公分母.哲学阐释学强调理解、解释现象之于人的存在的普遍性,符号学侧重为人类认识、使用语言符号提供基本的方法论.它们相交于语言符号意义的阐释中.  相似文献   

12.
考情分析 “认识肤浅、内容单薄”,是考场作文的“常见病症”。“认识肤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只看到现象的浅表内涵或次要特征.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核心,文章见解庸常甚至低幼化,缺乏新颖独到的看法:不能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不能揭示不同事物或现象之问的紧密联系与根本区别。看问题片面孤立。  相似文献   

13.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状态的基本观点,又是指导人生观、价值观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并且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在教育实践中,如能恰当利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并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  相似文献   

14.
分类讨论思想是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也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我们常以“物以类聚”来认识自然界中成千上万的事物,又以“分门别类”来研究纷繁复杂的事物对象,这其实就是分类讨论思想方法在认识事物时的具体运用.所以今天我们学习分类讨论思想,不仅仅为了解决数学问题,而是在学习一种本领,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本领.  相似文献   

15.
董岩 《邯郸学院学报》2012,22(2):14-17,21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就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世界观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则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新闻方法论解决的是如何采写新闻,如何管理新闻,如何研究新闻。梁衡是新闻界的一个符号,他在没有新闻的角落里发现新闻,这得益于他独到的新闻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探求其本质及规律的认识活动。诚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教育现象最根本的方法论思想,而作为现代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以人的方式理解儿童--儿童观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观念的更新是关键,而儿童观的转换则是关键的关键。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如何看待儿童,其重要前提是以什么样的方法论为指导来认识儿童。“对儿童的认识”由来已久,但“如何认识儿童,以什么方法认识儿童”却一直困扰着人们,成为人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人们曾经像认识其他事物一样,把儿童当作客观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认识儿童;曾经像认识小动物一样,解剖式地认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也曾经像崇拜神一样“仰视”儿童。应该说,正是由于方法论上的限制使我们对儿童的认识远不能满足儿童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规律”是哲学部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关注点。要正确理解“规律”,需把握好以下六对关系。一、规律与现象的关系区别: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比现象深刻,而现象比规律丰富;现象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而规律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联系: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它深藏在事物的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与规律统一于同类事物中。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抽象思维,完成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才能把握规律。二、规…  相似文献   

19.
<正>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是指能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特别是能够运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正面,也看到事物反面。辩证思维能力是在掌握一定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础上,对各种复杂问题进行多视角思考,进而得出比较全面认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四假象说是培根哲学中最著名的部分之一。在四假象说中,培根分析了阻碍人们正确认识的四种假象或者说是偏见,提出要将感觉与理性结合起来解决偏见与正确认识之间的矛盾问题。具体说就是运用他的经验归纳法。偏见属于我们现在所谈的主体认识结构问题,培根看到了偏见对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消极作用,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系统、深刻地探讨和解释主体认识结构问题的第一人。培根对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具有局限性,是否定性的,没能看到主体认识结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