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巴罗克音乐时期的代表──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器乐创作中的无伴奏小提琴音乐,从阐述、分析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的结构、形式、创作手法和艺术特征入手,努力探索了巴赫无伴奏小提琴音乐的艺术成就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无伴奏小提琴音乐是小提琴音乐体裁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小提琴专业教学中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通过对无伴奏小提琴音乐的种类: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无伴奏小提琴“随想曲”、二十世纪作曲家的无伴奏作品等各种类创作概况进行阐述,对无伴奏小提琴作品的音乐表现手法:主调、和声相结合、赋格在弦乐中的运用、复调、双音交替融合、隐伏声部的处理以及主题变奏手法等方面的论述,提出无伴奏小提琴音乐的演奏价值、教学作用以及对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新颖视角剖析作品,揭示巴赫无伴奏小提琴艺术的音乐特征,并对其核心技术支撑——和弦演奏技法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纠正人们在研究、演奏小提琴无伴奏复调音乐方面的认知误区,以期促进该方向的理论研究、舞台演奏等,同时利于高校小提琴专业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艺术。分析了第一乐章基本的结构及演奏技法、作品的艺术意境以及做为弗兰克唯一的小提琴作品《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的特点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他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更是古往今来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会出现在许多大型演奏比赛和专业院校选拔考试中,而其中巴赫无伴奏小提琴曲的重要地位。今天所介绍的这首《g小调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就是其中的一首非常耳熟能详的作品。我主要从对作者的介绍,他作品的风格,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三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6.
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的德国著名的伟大作曲家,他在欧洲音乐的发展史上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巴赫也被世人誉为现代"音乐之父"。巴赫的音乐的创作是建立在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是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中的典范之作,本文对这系列的组曲做的解析和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系列作品对于了解巴赫音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在科滕工作期间,当时的奥波德亲王偏爱世俗音乐,巴赫为了迎合亲王的爱好,把写作重点放在世俗器乐曲方面。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勃兰登堡协作曲》等。此作品属巴洛克晚期时期作品,在此时期小提琴地位突出。  相似文献   

8.
顾建新 《考试周刊》2012,(36):17-18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钢琴技巧与即兴伴奏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本文通过对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伴奏织体的分析,以及各种织体在现代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分析,希望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这项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作为印象主义最主要的法国代表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一生中都只创作过唯一一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g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这两部作品均属于作曲家的晚期创作,可以说是体现他们成熟创作风格的典范,标志着印象主义小提琴音乐的风格特征。本文将两部作品在创作特点上做出比较式探究,希望通过此文,让...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一生中共创作了10首小提琴奏鸣曲、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等众多体裁的作品.其中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贝多芬的一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见证了贝多芬逐渐成熟的作曲技法和愈发浓郁的个人风格,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这位音乐巨人坎坷但又坚定的一生.相较于钢琴奏鸣曲均匀贯穿着贝多芬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而言,贝多芬前9部小提琴奏鸣曲的写作都集中在1798年和1802年五年间.其中第五号奏鸣曲《春天》是贝多芬最著名的小提琴奏鸣曲,笔者通过对这部作品第一乐章音乐及结构上的分析,从实践出发,对钢琴声部的演奏进行细致分析,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分析钢琴同小提琴之间的协作性,对这部作品钢琴声部在协作时的重要性以及钢琴和小提琴之间如何更好的配合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思考,希望对其他学习这部作品的演奏者有所借鉴意义和实际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窨 1.复习歌曲<渴望春天>. 2.音乐欣赏.(1)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2)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的第一部分.3.学生的艺术创编活动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音乐欣赏爱好者,我最喜欢小提琴协奏曲,奏鸣曲和小夜曲等名曲。我曾喜欢海菲兹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他的精湛技巧,使乐曲流畅生辉,华丽而多彩。我曾喜欢胡伯曼以剑客般的老练,把节奏感和层次感极强的拉罗西班牙交响曲(实际上是小提琴协奏曲)拉得出神入化,令人难忘。我曾喜欢俞丽娜演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以丰富的感情,细腻的处理,使之达到完美的艺术高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音乐艺术空前发展的今天,自由低音手风琴作为一种年轻的键盘乐器,经过不断的革新,具备了卓越的演奏性能,吸引了大量的学习者,其演奏艺术也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我国,自由低音手风琴艺术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其演奏领域已广泛延伸到古典、近现代及室内乐作品。为了更好的发展自由低音手风琴事业,俄罗斯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弗雷德里克.利普斯先生将把巴赫的杰作———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中的《恰空》舞曲改编成为自由低音手风琴曲,改编后《恰空》舞曲其乐思以及曲式结构与原作保持不变,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开发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潜能,大量运用了自由低音手风琴特有的演奏技法,给《恰空》注入了新的生命。本文从自由低音手风琴演奏的角度出发,对《恰空》舞曲进行演奏艺术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小提琴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性能灵活,色彩富有变化。在我国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学习小提琴也深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在多年的小提琴教学中,我积极探讨学琴之路,通过不同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作品赏析、范奏、视唱练耳、伴奏等。下面谈一下伴奏在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仅供参考。一、伴奏的定义伴奏就是伴随衬托曲调的器乐演奏。有满腔满跟的方式,即与曲调一致,期间可以有多种装饰音或高低八度的翻奏。还有非满腔满跟的方式,即通过不同的和  相似文献   

15.
每天,我都把工作当成是一首小提琴奏鸣曲。  相似文献   

16.
德彪西是欧洲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最具盛名的音乐作曲家之一,创作作品囊括管弦乐、钢琴、舞台、室内乐以及合唱歌曲等。在此之中,德彪西的小提琴奏鸣曲可以说是近代小提琴作品中最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篇章,其兼备了忧伤与喜悦、幽默与哀愁等多种复杂的情绪,广受赞誉。本文便将针对德彪西小提琴奏鸣曲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说明其风格、结构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十分的密切,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小提琴演奏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探讨小提琴演奏技巧与艺术的关系,阐述了小提琴演奏技巧与艺术重要联系,只有演奏技巧与艺术紧密的结结合在一起才符合音乐的本质,也是提高小提琴演奏者技术与演奏艺术的根本包装。  相似文献   

18.
贝多芬作为音乐史上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和指挥家,在他的音乐艺术生涯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一直贯穿了生命的始终,他耗时三十多年所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构成了一套完整又系统的奏鸣曲体系。这32首钢琴奏鸣曲由于创作时间和创作风格的不同被分为了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钢琴奏鸣曲不仅清晰地反映了贝多芬在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变化,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时代变化,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深入的了解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征,对学习和研究钢琴奏鸣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俄罗斯无伴奏合唱的起源及艺术概述,从俄罗斯作曲家的无伴奏合唱作品创作特色及音响观念等方面,具体分析俄罗斯无伴奏合唱的特色及风格。  相似文献   

20.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过渡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其中《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是贝多芬早期的作品,此曲创作于1801年。因其第一乐章旋律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被后人命名为《春天》。本文以《春天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对其音乐的曲式结构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继而从一名小提琴演奏者的角度探讨其作品中主题的多样化处理、演奏技法和与钢琴伴奏的协调配合,以期为大众进一步解读演奏该作品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