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擂台赛     
从上小学起我就喜欢乒乓球运动,心底对乒乓球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随着国球的再度辉煌和这项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开展,使我更加迷上了乒乓球。爱人看我实在喜爱,就和我商量着买张乒乓球台。售货员说这几年乒乓器材卖得很火,好多地方开设了乒乓球馆,但家庭购买还很少,一是少有那么大的空房,二是也没有迷到那种程度。恰好爸妈家地方大,爸爸又挺喜欢运动,再说也能帮助大家锻炼身体,我和爱人就在过年时自作主张买回了一副球台。开始妈妈很生气,嫌不和她商量就弄了这么大个东西摆在家。我们和爸爸一起做她的工作,见我们实在喜欢,加上台…  相似文献   

2.
鲍春来: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汤姆斯杯男团冠军成员、世界锦标赛男单亚军小时候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乒乓球,他上班在单位打,不上班就在家里打,有时候还会参加一些业余比赛。我经常跟他一起玩,经常玩可能自己就喜欢了吧。我8岁之前,一直在打乒乓球。家里没有球台,我们就拿个饭桌打比赛,一般都是我爸爸赢。后来家里搬家,就用了以前的一个书桌架了个台子,当乒乓球台打。  相似文献   

3.
鲍春来: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汤姆斯杯男团冠军成员,世界锦标赛男单亚军 小时候我爸爸特喜欢乒乓球.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乒乓球。他上班在单位打,不上班就在家里打,有时候还会参加一些业余比赛。我经常跟他一起玩.经常玩可能自己就喜欢了吧。我8岁之前,一直在打乒乓球。家里没有球台,我们就拿个饭桌打比赛,一般都是我爸爸赢。后来家里搬家,就用了以前的一个书桌架了个台子,当乒乓球台打。  相似文献   

4.
范姝涵     
17岁│狮子座│湖北队右手横拍两面反胶我的兵器底板:W968狂飚龙5正手:狂隧3反手:蝴蝶05爸爸是我的启蒙教练小时候,范姝涵的抵抗力比较差,因为感冒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父母为了让小姝涵增强体质,便让她拿起了球拍,作为乒乓球爱好者的父亲成为了她的启蒙教练。  相似文献   

5.
认识白杨是通过一个外国人的介绍。那是1998年9月中旬我在江西宜春采访全国乒乓球锦标赛,遇见了意大利著名的体育记者Gennero.Bozza。Bozza一听说我来自河北省,就惊喜而又夸张地叫起来:“啊,河北,白杨!”原来Bozza特别喜欢河北的乒乓女选手白杨,他对我说“在去年八运会上我就发现了她,她一定是未来的世界冠军。我一定得跟她聊聊。帮我翻译一下吧。”最难忘的一场比赛白杨是保定人,人如其名,皮肤白晰身材挺拔,才14岁就长到了1米69。白杨5岁开始打乒乓球,不过她说小时候并不喜欢打球,妈妈很希望她能学舞蹈;可是她爸爸特别喜欢乒乓球,老给她讲那些世界冠军的故事。正好河北女队的主教练唐银生跟白杨家住邻居,一看白杨的身材和协调性,她又是个难得的左撇  相似文献   

6.
瞧:咱这一家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慈祥的奶奶、幽默的爸爸、温柔的妈妈,还有调皮的我便是组成这个家庭的全体成员。在这个四口之家,是乒乓球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奶奶在我们家球龄最长,用她的话说,就是’和共和国同龄”。别看她年近七旬,可身子骨却硬朗得很,很难想像得出,...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3,(8):i006-i006
“乒乓球有多重?”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当爸爸说要做我的乒乓球“教练”,我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从小体弱,总是以医院为家,爸妈视我的身体为最头痛的事!这大概是爸爸要我学球的主要原因吧。“太重的话我可不打!”我平生最恨的事莫过  相似文献   

8.
我爸爸刘占胜最早在新乡市业余体校当乒乓球教练,现在 担任新乡许绍发乒乓球俱乐部的总教练。瞧我爸这职业,就知道我和我哥的启蒙教练非他莫属了。 我妈妈文玉香在新乡市的一个体育用品公司上班,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有我哥和我这么两个调皮的秃小子,她可真没少为我们操心劳累。 我们家是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式家庭,我爸成天泡在训练馆内,时不时还要带队员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家里的活就全由我妈包了,她从来不让我爸为家里的琐事分心,是一个任劳任怨的贤内助。 我爸年轻时很喜欢打球,可是我爷爷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曹家凌 《乒乓世界》2012,(12):139-139
当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对于乒乓球,我就已经不能自拔。尽管那时候用石板做球台,用木板做球拍,但每次我都是一打一整天,完全不知道疲倦。还记得我买的第一副球拍是两块木板。就是为了这10元钱的两块木板,我几乎花费了一年的积蓄。可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自从有了球拍之后,我天天都带着它去上学。每次一听到下课的铃声,我们几个小伙伴便马上跑到操场上去占领球台。我对于乒乓球的如痴如醉,爸爸看在眼里。他担心经常打球会影响我的学习。所以有一次趁我忘记带球拍去上学,爸爸就把它当柴火直接烧掉。  相似文献   

10.
曹燕华是一九七三年进我们虹口区业余休校练乒乓球的。当时她只有10岁,学校老师将她推荐来后,我叫她试着打了几下乒乓球。看她动作比较协调、灵活,就把她留了下来。在训练中,我通过不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曹燕华在乒乓球运动方面很有潜力,她肯动脑子,善于钻研,学动作比别人快,判断力强,主动进攻意识好,与其他队员对打不肯轻易认输,能  相似文献   

11.
我的运动生涯中,有三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蔡振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塑造了我。还有一个人是我的主管教练尹霄,他从1988年进青年队一直到1999年,他对我和刘国梁就像父亲一样。再一个就是我的父亲孔祥智,他和母亲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我的父亲是乒乓球教练,他打球时进过省队,但没有赶上好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不得不停止了运动生涯。我小时候看他陪队员打球,推挡还行,正手差一点儿。很多运动员的父亲都打过球.像邓亚萍、刘国梁,或者像王楠的爸爸那样特别喜欢乒乓球。我想,父辈们在年轻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6岁时,弗拉迪(Vladi)偶然走进了明斯克的一座体育馆(如今是白俄罗斯共和国首都)———乒乓球运动员就在此训练。虽然在这里工作的戈罗夫斯卡娅女士还不是正式教练员,但她带领的乒乓球队却颇具影响力。她不久便认识到弗拉迪这个孩子很有天赋。弗拉迪的爸爸也喜...  相似文献   

13.
步入少年宫 不管将来干不干专业,爸妈还是做出一个决定——让我继续把乒乓球学下去。爸爸还为我设计了一个他认为比较合适的学球方式,那就是让我去市少年宫当他学生的学生。 那会儿,哈尔滨市少年宫刚刚开始设立乒乓球班,负责组建队伍的教练员杜刚是刚从省男队退役的运动  相似文献   

14.
《当代体育》2010,(4):63-63
三三:我和cac就好象谈了一场漫长的恋爱。刚开始对她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觉得很好玩。然后过段时间。慢慢发现好累。好辛苦。原来也没有那么好玩。想放弃……只是没有说出来。渐渐的随着时间的磨砺突然发现一晃眼闻居然已经快3年了。回过头看……虽然有失败与气馁。  相似文献   

15.
范瑛妈妈的一个朋友在镇江体育馆工作、外公外婆家距体育馆非常近,这两条就成为了范瑛小时候减肥和锻炼身体选择乒乓球的充分必要条件。“没事的时候去锻炼锻炼吧”当时范瑛妈妈这样说。要知道范瑛小时候是个体育“外行人”,全班同学跳绳,只有她一个人跳不过去,气得她爸爸举着个衣架吓唬她,让她在院子里一定练好跳绳。  相似文献   

16.
杨庆霞 《乒乓世界》2004,(7):i009-i009
我爱听杨影解说乒乓球,一是因为她是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出身,有很深厚的专业造诣;二是她对当前活跃在国际乒坛上的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乒乓球优秀选手打球的特点十分了解,解说起来有着她独有的优势:三是她头脑清楚,反应敏捷,口才又好,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有敏锐的观  相似文献   

17.
乒坛名将邓亚萍可谓本世纪一位伟大的乒乓球天才,究竟在她的乒乓球生涯中共夺过多少世界级、洲级和全国冠军,别说我说不准,就连她的恩师主教练张燮林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呢!  相似文献   

18.
《新体育》1997,(1)
刘国梁学打乒乓球时只有5岁多一点儿.他之所以这么小就干上了这件事,是我这个当爸爸的替他做的安排.打从年轻时候起,我就酷爱乒乓球,后来一直是体校乒乓球教练,因此我的最大心愿,就是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优秀乒乓人才.  相似文献   

19.
幼女好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那8岁的"千金"悄悄爱上了乒乓球,而且爱得没有商量。只要是乒乓球比赛,总要一看到底,尤其每周六的爱立信乒乓球擂台赛,更是每场必看。有时端着饭碗看入了迷,得意忘形竟把饭菜"天女散花"了一地,自己的衣裤也成了"迷彩服"。像所有的球迷一样,看乒乓球比赛多了,小小的心灵中也有了崇拜的偶像:邓亚萍、乔红、孔令辉、刘国梁......每当偶像胜利了,她总会兴高彩烈好几天,一旦偶像失利,小脸蛋会好几天"阴云密布"。鉴于"千金"的偏爱,我们给她请了教练学打乒乓球。不曾料到,"千金"打起球来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脉…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的一天,我从爸爸订的《乒乓世界》杂志上看到,为了庆祝中国乒乓球队第一次荣获三顶世界冠军40周年、《乒乓世界》创刊20周年,中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奶奶将于3月25日在邱钟惠体育用品公司为乒乓球爱好者现场咨询、合影的消息,我非常高兴。我跟爸爸说好,到那天,一定要带我去见一见我所崇拜的世界冠军——邱奶奶。 3月25日,天蒙蒙亮,我早早地起床,让爸爸赶紧走,怕见不到邱奶奶。我和爸爸到了体育用品公司,看到门口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