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好玩的空气     
空气杠研羔把一个瓶子放入水里使它灌满水。在水灌入瓶子时,你会发现什么?(空气气泡被挤了出来) 2从花盆中取少许泥土放入水中,看一看泥土中有没有空气。(有) 3.把一杯水放在热的地方约1小时,你会看到什么?【水中升起一些小气泡或小气泡集结在杯子的四壁)在水变得越来越热的情况下,一些气泡跑到空气中。在水开时,许多大的气泡跑了出来。【说明水本身就含有空气) 空气寓妥空飓吗备:一个透明的塑料瓶,一个漏斗,橡皮泥,大头针或铅笔。}作:将一个漏斗放八塑料瓶颈,用橡皮泥把空隙封严。你会惊奇地发现水没有流入瓶子里。t泥上扎一小孔(让成人帮…  相似文献   

2.
常听人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在烧开水时,你会发现容器的壁和底部出现许多小气泡,气泡中除了一定量的空气外,还有因受热而产生的饱和水汽。当温度升高的时候,小气泡膨胀,在浮力作用下由底部上升;当气泡上升到温度较低的地方,气泡内大部分水汽又凝结成水;外部压强就比气泡内的压强大,这时候气泡就缩小。当继续加热使温度升高的时候,气泡的膨胀则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二册《沸腾》一节中。为了研究什么是沸腾,给盛水的烧杯加热(见课本98页中5—6图,课本中告诉我们:)原来吸附在杯底和杯壁上的空气以及溶解在水里的空气就分离出来,形成一些(?)气泡,由于周围的水向气泡里蒸发,所以气泡里包含的是饱和水蒸汽和空气。杯底受热温度升高时气泡膨胀,当体积胀到一定程度时,气泡就脱离杯底浮起,在达到沸腾温度以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是逐渐缩小的,这些小气泡升到液面破裂时,放出的主要是空气。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绝大多数同学都  相似文献   

4.
许秀群 《物理教师》2001,22(8):41-41
在初中物理“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下列现象:水在吸热升温过程中,水中会产生气泡,起初气泡少,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逐渐变小,甚至消失;温度达到90℃左右时,气泡数量会逐渐增多,体积会逐渐变大;达到沸点时,便产生大量的气泡,水沸腾起来.这里的问题是:水的温度在没有达到沸点时,水中产生气泡的汽化方式是蒸发还是沸腾?  相似文献   

5.
谈谈反气泡     
胡海 《科技文萃》2005,(8):73-74
气泡是一种人们很熟悉的物理现象,但说起反气泡,许多人可能会问,反气泡是什么? 顾名思义,反气泡是在结构上与普通气泡完全相反的一种气泡.普通气泡的结构十分简单,以常见的肥皂泡为例,它的外表是一层薄薄的球形液体薄膜,泡内外均是空气;而反气泡的外表则是一层薄薄的球形空气薄膜,泡内外均是液体.通俗地讲,气泡是水包裹着气;反气泡则是气包裹着水.那么,这种结构奇异的反气泡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有什么用途呢?  相似文献   

6.
如图,在一大块玻璃中有一个空气泡,它形成一个空气凸透镜.有两条平行于主轴的OO’的光线AB、CD从玻璃射入空气凸透镜,光线从左侧面射入时,光线是由介质(玻璃)进入空气,折射角2大于  相似文献   

7.
我的新发现     
我热爱上科学课,每一节科学课上的实验,我都喜欢回家再重做一遍。今天课堂上我学会了找空气的方法:把一个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杯子一倾斜,有气泡冒出水面,说明杯子里面有空气。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家准备再做一遍,看到妈妈倒了半盆热水正要洗头,我趁空儿摸了一个杯子倒立着竖直扣入热水中,杯子还没有倾斜,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已经有气泡冒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课堂上我做实验时,杯子倾斜一下空气才会跑出来,现在怎么还没等我倾斜杯子,空气就急着往外跑呢?我左思右想弄不明白。扑面而来的热气让我眼前一亮,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吧。为了验证自…  相似文献   

8.
<正>在一些教科书与资料中,经常看到下列问题:在池塘边看到从池塘底部上升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为什么体积会越来越大?对于这个问题,教科书与资料上都认为,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封在气泡中气体的质量没变,离池塘的水面越来越近,深度越来越浅,水对气泡的压强也越来越小,所以气泡的体积会越来越大.深度减小,压强减小,气泡的体积是会变大.但这一过程中,气泡体积的变化,是不是我们肉眼能够观察到的呢?下面  相似文献   

9.
铯是略带金色光泽的金属,它是所有金属中最软的一种,可用小刀切割.它的熔点约为28℃,比人的正常体温还低.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室温下,铯遇到空气就会立即燃烧,在纯氧中则会发生爆炸.如果把它放到水中,它就会猛烈地和水反应,放出H_2,并还常常伴随有爆炸.所以,铯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保存在煤油或液体石蜡中.  相似文献   

10.
液体扩散实验说明液体分子是运动的,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开始时,2种液体的分界面是否清晰”。教材通常在量筒中盛半杯清水,然后用长颈漏斗把蓝色硫酸铜溶液缓缓注入底部。实验要求开始时,上面的无色水与下面的蓝色硫酸铜溶液的分界面要清晰.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这一点。原因是用长颈漏斗向水中加硫酸铜溶液时.由于漏斗管颈中会有空气,因此在加液时容易产生气泡;  相似文献   

11.
雾是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一般来说,凡是挥发性液体或易溶于水的气体,都容易在空气中形成雾.比如,当我们打开盛放浓硝酸的试剂瓶,我们将会看到:在瓶口的上方,有白雾出现.其原因是硝酸挥发出的硝酸蒸气,在空气中冷凝后,生成硝酸小液滴,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便形成了白雾.但奇怪的是,氨气极易溶于水,但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却不能在瓶口形成白雾,这是什么原因呢?请跟随我解下列一道题,让我们在解题中把疑问消除.  相似文献   

12.
微气泡激光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Mie散射理论研究了在水介质中微空气泡的光散射特性,给出了相应的散射强度分布、散射光的偏振度与散射角的关系,以及前向散射光强与气泡半径的关系.发现在一定波长下,前向散射光强与气泡半径呈线性关系,为空气泡的测量提供了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1.质量变小的气泡给烧杯里的水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中有越来越多的气泡从烧杯底部升起.在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乃至消失,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水沸腾前,烧杯中上部的水温比底部的水温低,底部的水最先汽化产生气泡.在浮力的作用下,气泡不断上升.由于上部水温低些,气泡中的水蒸气又会液化成水,气泡中的水蒸气就越来越少.因此,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质量变小,体积也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4.
声场中泡群的非线性振动和谐波响应研究是气泡空化动力学的基础问题,本文研究了球状泡群中气泡的非线性振动、气泡的谐波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球状泡群中,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抑制气泡振动,改变气泡振动频率,不同位置处气泡的非线性振动存在一定相位差,气泡的非线性振动强弱取决于驱动声场的声压振幅、驱动频率、单个气泡的初始半径、气泡数量等因素。球状泡群中气泡的非线性振动会激发次谐波、高次谐波和超谐波等谐波信号,谐波的种类和强度取决于泡群中单个气泡的初始半径、泡群中的气泡数量和驱动声压振幅、驱动频率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沼气的自述     
沼气的自述浙江上虞市机械化技校石化班(312351)徐芳你可曾见过在池塘、粪坑或者污水沟里,经常有气泡冒出吗?这种气泡就是我一沼气,我的名字也因常见于池沼中而得,我是有机物质如秸杆、杂草、树叶、人畜粪便等在一定温度、湿度、pH值和隔绝空气条件下经微生...  相似文献   

16.
关于沸腾现象形成的具体过程,初、高中教材都做过较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本文只就沸腾的成因和产生沸腾的条件作一简要分析。一、沸腾的成因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它总伴随着气泡的生长、上升和破裂过程。对于沸腾的成因,要从分析气泡的变化入手,弄清沸腾的微观机制,对沸腾的成因才能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我们知道,水中能溶有少量空气,容器壁的表面小空穴中也吸附着空气,这些小气泡起汽化核的作用。水对空气的溶解度及器  相似文献   

17.
烧开水时为什么有声音用壶烧开水时,水要发出响声,水的响声,有大小不同两种情况:其一是快要沸腾时,水发出非常连续的响声,音调很高;另一种是沸腾时,水发出“噗噜“”噗噜”可辨的断续响声,音调远没有前者的高。为什么烧开时音调不高,而未烧开时的响声却高呢?原来,水壶盛水前,壶壁上吸附着一层空气,添水后,这层空气就变成了无数微小的气泡,因吸附力大于气泡受到的浮力,故水并不能使它们脱离壶壁。当水温升高时,气泡周围的水在气泡内蒸发,使气泡体积增大;当温度达到七八十摄氏度时,变大的气泡受到的浮力超过了吸附力,它们就要离开壶壁纷纷上升…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空气有质量”是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空气占据空间”中的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不易直接感知的空气性质之一——空气有质量,并培养学生细心实验,注重证据,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二、教学仪器铁架台、大小不一的气球、饮料管、棉线、天平、有关空气质量的录像等。三、片断实录(学生活动:学生把杯口朝下垂直倒扣入水中,再慢慢倾斜杯子。)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看到有气泡不断往上冒。师:对于气泡往上冒,有什么想法吗?  相似文献   

19.
凡是做过静脉输液(俗称吊水)的人都知道,当一瓶液体输完时必定要及时换上另一瓶,而且无论是开始输液或换瓶过程中都绝对不能让空气(泡)留在皮管里、针头里,否则气泡会随着液体一起输入人体,并顺着血液循环系统流动,有  相似文献   

20.
有很多同学来信都希望有一天能在海底居住,而且是住在一个大气泡中——他们的梦想会成真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